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41209:妈妈,我恨你;妈妈,我爱你
(2025-07-09 16:53:26)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男听友
倾诉者说:
老师您好!我这次参加节目主要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特别是我的妈妈对我的影响。
我的妈妈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也是一个特别没有主见的人,是一个想到就去做而不顾后果的人。而我的爸爸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很少说话。
妈妈主要是在两件重要的事情上不知受谁的影响,在没有和爸爸商量而答应别人。
这些也是爸爸抱怨的时候,我才知道的。
我们读书特别困难的时候四爷爷也没有支持,她们仅仅把他们的一切都给他们唯一的女儿,而我们家却承担着他们的各种责任。我感觉我们和四爷爷家不像一家人,我们家更像是他们的免费的劳力。我感觉我们就是他们养老的一个棋子。以至于我在工作上也常感觉总是被别人利用,我总感觉自己就是那枚棋子。
另外三婶上吊寻死的时候,还是妈妈救的三婶。问题在于三叔三婶一直针对我们家,专门和我们家吵架,找我们家麻烦,把我们都当作仇人。
我从小都是感觉我们家被别人欺负,被别人利用,特别是被自家人欺负,也是被自家人利用,我又没有力量反抗,也不敢。
去年上爱与被爱,也是妈妈去世十三年后我才看到妈妈的爱。
我也发现我一直都在恨我妈妈的,特别是恨她乱当家对我们造成的困扰。
虽然我也知道妈妈很好很善良,但是我内心深处更多是恨。
我没有办法去接纳我妈妈。
索引条目
1、在头脑固有模式下,一旦我们过不好,总要找到一个责任人来背锅,比如原生家庭和父母,这是常见的现象。
2、背锅的人,往往是我们在其身上投注了太多期望,而不得的人。
3、父母是孩子最容易完美化的对象,一切的美好和完美期待都容易围绕父母而展开。
4、当我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向父母,特别是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父母,我们其实就是用期待和希望在涂抹和扭曲父母,于是真正的父母,就被我们丢失,那么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就仅仅只是自己和自己的希望期待的互动的把戏。
5、恨父母的也都是爱父母的孩子,可是在孩子看来父母并未满足自己的期待和希望的时候,恨出现了,爱就被深藏起来了。
6、真正接纳了父母的不完美与不好,是孩子完成和父母分化的重要关卡,也是分化成功的标志。
7、每个生命里面牵扯到和父母直接相关的伤点、痛点、泪点、卡点、盲点、局限点、狭隘点等,只要处在和父母过分粘连纠缠的状态,就都是没有完成彻底分化的孩子,无论多大的年龄和成就。
8、成年了,依然对父母投注了强烈的未被满足的愿望和期待带来的复杂情感,极有可能这个成年人还残留着不少婴幼儿时期全能自恋的能量。
9、父母常常被自己的孩子投射成了歪曲的形象,所以在孩子投射的心理世界里,父母常常是蒙在鼓里的无辜之人。
10、如是的父母,出现于孩子那里撤回了投射,拿掉了父母标签之后,穿越了头脑固有模式,透过感受,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
11、我们对于父母的懂得和看到,只能在心灵世界,而非头脑固有模式的世界才能完成。
12、每个父母那里都带着孩子不曾了解的原生家庭的密码和信息,我们只是在评判父母,却少有人去看向父母的来处,少有人真正理解和懂得叫做父母的生命。
13、跟父母建立真正清爽明亮美好的关系,去除头脑固有模式制造的扭曲,只能来到心灵运作的空间才能达成。
14、当我们对父母充满了负面判断,要真的经常问自己:真的是我判断的那样吗?一个小小的对自己的质疑,会给自己打开一个缝隙,为关系迎来一个转变的契机。
15、当我们总是用抱怨,指责,恨等方式,去连接别人,包括父母,我们的能量就会被大量消耗掉,无法成为自己支持、滋养和创造的力量。
16、关于父母,我们做子女的要主动去靠近、亲近、懂得和看到,这是为人子女神圣且美好的责任。
17、我们追随着父母,承前启后走入道的循环,我们能做的就是臣服所有的发生,然后活出自己,再继续跟随父母,皈依道的运作之中。
18、当我们一直活在自己头脑固有模式创造出来的扭曲的心理世界,我们就会陷入无尽的痛苦循环。
19、恨父母的,是扭曲又封闭的心理世界里小我的声音,在恨里发作不得解脱的时候,就是痛苦之身在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