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位何以一降再降?
(2023-02-11 16:39:50)
本地在陕西经济盘子中向来是位居第二的,即排在西安之后,但近几年,这个地位却一降再降,落在了西安、榆林、咸阳之后,颇有点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味道。尽管区由二增而为四,县由十降而为八,面目全非,骨子无非老一套——经济还是老牛爬坡,一步三喘,气怯声嘶。
造成此种景象的原因,首先是区位优势下降。原先作为西南、西北的铁路交通枢纽,通四川、云贵,走新、甘、宁、青、蒙,是必经之路,现在西安有了直达成都的高铁,兰州有了直达成都的铁路,而宁夏、甘肃有了直通西安的铁路、公路,人员分流,原先常年熙熙攘攘的宝鸡站,现在门可罗雀,颇显今不如昔。
除了区位优势下降之外,产业没有大的发展,企业还是老企业,有的还在搬迁,而区办、县办企业基本死光,本地这几年的发展,除引进几个污染企业外,就是盖了不少水泥房子,财政主要靠卖地为生。土地,毕竟是有限的,不能再生。
口号错误。前几年有领导就提出了“宝鸡技工”的口号,言下之义,要将宝鸡作为技工输出的大市,靠技工打工挣钱。可见没有大胸怀,宝鸡技工固然是优势,打工也非不是一个思路,但靠打工发展,究非长久之计。
这些做法与口号,已经给宝鸡的发展滞后埋下了伏笔——今年医改,陕西十市,宝鸡的门槛最高,报销比例最低;人口增长率放慢,连年下降,有目共睹。为什么会这样?本地工作难找,政府没钱。真希望宝鸡的领导能够有所作为,下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再别做井底之蛙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