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50225:和儿子闹别扭的老公要和我们一起住,我这当妈的怎么办?
(2025-07-29 16:33:09)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听友
倾诉者说:
今天我想谈下上上周六发生的事情,下午老公接儿子回家。儿子今年读高三,我们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陪读,周六下午回家。
儿子回来的时候,我跟儿子说中午做了他爱吃的烧排骨,晚上就在家里吃,不要点外卖了。儿子有高尿酸和胰岛素抵抗,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就单独给他做饭,减了30斤,这段时间嫌我做的饭不好吃,我也没有办法,只有给他点外卖。
当天我在家里边做事边做饭,晚饭做得有点晚了。我们叫儿子吃饭,儿子笑眯眯地出来跟我说点了汉堡,要我转钱他,坐在一旁的老公说饭都做好了,我没有做声,儿子就回房了。
没过多久,儿子就叫要我转钱,老公很气愤的说:转给他,吃死的算了。我仍然没有做声,然后就到儿子房间里去了,还没等我开口,老公也进来了,说汉堡是垃圾食品怎么能吃?饭做好了,你不吃,以后你得了病,我们转钱你,你自己去看病,我们就不带你去看病了。还说了什么,我也不记得,儿子边玩游戏边说话说多了,我就跟老公说算了,别说了,老公就很愤怒的说,还有200多天就要高考了,你打算怎么搞?老公还说了什么,我也不记得了,儿子很愤怒的站起来走到门口,把身上仅有的一件短袖,准备脱了,后来又穿上去往外跑,我也跟着去追,追到楼下儿子不知道去哪里,老公就挡着在我面前,不要我去追,说等他死到外面去。
没有办法,我只好上楼了。
我把楼上的东西清了一下,换了衣服,拿了儿子外套,还是去楼下找儿子,我站在大门口,不知道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当时真的是感到很迷茫和无助,跟儿子的班主任打了电话,结果老师没接电话。我就不停的跟儿子打电话,还跟他发微信说,要不然我们就回出租屋。打了十几个电话后,儿子回了,说我们现在就去出租屋吧!我说变天了,我上去清些厚衣服,我们再走吧!
我就去开车子,老公也把车子开到大门口,我哭着给老公的姐姐打电话说他和儿子又扯皮,让他别跟着我们。没过一会儿老公就把车开走了,我就给孩子打电话要他来大门口,他见到我第一句话说你今天怎么这么大声啊?我说要开车了,我也不想多说了,中途大姐打电话说别多想,专心开车。老公打电话提醒我说近光灯没有开。到了出租屋,老爸还给我们打了电话,问我们到了没有?我的头都是疼的,没有和儿子聊,我就睡了。
这周末老公打电话想来出租屋陪我们,我真的觉得是很难,两边都是我最亲的人,我该如何是好?我也想老师带我去看一下在关系中我是一个怎样的自己?
索引条目:
1、当儿子和父亲关系紧张,母亲常常顾此失彼,进退失据是常见现象----这个现象藏着很多意味深长的家庭成长密码。
2、很多父母只会讲道理,却无懂得孩子生命的能力,是亲子沟通常见的鸿沟。
3、孩子最本能排斥强势控制性的父母,加上讲道理的沟通模式,这两样的合体是让孩子最闻风丧胆的。
4、无论父亲怎么对待儿子,儿子总会跟随父亲,只是跟随的方式有的明显,有的隐蔽,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所以父亲们要格外敬畏这一点。
5、母亲如果总是隐忍讨好,那么孩子多半会代替母亲对抗强权父亲,于是在对抗中变得和讨厌的父亲一样,这是最快最彻底的学习,母亲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6、孩子总是渴望母亲以柔克刚,渴望父亲铁血又柔情,父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孩子反而会开心做父母关系的观摩者,鼓掌者和学习者。
7、家庭能量中父母相对平衡,没人是绝对优势,没人是绝对弱势,而是有商有量、有来有往又互相懂得和支持,孩子焉能不好?
8、所谓父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是亲子关系的源头活水,确实是这样的。
9、夫妻要在一起,是指内在一直是连接的,情感是顺畅流通的,心意是相通的,但是在具体外在事情上,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选择和决定。
10、不要僵化理解夫妻要站在一起这句话,如果父母站在一起共同对付孩子,那对于孩子就是灭顶之灾。
11、在孩子和父亲发生冲突,母亲要觉察常见的一个陷阱:借助亲子关系的冲突,站在孩子一边,对抗父亲,以泄夫妻关系之私愤!
12、在孩子和父亲发生冲突,母亲能第一时间跳出来不做法官和是非对错的裁决者,而是懂得父亲,那就和父亲在一起了,懂得孩子,那就和孩子在一起了,于是母亲就成了父亲和孩子彼此懂得的连接点,母亲是家庭情感运作中心就得以清晰自然的体现。
13、在亲子关系,在夫妻关系,在所有关系层面,懂得人远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它几乎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基础和最高端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没有它,那只是一家三口借助问题在玩思维游戏而已。
14、真实坦诚表达,而非隐忍讨好,即使在表面看来对关系有些许冲撞甚至破坏,反而是关系越来越好的最重要法人催化剂之一。
15、头脑固有模式下总是执著于是非对错,让人深陷要不要,应不应该,能不能等各种两难困境,对于生命反而不关注,不好奇,这是最要命的迷障。
16、父母真正成为父母,是孩子的到来,才有机会让我们学习成为父母,并且拓宽了为人父母的生命长度宽度和深度,无论如何,都要感谢孩子。
17、父母在一起,而不是孩子和父亲或者母亲在一起,将另一半排斥在外,这就是家庭需要尽快调整的地方----当妻子或者老公,总是优先于当妈妈或者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