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敏婵数学课《整式的加减》的听课记录

(2010-10-28 10:11:37)
标签:

初一

敏婵

化简合并

数学课

题目

杂谈

分类: 教学反思和教学评课

听课时间:2010年10月26号上午第二节

听课地点:鹤山沙坪中学   初一(7)班

任课老师:潘敏婵

听课人:丘翰琨

教学内容: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

教具准备:小黑板、板书

 

课上得条理清晰——可能是数学课本就重练习吧。课堂分为三部分,前15分钟小测,小测完就上正课,讲解例题,读概念,然后开始不断做堂上练习巩固知识,讲解,继续做,直至下课。

首先在小测部分。小测的题目已经抄在小黑板上,上课就挂起,学生开始抄题做题,老师巡视,间中与学生交流,指出他们的不足。大概是这个班有好多小孩近视吧?好几个学生跪在讲坛上抄题。老师在指正几个学生后就扬声提醒。只是本人觉得小测用15分钟有点太多了。且学生收簿又耽搁了些时间。

簿收上去后,老师在黑板讲解了一条巡视中发现多人搞错的题目。然后翻开书本做题目,由习题得出结论,全班齐读该结论。然后老师说了一句:“我们来琢磨一下这句话。”我很喜欢这句话,可惜学生没什么反应。琢磨的形式就是出了两个题目,不断扩充来巩固新学的概念,譬如:

-(ab)→c(ab)c2ab

+(ab)→-[c+(ab]

第二题老师讲中括号写上时,学生小“哇”了一声。据老师说有学生反映数学课好闷,偶尔来一题难的,刺激一下学生的思维也算是另一种“有趣”吧!

接下来是做习题。首先是抄出题目,由老师引导下学生齐答来做。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做,叫几个同学上去黑板做。讲到 5a3b3a26b化简合并时,先是老师化简时简化了一步,学生答的是简化了的那一步。老师擦掉后根据学生思维写。后来再写下去又成了学生简化直接答,而老师却一步一步写。这里有些不妥。先是老师想适应学生,讲简化的具体化讲,而学生则发现老师能简化这步又想跟上老师的思维。老师的用意是想一步步写,培养学生踏实细致做题,但学生却习惯跟着老师走。互相牵制的感觉,窃以为这种状况老师可掌握课堂节奏,不必太顾学生。这点也表现在课堂给学生做题时间太多,给太多时间学生可能会拖拉,进而走神。不如上快写些,多做练习,让学生紧跟上。后来讲到1/39y3)+2y1)这题时,做题步骤上师生达到同步了。

之后时间都是做练习,直至下课,拖堂了大概有5分钟。后来问老师为什么只任黑板学生做完不评讲,原来是因为那44个同学都做对了。窃以为做对了也要讲解一下,打个勾也好。另外,有奇想,不妨叫学生去改学生,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题目,将错改对,错改错,或对改错,这都能让学生有对知识进一步认识的意义。亦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总的来说,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简练,与学生交流较多,也有点出重难点及容易错的地方。由于不是本科的教学,无法给更专业的意见。从我这个外行人来看,该教的都教了,该练也练得挺多的,以我理解的数学课,算是挺不错的一堂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