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越少的人,越容易内疚(关常晶——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5-07-06 12:31:04)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有一位网友问,自己很容易感到内疚,总好像做错了什么似的。
她现在要从一段亲密关系中离开,明明是对方有很多不作为,自己却仍感到强烈的内疚,怎么办?
我想,在一个关系里感到内疚,很有可能说明:
你在这个关系中得到的很少。
内疚是维系连结最紧密的方式
通常得到爱少的孩子,或多子女家庭中得到最少的那个人,ta对父母是最容易感到内疚的,因为内疚是维系连结最紧密的方式。
我们通常认为爱是维系连结的,而其实爱是指向分离的。
真正得到了充沛爱的孩子,会在适当的年龄,有堂堂的底气踩在父母的肩膀上远走高飞。
只有当从爱的角度、从得到的角度无法牢固地连结时,才会用内疚维持这样一份关系。
你爱我这是非常不确定的事情,而我欠了你的我们就有了非常确定的关系。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上大学时她很想选择一个自己城市以外的大学,但是最后冥冥之中放弃了,留在了本地。
也许每个人在离开和超越父母的时候,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包含某种隐隐的不安,这是俄狄浦斯冲突之下,对于超越和成功的恐惧。
但是,什么样的人会对此感到更强烈的内疚,以致格外难以离开呢?
得到了充足健康养分的瓜果,内心就有了瓜熟蒂落的权利和自由。所得养分匮乏的瓜果,才会走也走不开,留也留不下
在我这个朋友的婴幼儿时期,由于物质的匮乏、家族的动荡、以及母亲自身成长中的创伤,使得母亲不能连贯稳定的陪伴在她身边,在身边的时候也难处于一种心里宁静的状态。
使得母女两人内心没有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长期处于某种失连结的状态里
在失连结的漫长岁月里,并没有帮她积攒出离开的力量,反而一种自己不够好、欠债于他人的感觉却在潜意识里悄悄滋生。
也许,债权债务的关系,会让她体验到一种久违强烈的连结。
在她走过了成人礼的年龄,该走向人生的广阔天地之际,她看到母亲不支持自己离开这座城市,几乎没做任何反抗,就留了下来。
一个人内心爱的银行里,存款余额丰富,就会让ta敢于折腾,得以克服离开和超越父母的内疚。
如果爱的存款已经微薄,甚至为负,实在不敢再干任何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内心已经四面楚歌,再无处安放任何关系的风险。
内疚的人觉得一切因果里都有自己的错。如果错误在自己,改写的机会就也在自己这里。
内疚的人可能内心有一个无意识的幻想:
如果我留下来/如果我更出色/如果我再坚持一下,我们的关系就会有希望了/ta就会更爱我了/我就会得到更好的东西了。
内疚可以帮人获得一种掌控感。总好过“如果不是我欠你的,就会让我发现你欠我的这个事实”,这是我真的没有办法的事实
内疚是防御恨的
对于在关系当中没有得到的部分所产生的愤恨,我们常常会用内疚来进行防御,不内疚就会有种强大的愤怒要启动
开头提问的这位朋友,也许在你感到老公很多不作为的时候,你产生的一些怨气、愤恨,你会感觉到这些愤恨如果不加以防御,它会喷涌而出。
更加致命的是,你觉得即便是喷涌而出,也不会换得任何的意义,这背后是一份很深的绝望。
绝望过后,也许渐渐地你开始背负给予者的角色,承担关系中该属于两个人承担的东西。
在这样的时候,你要从关系中离开,就仿佛是你将这个关系抽空了一样,当然会感到内疚。
没有人会对于不再接受别人的给予而真的感到内疚,只有对于我们要对他人断供才会感到强烈的内疚。
所以,如果内疚感让你离不开,无论关系的表面是怎样,关系的真相或至少你感受里的真相,都是你在给予。
我们可以大胆地说,一个经常感到内疚的人,是一个一直都得到的不多的人。
当你对一个人内疚,会起到进一步模糊掉你们边界的效果,以致产生某种相濡以沫、相怜相惜的感觉。
这种感觉甚至可以与爱的感觉混淆。让我们感觉到生活在一个很高浓度的关系里这样一种体验。
所以内疚,可以帮我们防御真相,颠倒乾坤。
如果你内疚,说明有人想让你内疚
你投射性认同了他人想要控制你的手段。
他人用虚弱、用依赖让你感到不得不对ta加以照顾。这通常也是有分离焦虑的父母,跟孩子之间经常产生的把戏。
父母有时向孩子投射了一个位置,就是孩子有办法使ta幸福,甚至能救赎ta的人生。
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接受父母这样的投射?
就是在婴儿期全能幻想的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从而卡在了全能感里的孩子。
ta真的会认为,父母幸福的钥匙在自己手里。如果你有这样的钥匙,却不做能使父母感到“幸福”的事,你会不会内疚?
我们不会对今天下雨感到内疚,不会对地球上的某个地方发生海啸感到内疚,因为我们知道那不是自己造成的,也不是自己能改变的。
对关系里的人感到内疚,是你认为,或者ta让你认为,ta的幸福与否掌握在你的手里。
所以,对他人内疚,有时会让我们拥有一种站在圣母般道德高位上的感觉,这对内疚的人有一种致命的诱惑力。
在那个感觉里,仿佛你能决定别人的命运,你能为ta的一切负责。这种自己很重要的感觉会让人对内疚成瘾。
不能离开自己城市上大学的那个朋友,甚至说到一个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如果她看到微信里有人发来信息,只要看到了,就不得不停下手里的事情赶紧回一下,不然就会感到不安。
因为她觉得对面的人会一直在那里等着自己回复,会让人家无法安排其它的事情,耽误ta的事,如果回得晚了就会有些内疚。
这里除了投射一个“迫不及待渴望回应的小孩”之外,也包含了“我对他人非常重要”的一种内在感觉。
停止内疚的困难在于放弃背后的幻想
一个幻想是:如果我欠ta的,那如果我足够多地去还了,那我就会......我们的关系就会......
事实是,一个人爱不爱你,不会因为你还得够不够多,而是取决于ta爱的能力。
要克服的另一个幻想是:我很重要,我能使ta......
事实是,你留不留下、离不离开,ta的人生都会是相似的样子。一个人能够被救赎,一定是被ta自己所救赎。
你觉得你没回微信时别人就会无法安排ta的其它事情。
事实是,除了某种特定的工作场景,你的微信回得及不及时,ta都有能力让生活照常进行。
所以,我们可以说,过度内疚直接等于自恋。
让我们走下自恋的神坛,承认人生的局限,放下以内疚为名的自我攻击。
去看见内疚背后的愤怒,哀悼隐藏在内疚背后那没得到的部分,去照顾好内疚背后未被充分爱过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