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从当妈妈到当妻子的(03期学员陈茗——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5-04-15 15:31:25)分类: 婚恋关系 |
这期“今晚我和你”节目的嘉宾,讲述中呈现的夫妻关系让我有种很熟悉味道,这也是现在很多女性吐槽抱怨的夫妻互动最多的状况——一个操心的女人,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生活的恐怖画面,大的是自己老公,小的是自己孩子。这样的女人常常带着一股哀怨的味道,感动的却只有自己
记得有句话说,中国女人的“妈味”太重,而“妻味”不足,也可以说是在家庭里我们都只会站“妈妈的位置“,而不会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妻子的位置”。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女人是不会当妻子的,一代一代女性在家庭里习得的传承都是“妈味”——只会“含辛茹苦”却不知如何“可可爱爱”,要么就是女汉子,要么就是女仆人
我以前就是如此,在结婚之初,我只会用包揽一切来表达我对新家庭的重视和在意,无意之间把自己消失于一个“照顾者”的背后,觉得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而老公作为一个也早就习惯被“妈妈”照顾得很好的孩子,非常舒服的默认和享受中完成了这场我和婆婆之间的无缝对接。
当有了孩子之后,我这个照顾者的角色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为我实际并没有自我想象中的那么能干,也没有如上一代女性那样内外一致的接受自己家庭照顾者的身份和角色,内心的冲突在力有不逮时显露无疑。一个新生命的降生让我有些手忙脚乱。能力不够时就会情绪来凑,虽然这时有公婆的帮忙,但我还是开始抱怨老公,觉得他应该如我一样积极主动的加入到照顾小宝宝的行列中来。
后面的故事有点俗套,就是我们之间开始了很长时间的对抗和隐形的战争,我们俩都习惯用沉默和隔离来表达对彼此的不满和意见。在他眼里,我变得执拗和强势,一根筋的要他按我的想法来做;在我眼里,他如此的不成熟,如此的懒惰,天塌下来都不知道挪动一下的躺平和无所谓让我每根汗毛都抓狂。我们进入了“七年之痒”,这一痒大概也长达七年。
这差不多七年的时间,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时间,我觉得人生如此痛苦,全是因为嫁了他,而他又是我一根筋、发着狠、用足吃奶的劲要改变、也改变不了一丝半毫的。我们俩在家庭里的位置越来越偏,我越来越承担,而他越来越疏离,就像节目中嘉宾所说的那样,完全是一个“丧偶式育儿”、“婚姻内单身”。
常常有人说,成长是痛苦的,而其实不成长才是真正的痛苦,因为完全看不到希望,不断的重复,就像在黑暗里拼命的走,却发现永远只是在绕圈的绝望。最难过的时候,我一个人眼泪飞奔,却无处可去,在楼下的小花园里望着家的方向心里一遍遍念诵心经,渴望以此来作为最后的绳索拉住自己,不掉落到无底的黑暗中去。
不走到真正的绝望之境,人很难断掉执念,真正反求诸已。绝望之后才会有真正的希望。当我感到走到了绝路时,真的对老公一点不抱改变之心、改造之心时,我才开始真的回到自己,回望自己。而之前无论做了多少的努力,做了多少的所谓改变,都隐藏不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我都做得如此好了,你怎么还不改变?我改变是希望你改变!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你!
当我真的不再把力量用在老公身上,我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关注自己每一次意难平背后的想法,关注每一次熟悉的行为背后的来处,反思自己的想法那种似乎天然的合理性,也看到一次次情绪激烈背后的原始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一个个内在受伤的小孩,也在跟随武汉雅心团队的过程中,一次次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水平。
在认知上,对我帮助最大的一句话是“出于爱去做,而不是出于怕去做”。每次当我在家里做事时,我就会自我诘问——我这是因为爱他们吗,还是因为我害怕什么而做。我发现我多数时间的行动,都是出于怕——怕自己不是一个好女人,怕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怕自己被评判为不合格;而这些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如果是怕就不做,如果是爱就去做。常常外在同样的行为,其实在我心里已经是经过了“一念之转”才去有的行为,这样我做事的状态就不一样了。
这让我在为家庭付出时,越来越没有压迫感,老公开始越来越愿意和我一起做事。别看他平时不做,他一出手往往都做得比我好,可能是从小看着能干的婆婆如何做事,他早就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我也发现他在意的和反抗的,根本不是做不做事,而是不愿意靠近我那种无形的压迫感,那种自以为辛苦的高高在上的付出感。这时,我也深深的为自己总是评判他“懒惰”而感到羞愧,而这之前在我心里简直是深信不疑的评价,张口就来。
不仅仅是在观念上的更新,带给了我们关系里的促动,更多的是我对自己的状态开始保持觉察,这让我能随时更多的关注到自己的需求,看到真实的自己。比如自己已经很累了需要休息,比如想有人关心有人肯定有人懂得;我不仅及时的自我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同时会在沟通中和老公去表达,比如太累了我会告诉老公今天能不能不做饭,我们出去吃,或者随便吃点啥。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关注的是自己,所以会自然而然的说的自己,而不是指责他。我发现我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他很少会拒绝,也大多数时候不会带来冲突,我发现其实表达自己的需求别人并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不会造成关系紧张。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把自己的需求包裹在指责他人的背后,总是开口就说别人怎样,我们还以为发生冲突是因为别人不愿意满足我们,以为是因为自己不值得被重视,而没有意识其实是随便出口的指责推开了对方。
这样,很多时候我都不会再指责老公,也不会勉强自己,没有一定非要怎样才行的规条,在我们家里,慢慢变成每一个当下随机应变,按当时的心情和情况而定,但总之是会把“人”放在第一位去考虑。当我对自己的需求越来越关注和愿意去满足时,我也会更容易去感受老公的需求,对他自然而然多了一份真正的宽松和允许,懂得和理解,在他辛苦付出时也会给予真心的回馈,告诉他我看到了他的辛苦,他的努力。这种懂得的力量是很能安抚人心的,会让人感到虽苦犹甜,也会让关系变得生动和深入。而同时,给出的也会回到自己身上,老公也会越来越能理解和接受我,在我内在有冲突或者一些老毛病又犯了时,他也更愿意真正的宽容我接纳我,也愿意带着我,给我他的经验和指引。
就这样,我发现我在家庭里慢慢把自己变小了,从全部都是我的空间到只占一半了,我发现那一半位置老公已稳稳的站了上去,我们俩的关系真的变成了有商有量,我也早就不再抱怨什么“妈宝男”、“丧偶式育儿”了。我发现不知何时,我少了苦难的“妈味”,而多了自在的“妻味”!当妻子的感觉真好,可以依靠可以自在,可以做自己也可以牺牲退让,总之就是很自由很轻松很愉悦也有付出的幸福感,我们家庭里的氛围越来越和谐,我们俩为家庭共同奉献、共同努力的劲头都越来越足了,真的有点“夫妻同心,齐力断金”的感觉了!而儿子自然而然的在这种氛围下根本不用我们操心什么学习,连生活能力也都是“刚刚的”
我从 “妈位”到“妻位”走得不易,但回看是相当的值得,真的很感谢多年前让我绝望的那个夜晚。回看我的前半生,我没有三十岁月已死七十岁才埋,我收获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可以支持我走好下半生的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更重要的是我锻造出了一个新我,让我不再只是闭着眼按习惯模式互动生活还过得苦逼的盲人,而是成为一个能睁开心眼,活在当下,每天都有新鲜的创造力去应对的生活的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