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40916:女儿,我要开始做好你和父亲之间的“翻译官
(2025-06-27 21:07:10)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十几年的婚姻关系在今年年前已经结束了,是他主动结束的,现在是分居状态,我和孩子一起住,每天早上六点左右起来弄早餐,下午六点下班赶回来做晚餐,孩子爸爸负责每天接送上学。
虽然关系结束了,但是还是会在姑娘事情上有些交集,现在最让我难过的是我的身体状态,二是他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带给我的焦虑和担忧。之前一直的犹豫要不要离开,就一直担心如果分开生活他每天接送姑娘上下学会在车上吼骂,确实也是这样总是在发生,不光是分居后是这样,之前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在孩子面前总是没有耐心,咆哮,指责,贬低,孩子现在快满13岁,下学期就上初二。他总习惯与对我还有对孩子指责,他总觉得是对方的问题,一点小事都会吼起来,从读四年级到现在指责批评贬低说教越来越多,孩子总是说她们两个吵架时她总说不出话来,如果辩解就会招来更大声的训斥,然后去年她就开始说她们吵完之后头痛、头晕胸闷、呼吸困难、乏力等。孩子是属于乖巧懂事又相对压抑敏感的性格,大多是因为孩子作业量大平常总习惯晚睡,早上又难起床,最迟七点出门但总是匆匆忙忙,还迟到,他就经常在车上一路狂吼到下车,而我确实已经在早上时间该尽的力比如提前做早餐、喊她起床也都做了,她很难起床。不仅如此,其他时候经常性的有什么事孩子爸爸也总是这样歇斯底里,我只能安慰孩子并且告诉她让她看到爸爸言行背后的爱只能去接受。我很担心他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其实这么多年也已经形成了,但是她爸爸从不认为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总说孩子各种问题。
自今年春节以来,我一直带着孩子生活身体状况比以前更差了,比如严重肝气郁结淤堵还有周身多处每天时时刻刻持续存在,一直吃很久的中药加抗抑郁药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现在这两周我也没去看了,只是单纯的自己在抗抑郁西药。而且这半年来越来越乏力困倦,再加上每天上班坐公交往返,害怕坐公交,会加重,我想我撑着每天往返照料孩子(她爸爸元旦时查出了乙肝,我一方面也担心他们一起生活对孩子有影响),我计划撑完这个学期就将孩子交给她爸爸来带,我的身体真的受不了,但是之前中途因为我的身体真的难受至极没有回来,她怎么都不愿去她爸爸那里住,看到他爸爸的那个焦躁易怒的状态,我感觉就像是将孩子亲手送入虎口,我真的害怕好好的孩子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我真的带不了她了。除了她爸爸是这样,她们班上班主任是男老师,也同样是这样严苛狂吼的方式,我真的是很无奈。
索引梗概
1、从以父母为整体的角度去看,亲子问题归根结底是夫妻关系问题。
2、从家庭能量场角度看,日常亲子互动父母各自的生命层级和日常状态深刻影响到亲子关系。
3、日常夫妻之间互动,父母和孩子互动,孩子和父母之间互动形成的家庭日常状态,或温和,或对抗,或冷漠,或隔离,或亲密等,呈现的就是亲子关系的土壤或能量状态如何。
4、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从父母角度,我们需要去看看夫妻关系本身的互动,夫妻关系中围绕孩子之间的互动,从这两个方面以此为镜去觉察,父母才能看清在上面的互动中拿出了怎样的自己。
5、当亲子关系问题越来越多,那么从亲子互动角度看,觉察父母在孩子面前呈现出怎样的父母,亲子关系就是一面镜子,来看呈现怎样的父母,就此来调整和成长父母自己,才是正途。
6、日常家庭关系是欢声笑语还是相敬如宾,是互动亲密还是彼此隔离,就是这个家庭里孩子成长的能量基础。
7、父母身边有一双观察学习的眼睛,那就是孩子的眼睛。
8、当父亲对女儿总是吼、打、责、骂,在亲子关系里拿出那样的父亲,对于任何一个孩子,要和这样的父亲和平相处,简直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
9、内卷时代,进入拼身心健康的时代,父母主动改变1%,孩子用99%的改变来回报父母。
10、总是在配偶和孩子那里找原因,总是一边承担一边又觉得是配偶和孩子的问题,每个人在头脑固有模式下,就把自己活成了“受害者”角色,对方是“受益者”角色,于是婚姻关系里没有赢家。
11、当一位母亲总是在担心父亲和孩子之间互动的伤害性模式,那么这位母亲就在家庭里拿出了一个担惊受怕、郁郁寡欢的自己,这对亲子关系和婚姻关系乃至家庭关系并无建设性作用,反而加重了另一半和孩子的心理负担和阻力。
12、当前家庭最大的问题不是夫妻问题,不是亲子问题,是这些问题出现后,创建了新生家庭的两位建设者只是习惯性拿过去一二十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去经营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故步自封,顽固不化,自以为是,外抓和改造另一半和孩子-----简而言之:不去成长自己,才是最大的问题。
13、穿越配偶的“非爱”言行,穿过配偶伤害性亲子互动模式,读懂配偶内在的心、意、情、爱,是现实中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而非习惯性批评、指责、诋毁和抗拒配偶,把家庭里伤害性的因素在“我”这里喊停,就是在对家庭做贡献,更关键的是在孩子面前,有能力当好配偶言行的“翻译官”是为人父母重中之重的能力。
14、学习成长了父母,要警惕一个陷阱:越是学习,越是头脑知道了更多正确的东西,就越是能看出配偶和孩子的毛病,就越是挑剔、改造和要求配偶和孩子!这就是头脑走心路典型表现之一,家里并不需要高高在上的“法官”,而是越学习越懂得自己和别人,就越谦卑服务配偶和孩子的“服务员”。
15、努力做好配偶和孩子的“翻译官”,而不是和某一方结盟,共同对抗另一方,这是家庭美好起来的关键因素。
16、学习型、成长型父母,是夫妻关系之福,也自然恩泽到孩子,是亲子关系之福!
17、听懂另一半的深层表达,自己也调整到身段灵活和另一半的互动,升级换代为新鲜的夫妻关系,也就能教会孩子学习新鲜的和父母互动模式。
18、父母朝孩子发泄出去的情绪,绝大部分是朝向另一半的---当拿夫妻关系没办法的时候,亲子关系就是父母手中那个软柿子。
19、当亲子关系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请做好两个 “看”一把盯向孩子的焦点收回到自己这里,请一定“看向”自己和另一半,把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弄好才是根本;把盯向孩子习惯性挑剔的眼睛,转为注视和欣赏,请一定“看懂”孩子,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