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固有模式之外的世界(03期学员陈茗——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5-05-22 18:47:27)分类: 婚恋关系 |
这位打进“今晚我和你”节目电话的嘉宾,是一位愤怒老公婚后一直和外面的女性关系很亲近的妻子。在她的讲述里,能听到这件事一直以来多么的让她意难平,从结婚之初到现在已有两个孩子,她从隐忍到手撕“第三者”,从克制到和老公摊牌,婚姻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善,相反是越来越糟,老公最终是大发雷霆、砸了家里所有的东西,要她想好要怎么离这个婚。
你可以说这个老公死性不改,但如果对方真的是这样一位花心的男人,嘉宾也完全可以早早就离开,并不用一直努力的维持,还生育了两个孩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能看到她自我实现的预言在这段婚姻里起的作用——在结婚之初,她就觉得对方并非真心喜欢她,和她结婚不过是形势所迫,和前任一直藕断丝连,她就真的在十几年的婚姻里把这个预言活成了现实。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塑造的,如果我们只是活在自己内在的世界和逻辑里,我们的一生从开始就注定了结果,我们的一生就成了把这些内在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没有一点意外和惊喜。怎样跳脱这个宿命般的结果呢,从我们武汉雅心的心路来说,就是要从头脑固有模式里走出来,来到心灵的世界。
头脑固有模式是指我们习惯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制造问题的过程,我们的一生都在这样的循环里。比如这位嘉宾,一开始就觉得老公很花,女人缘很好,认为是权衡利弊才选择了她,并非是真的爱她,总和外面的女性有花花草草。暂不说事实是不是如此,当她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她的思维就一直专注于这个问题,一开始隐忍、压抑,也指望如她父亲所说有了孩子男人就不会这样了,然后发现老公还是如此,她解决问题的方法就随之升级,和老公对峙,和所谓的“第三者”争吵,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又制造出了新的问题,比如和老公矛盾升级,彼此都说出最不堪的话语。
在大多数人的人生里,都是这样一个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创造出新的问题,问题似乎永远都解决不完。而且旧的问题解决中又带出新的问题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往往都是各人执著自己的是非,会越来越认为自己的所认为的事实就是真相,并且是全部的真相,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加固了每个人对自己认定的事实的进一步认定。
周日,我刚刚参加的我们武汉雅心的一场线下沙龙,是关于孩子写作业要不要家长陪的话题。大家在沙龙上说起陪孩子写作业的不得已和过程中想的种种办法,办法无效又想出的新办法时,我当时听着真的感到头好痛,也能看到家长们的无奈和孩子们的痛苦,但如果执著在头脑固有模式里,这可以说是一场注定无解并且双输的事。而家长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是从头脑固有模式里跳脱出来。
如何从头脑固有模式里出来呢?亚新老师在武汉雅心初级班第一课就给了我们答案,就是走心路,让心出来,让心成为生活的老大。我们不是不解决问题,而是先去感受自己,感受他人,在有了人的前提下再来解决所谓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而是一个不同维度的问题。在心出来的世界里,看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怎样是心出来了,来到了心路呢?刚刚结束的我们团队的一场督导沙龙上,我们最优秀的学姐给出了她自己体验出来的答案——一共九个字,能觉察,有空间,惯感受。九个字提纲挈领的让我们对自己当下是否跳脱出了头脑固有模式给出了检测性的标准。我觉得做到了这九个字,我们就不再会是直线式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有了一个容纳性的以感受为先的内在空间。
是的,头脑固有模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直线式的,线条式的,刺激反应式的,而心路的感觉是一个空间,是一个立体的,容纳式的,这有一点像二维和三维的差别。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空间是涵容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而头脑固有模式是只有问题,没有其他空间的,是反应式的,非此即彼的,所以在头脑固有模式之下,我们就是会直线式的反应,并且始终以问题为导向,而这个问题的产生本身都带有个人的内心故事和狭窄的认知。
这期节目亚新老师说了,嘉宾夫妻缺少的是一种能力,一种爱的能力,很多人会觉得我有爱啊,会爱啊,在头脑固有模式下,其实我们就是没有爱的能力。爱的能力一定是来自心灵空间。如果只是盯着问题,我们永远得到的都是匮乏和不足,因为我们没有空间让其他我们没有发现的除了问题之外的事实存在出来,我们也不能觉察到我们认定的问题除了对错,还有更深远的因果存在,也不能看到问题之外的其他真相,以及自己在这个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给予的影响,更不可能在当下去感受到除了问题之外的自己和对方的整体。没有整体,就只有自己盯着的碎片,而这些碎片还只以问题式的存在被关注。
下面我试着从“能觉察、有空间、惯感受”这九个字,来谈谈这位嘉宾如何能从婚姻的死结里走出来。
如果这位嘉宾能保持觉察,她可能会发现并且承认,她所认定的事实的源头在于她从小腿部的残疾带给她内在的深深的不配得感,从进入婚姻之始,她就没有认为对方是爱她的,而她也是在父母的教导下,认为这是她拥有自己孩子的最好机会才带着情绪走入婚姻的。所以,当我们说对方不是全心全意因为爱进入婚姻时,就也会承认自己也并非如此。这种受害者的心结就会有所松动。
如果这位嘉宾能保持觉察,她还会继续承认,虽然是带着各有所需的心态进入婚姻,但她也为这段婚姻拿出了自己的最好,这么多年为这个家在操持,那么难也生养了两个健康的孩子,她也会同时承认,对方也如自己一样,也许并非全然甘心,但当初为了结婚承受了那么大的压力,这么多年也并没有提出离婚,也并没有和外面的女性有实锤性的出轨,其实也已经是拿出了他能拿出来的最好。我们总是希望对方拿出我们期待中的还要心甘情愿的最好,却对对方虽然不达我们的期待,也有不得已的成份,却依然拿出来的好嗤之以鼻。
在婚姻里可以觉察的内容有很多很多,因为这最近的关系总是最深刻的呈现出很多真相,有待我们去发现去承认去接受。这就很需要很需要空间,有空间才能装得下这些觉察,这些新的发现,并且能容纳住它们所带来的情绪,能让这些发现在自己内心去安放去面对去转化,也才有空间去看到除了自己认定的问题之外的其他真相。比如这位嘉宾手撕第三者之后,为什么老公的反应不是愧疚而是愤怒,以前没有提出过离婚而这次直接让她想好怎么离婚?愤怒,是在表达什么?我们不是会在感到被攻击被冤枉时最愤怒吗?那她的老公在这段嘉宾认定的出轨事件中在表达什么呢?
有空间,还体现在我们不会对事情做出直线性的反应,老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也是在表达有空间,可以放下情绪、判断、认定,但不会立即对此一定要做出反应。觉察和空间是相辅相成的,在情绪和判断上头时,有觉察力会同时带来空间。那么当嘉宾在空间时,她就不会对她的判断如此认定,也会有机会去看到婚姻里没有“第三者”时其他时间里呈现出来的幸福。
心理学上认为我们越是关注什么,什么就越会放大。当我们在头脑固有模式下,只关注问题时,问题就会大过一切,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而且这种关注也会加强问题的存在,刺激造成反应,而越反应就会越刺激,就像被蚊子咬了包,越抓越痒越痒又越抓。
最后一个“惯感受”,是指习惯第一时间以感受为主。当一件事发生时,我们可以去复盘自己第一念是评判还是感受,是评判会发生什么,是感受又有什么不同。记得以前我们武汉雅心的读书会上有一个作业就是记录这个。往往我们没有训练时,我们第一反应都是评判,而评判就会带来问题,就看不到人,就会感到隔离和抗拒,而如果第一反应是感受,往往带来的都是柔软,温和,也自然会看到对方这个人。很多人不会感受,可以从这个训练开始。
只有心才会感受,感受必定是从心出来的。如果嘉宾习惯感受,就不会“遗忘”当初老公是带着多么大的压力,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来和她组建家庭,就不会说和老公连接不上,不是爱情也有恩情,如果嘉宾习惯感受,就会看到自己是多么坚强和努力的女子,身体残疾并没有影响她的正常生活,同样生儿育女,职场打拼,能感受到这样美好努力有力量的自己,就会从不配得感、受害者角色里出来,而深深的喜爱自己,不需要抓老公要证明自己值得爱,也不需要手撕第三者,会安之若素的、欢喜平静的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希望更多的人能走上心路,从痛苦的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出来,过上稳稳的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