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辍学返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2025-07-30 16:41:09)分类: 亲子关系 |
辍学孩子越来越多,而且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孩子不仅是家庭问题的呈现者和表达者,社会和教育的问题最终也落在了孩子身上,由孩子和家庭来承担。孩子一旦辍学回家,苦的是孩子,急的是父母,个中煎熬折磨非亲历者难以感同身受。
辍学孩子的父母大都以孩子返校复学为目标,以为只要孩子能够返校就万事大吉。殊不知孩子一旦辍学,不仅返校是一个痛苦漫长的过程,即便能够重新回到学校,如何在学校真正待住,对家长对孩子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所以我常常提醒将孩子返校视作目标的父母们——辍学孩子返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因为辍学一段时间之后重新返校,之前导致孩子辍学的问题并不会自然消失,还会面临新的困难和更大的挑战,十分不易。能否返校成功,返校之后的头三个月尤为关键。
这一期《今晚我和你》节目的参与者正好就说到了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辍学半年的儿子,在四年级重新返校的事情,我就就这个个案来说说家长如何陪伴辍学孩子度过返校之后的头三个月。
第一个月是第一个阶段:
前两周去不去得了——孩子能不能把黑白颠倒的作息调过来,能否按照学校作息时间去学校。
头两周去不去得了,特别关键,万事开头难,难在适应节奏快、密度大、时间紧的学校时间安排及其压力上。
这位妈妈说:开学之初经常和老师保持沟通,尤其是班主任,也和他的同学家长约着一起过早,鼓励孩子上学,孩子开学第一天很开心受到了老师同学的热烈欢迎。
可见这个孩子是非常不错的,家长和老师也做的较好,所以开头比较顺利。
后两周坐不坐得住——
头两周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连接,开始有同伴支持系统的建立,有了情感支持,孩子才能在教室坐得住,这个时候学习、成绩、作业、考试等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父母支持孩子能去学校就坚持,坚持到坚持不住就回家,需要父母和老师学校多沟通,家庭支持系统和学校支持系统尤为重要。
这位妈妈说:孩子整个九月份都没有请过一次假和迟到,就是写作业困难,拖延抗拒,听课也有些勉强,特别是英语听不懂,我也会帮他深夜写作业,看他太痛苦了完全不愿意动笔。刚开始老师也默认了他只要上学,成绩和作业不做要求,但没有多久有的老师还是会提要求,指出他作业完成不到位。有的时候有老师来跟我表扬他,最近也有的时候老师不耐烦,会说些不写作业不要来上学的话,还有的老师说叫孩子的某个玩的好的同学不要和他玩,因为他只需要上学不管学习成绩
从妈妈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有了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建立了自己的同伴支持系统,所以孩子才能够坐得住。
每个孩子都要面临同伴支持系统建立的问题,同伴支持系统远比父母和老师认为的要重要得多,很多老师采取孤立“差生”的做法,很多父母禁止孩子跟比自己差的同学玩,伤害的不仅仅是“差生”,来自成人世界的这些功利和势利的粗暴干预,带给所谓好学生在人际交往上的冲撞和压力一点都不少,他们同样要花时间和能量去调整。这是老师和家长都要注意和警醒的。
这个孩子第一个月没有一次请假和迟到,开局是非常好的。透过这个良好的开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了不起的孩子。这是一个情商很高、很擅长跟同学连接的孩子,也是一个能够很快适应学校的高强度快节奏的非常努力不拉垮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老师和家长要给予足够的及时的看到和肯定,不断跟孩子确认他的生命优秀,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加油”。遗憾的是,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过于着急地开始聚焦学习、作业和成绩,开始“鞭打快牛”。
第二个月进入第二阶段——稳不稳得住:
是指在经历了一个月左右极其艰难的适应期,重新和同学和老师有了连接后,孩子的身心其实处于又有成就感,又把积攒的能量消耗得差不多的阶段,孩子的睡眠,身体,心理处于低能期,但是关系进入相对平稳正常状态,反而会有健康正常的日常同伴关系,会让孩子在极度艰难中感受到希望和坚持的动力。
能抗住前面一个月的孩子,就进入第二阶段,身心俱疲但又充满希望曙光的阶段,这个时候父母的陪伴、懂得、接纳,让孩子松弛、看到自己的力量和成就,借助同伴支持系统的力量,帮孩子稳住就特别重要。
目前这个孩子就处在非常关键又艰难的第二阶段。这位妈妈说:孩子的情况我是比较关注的,特别是他的情绪状态,这个月明显在校挨批评多了。“十一”之后他就不想去学校,上了几天学他就请了一天假,身体也是各种小毛病不断,麦粒肿大概持续了快一个月才好,感冒了半个月,同时上火嘴角起泡,还有鼻炎发了。至今都还在吃中药。今天周一又不想去学校了,我和他沟通了一下答应了请假。
看他周末疯狂玩平板,我又忙着考试,他爸也忙工作,没有人陪他管他,昨天7点睡到早上12个小时还叫不醒的感觉,感觉到孩子的内在积压了很多情绪。以前上学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压力大情绪不好就持续的生病,但他放寒暑假和辍学后期都比较松弛,就不怎么生病吃药。
这位妈妈确实是在关注孩子的状态,但也止于关注而已。老师和家长都以为学龄期孩子在学校学习成长是天经地义无比简单的事情,却不知每个孩子在读书期间都会面临着四大考验:学业压力,同伴(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完善和稳定,身心成长带来的冲击,各种压力和情绪到来后的应对。很多辍学的孩子,究其根源,就是应对多方压力的时候,陷入多重困境,击穿孩子最薄弱的地方,最终带来心理防线的崩塌,无力面对。相比课堂,家是最温暖的“子宫”,于是辍学回家就是最明显的退行。
孩子回到家里,家庭支持系统就成为最主要的支持力量。家庭支持系统建立,对于孩子,不只是物质条件的支持,还包括对孩子陪伴数量多寡和质量高低,涉及精神心理和心灵层面的营养支持。
家庭支持系统还包括父母的地位、荣耀、成功、努力等涉及生命材质的部分,孩子生的命来处是父母,父母生命材质的本身就是孩子生命材质的来源,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内在支持系统
家庭支持系统还包括父母应对困境时候的处理方式:退缩还是面对,单打独斗还是互相支持,逃避还是迎接,互相攻击还是配合默契等,也是孩子支持系统的内在精神层面的部分。
父母家庭系统运作时候的心理状态,是情绪稳定还是情绪化,是抱怨还是接纳,乐观还是悲观等,是涉及孩子家庭支持系统心理状态的部分。
父母面对困境的理智程度、思维方式、利用资源的深浅、方法好坏等,无不影响着孩子内在面对困境的力度和强度,这对于孩子也是家庭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内容。
但悖论恰恰在于,孩子内在面对困境的无力感本来就是果,映射出孩子成长过程里父母给孩子面对困境的模板出了问题,父母在应对内外困境时候,呈现出来的某些方面的社会功能失调是主因,比如这位妈妈在节目中所呈现出来的强烈焦虑和无力感。
辍学孩子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把伤点、痛点、泪点、卡点、盲点、局限点、狭隘点等放大投射在孩子的抚养上,把孩子当做内在受伤小孩抚养,或过度保护,或过度控制,或过度干预,孩子的社会化完成就会受阻,辍学是孩子社会化过程受损的具体表现,源头父母那里社会化损伤的部分,就需要父母完成损伤部分的社会化
父母内在精神实体的强健程度,就是孩子内在精神实体强健的来源。孩子那里常常显化家庭关系和父母关系里所有的优缺点,孩子那里出现的问题,就是在映照家庭和父母关系,自己父母各自是怎样的生命,所以要让孩子生命强健,父母两人是怎样的人,父母关系,家庭关系如何就至关重要。
当孩子辍学回家,我们总是强调父母的个人成长,真的不是简单的归责,而是如是的归因。因不变,果就会持续。父母生命成长的状态和质量,决定了孩子内在支持系统的材质。
从这位妈妈的讲述可以看到,妈妈和孩子现在的能量状态都是卡住的,这位妈妈也是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的学员朋友,她在节目中也说到在团队的帮助和加持下使得她跌跌撞撞地从焦虑无措到带着焦虑接受,一点点稳定下来陪伴孩子回到学校,但是很显然她目前的能力和能量和孩子一样,已经到了极限,举步维艰,所以她打进电话来求助。
因为孩子即将面临更为关键和艰难的第三个月——跟不跟得上,也就是学习能否跟上的考验。
只要是复学的孩子,经过适应期后,一定都会进入学业压力这个让人窒息的难关,尤其是辍学前成绩好的孩子,更是一道鬼门关。
掉课,导致孩子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学业上的压力比任何时候都大,所以和孩子拟定计划补课,就显得特别关键,一旦孩子在学业上慢慢补齐跟上,那么孩子就基本复学成功。
但这个过程对于孩子父母来说,要求极高——聆听能力,陪伴能力,懂得能力,自己情绪稳定能力,跟老师沟通协调能力,面对困境一起面对的能力,尤其是家庭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分工合作情绪稳定就特别重要。
也就是家庭功能失调部分,能够被父母察觉并成长修正,父母在孩子辍学后积极成长,提升以上刚需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家庭中父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查漏补缺,有商有量,有说有笑——这二十个字就是家庭功能、父母社会化、生命强健度都好的呈现,这样的家庭能量场生长出来的孩子,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能将家庭能量场提升和改善到这样的程度,孩子成功复学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