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主播亚新
主播亚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4,160
  • 关注人气:5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亲家庭如何养出健康的孩子?(春早)

(2025-07-31 23:41:36)
分类: 亲子关系


01


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夫妻离婚女子带女儿离开时儿子大哭,点进去一看,瞬间泪目。        

视频中, 女子收拾好行李,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即将奔赴远程,一旁年纪尚小的儿子抓住行李箱无助地哭泣。        

年纪小小如他,也知道了离别含义。        

看到这一幕,妈妈内心破防,但迫于生计,妈妈表示自己只能带妹妹走,希望儿子长大了不要记恨妈妈。        

孩子的哭泣令人揪心,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了孩子还离婚?        

几乎每一对离异的夫妻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你们离婚了,孩子怎么办?        

其实,没有哪一段婚姻的散场是随便的。        

每一对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也做过很多努力,但或许因为双方情感变化、生活理念差异,或者经济因素等等原因而分开。        

更或者因为严重的行为问题,比如家暴、出轨、酗酒等问题而分道扬镳。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走到绝境,如果不是触及底线,谁会愿意放开孩子稚嫩的双手,毅然决然地离开?        

正如新闻中提到的女子,因为产后丈夫家暴,不得不为这段感情画上句号。        

我们佩服女子当断即断的勇气,也心疼孩子的处境,当离婚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02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很多妈妈不知道怎么开口跟孩子说离婚这件事,担心离婚这件事会给孩子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        

那么离婚究竟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        

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        

一个初中的孩子,来医院就诊的时候歇斯底里的发作。        

医生通过了解之后才知道,孩子在发病的前一晚,父母两个人坐在客厅谈离婚。        

他们把离婚协议书往孩子面前一放,说我们要离婚了,你决定跟谁。        

孩子当时什么话也没说,默默地回到房间,结果第二天起来就开始胡言乱语了。        

孩子说那天晚上当他妈妈、爸爸跟他说闹离婚,让他决定跟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被分裂了,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半,一半给他爸,一半给他妈。        

看了这个案例,很多人或许会感慨,离婚对孩子的伤害真大呀!        

可是仔细想想,是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大,还是父母把离婚过程中家庭的痛苦直接加到孩子身上造成的伤害大呢?        

离婚给孩子造成的最大伤害,就是离婚双方在孩子面前推诿婚姻破裂的责任;在婚姻破碎之际逼迫孩子站队;在争夺财产与抚养权的过程互相攻击谩骂。        

由此可见,给孩子带来伤害的并非是离婚事件本身,而是父母无尽的争吵与冲突,以及养育人的焦虑、担忧、情绪不稳定的状态。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到:        

离婚并不仅仅是某一时间点的特定事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父母之间的争吵开始,到最后法律上的分离。随着时间的变化,孩子对其的反应也随之变化,并不能把这个过程中某一时间段的发现推广到其他时段。        

也就是说离婚是一个事实结论,但影响孩子心理状态的因素是父母在处理整件事情上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关爱是否一往如初。        

如果离婚后,养育人依旧能够很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使得家庭功能相对稳定正常,那么孩子也会从中受益。        

其实,养育孩子没有标准答案,父母健全的家庭也会养育出巨婴,单亲家庭也有谷爱凌。        

与其焦虑,不如坦然面对事实,学会如何带孩子重建离婚后生活更为重要。


03


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那么,离婚后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1、坦诚相告        

当孩子问起离婚,不回避,不诋毁,客观解释。

最重要的是,记得一定要告诉孩子,父母的分开不是因为你,不是你的错,只是我们自己想要分开了。

离婚是个结果,但是离婚前的争吵和冷暴力,少不了跟孩子有关。

比如:

我已经那么累了,你回家就知道打游戏,也不帮忙带下孩子;

孩子的作业你不会管管吗?

我们在争吵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拿孩子当借口,但孩子可能把每一句话都听进去了。

当父母离婚后,孩子会把问题归因到自己身上,产生压力和负疚感。

所以在和孩子解释离婚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离婚是大人的决定,不关你的事。

记住这三句话,反复地告诉孩子:

这不是你的错,爸爸妈妈分开是自己的决定,即使分开了我们依然爱你。

2、态度平和。        

心理学上认为:人对一件事情的痛苦并非来自事情本身,而是来自于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孩子本身对离婚这件事是没什么概念的(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们是从父母的语气和态度中来感知这件事的。        

如果父母认为离婚就是天塌了,孩子就会惴惴不安,如果父母本身没当成大事,孩子自然也不会小题大做。        

所以离婚既然已成事实,作为养育人,尽量放下心中的焦虑、愧疚、苦闷,不要把自己对离婚的恐惧和负面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更不要因此对孩子怀有愧疚感,无底线的宠爱。        

如果每一对夫妻都有这样的觉悟:结婚是为了奔赴美好的未来,离婚同样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那孩子也能从中学到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3、学会取舍        

一个家庭,事务处理分成两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内和主外之分。        

成为单亲家庭,意味着家庭模式的重构,一个人要同时肩负起内外两个部门的工作量。        

我们需要在维护家庭日常生活的琐事,洗衣、做饭、打扫、收拾,还要负责孩子的教育,同时又要在经济上谋求生存与发展,压力不可谓不大。        

而单亲妈妈的心里常常憋着一股气,觉得自己已经离婚了,更要把一切都做到最好,才不至于让人瞧不起。        

殊不知这样的状态就像是一根被绷紧的绳子,不知道哪一天就断了。        

新闻里经常看到单亲妈妈下班后对着脏乱的房间崩溃大哭,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这种情况。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学会取舍。        

如果真的累了,很多事情可以放一放,衣服是可以堆一堆的,家里乱一点也没什么大问题,孩子偶尔吃一顿外卖也会很开心的。        

抓大放小,摆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自己。        

允许自己做不到最好,允许自己可以偷懒,家里有松弛感,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4、满足需求        

离婚后,每个孩子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状态,对应着孩子身上不同的心理需求。        

自卑的孩子可能是缺乏安全感,需要鼓励;叛逆的孩子可能是缺乏话语权,需要尊重;抑郁的孩子可能是情绪压抑太久,需要释放。        

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同,需要家长们结合自己过往的教育方式判断孩子的状态,满足他们不同的心理需求。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做,多陪伴,多倾听,都能满足孩子被爱的心理需求。        

事无完美,爱可两全。        

单亲两个字,让我们失去了世俗意义的完整和幸福,但是能下定决心离婚的妈妈们,本身就是用勇气突破了世俗眼光的一群人啊。        

希望每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都能乘风破浪,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