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40703:生活中毕业胜过博士毕业

(2024-11-14 11:52:59)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我是一名博二的医学生,科研狗,工作很拼,经常熬夜赶工,在博二上学期的时候就完成了一个课题并发表文章。

就在去年,也就是202311月月初,导师开始push我的科研进度,给我的工作加压,导致我要思考的问题一下子多了起来:之前完成的课题能否用来毕业?新课题该如何设计?未来的职业道路该如何走?我到底如何权衡科研和临床?……越想,我越钻牛角尖,越想不通,越觉得自己未来一片迷茫昏暗,导致自己越陷越深,12月初,在经历了一周焦虑到几乎睡不着觉后,我意识到我出问题了,在老公的陪同下去看了医生,诊断出抑郁症,医生给开了药。

然而当时我并没有很重视,在家人和朋友们的陪伴和鼓励下,我很快走出来,整个人活力四射,信心满满,还自行停了药。

然而就在今年年初,伴随着新课题进展,压力又逐渐加大,我又陷入到了焦虑失眠的境地,在做出了一些奇怪又出格的举动后,导师让我去看医生,说我现在的状态不适合开展工作。

这次诊断结果是躁郁症,家人开始重视我的病情,于是我暂停了手头工作,趁着过年在家休息了一个月。

休息的这个月,我的状态调整的挺好,并且还很急切地想要回归正常工作。

然而就在回归工作后,我的状态又逐渐不好了,从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畏难、迷茫、无力,我觉得我无法再胜任科研工作,我觉得我很难毕业,我觉得我未来职业道路一片黑暗。

我现在暂停了科研工作,虽然我有在上临床,但我整个人的情绪依然是抑郁的,对啥都提不起很大兴趣,我不知道我这种状态会持续多久,我觉得我很难做出改变。

 

索引条目:

 

1、抑郁只是生命能量被暂时卡住或“冻住”,在自己之内无法自如流动,也无法流动在和外界的联结上面,所以要做的就是让生命抑制住的能量流动起来,比如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生命对外保持敞开联结状态;生命保持和外界人事物的敞开互动;在前面两个基础上情绪的呈现和表达,情感的流动和联结,三个方面做好抑郁状态就能被改变。

2、躁狂只是能量被卡住的生命,做出的超常规的自救动作,努力甚至拼命让卡住的能量迸发出来,试图推动生命恢复正常。

3、在躁郁症中,躁狂只是抑郁的反面,本质还是抑郁。躁狂往往出现在抑郁之后,生命能量左冲右突想找到出口的表达,所以从抑郁那里着手,躁狂能量反而会慢慢安静,也能被调和。

4、当外在的目标只是一个需要实现的东西,那只是社会化内容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满足外在需要而去做的部分,这就是假性自体的呈现。

5、假性自体并不是坏的,它是为了生命适应外在要求而形成的部分,但终究只是为了满足外界的需求,而非出自生命本身的渴望与满足,所以假性自体最容易出现一蹶不振的状态。

6、当我们很小就被教导把外在的目标当成自己内在的需求,分辨不出自己和外界需求,那么迟早有一天会出现“指鹿(外界目标)为马(自己内在真正渴求)”的常态,找不到真正的自己,迷失了自己,就会出现。

7、从小就把外界目标当成自己生命渴求的假性自体,会遭遇一场巨大的打击,“我到底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要成为怎样的自己”之类的生命之问就会出现,这是生命苏醒的巨大机会,挫折越大,苏醒的机会也越大。

8、不接地气的生命,越是活得光鲜亮丽,假性自体越是如此真实醒目。

9、一些学业优秀的孩子,就是光鲜亮丽的假性自体我在活,被徐凯文博士称之为“空心人”。

10、学生当然是以学习为主,但是学习只是把怎样的自己活出来的一条通道,也就是说学习只是手段,怎样的生命在学习之中不断被雕琢和呈现才是关键。

11、研究生和博士不是生命状态,只是学术标签,在这个学术标签的下面-----“我是怎样的一个生命”和“我要成为怎样的自己”才是灵魂。

12、假性自体我会为了外界的目标(比如博士毕业)竭尽全力,这并非坏事,也不是一沾上“假”字,生命状态就是错的,而是说我们如果只有假性自体我在活,会比较麻烦。

13、假性自体的生命创造性,灵活性,柔韧性,温暖性,都先天不足,真性自体那里反而是动力不断。

14、假性自体是为了让真性自体在红尘世界更好的活,让真性自体发挥更大的生命能量,它成为真性自体自己的一层保护色,但是很多人容易把保护色当成了真正的自己去活。

15、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辨识自己内在真正的渴望,需要,心之所向……然后去满足它,而非仅仅只是为了“应该”“必须”“理应”的目标而奋斗。

16、假性自体就像包裹在真性自体外面的一个壳,是红尘生命建立一套保护的系统用以适应外界,让真性自体不受到外面的“风吹雨打”。真性自体是在非常早年的时候,母亲或者主要养育者能够非常细腻地感受婴儿的感受,且能及时提供满足给孩子,生命的真性自体就会萌发滋养和蓬勃成长的很好。

17、“我一无是处”“我很糟糕”“我的未来一片黑暗”等这些绝对化的否定语言,其实是在“理应”的标准下,头脑固有模式运作之中假性自体对自己的审判。

18、从日常生活中去联结和拥有那些从生命本身出发的能量,我爱,我喜欢,我愿意,我的心想要…..请珍惜类似这样的声音,并遵循它们的指引去活,真性自体就会被激活。

19、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自己本身就是好的,就是美好的存在,这和我是不是博士无关,是不是有好的工作也无关,也和外在成功失败无关,那些只是生命在红尘世界里的外在经历而已,并不是我自己,真性自体就能被彰显。

20、我是我自己,而非为别人而活的载体,我不是实现父母愿望工具,我不是为了别人眼里的自己去努力,也不是某个耀眼的光环而奋斗,我就是真切活着的我自己,如此,真性自体我就会越来越清晰稳定明显凸显出来。

21、生命本身存在性的力量和美好,在能觉察自己的需要且能常常满足自己的渴望需求,我为自己的生命蓬勃而服务,而非外在光环来决定我是怎样的自己,也并非别人眼里和嘴里的我,我作为生命本体存在就有力量且能活出自己,这是真性自体我的特点。

22、生命需要美好又平常的生活来托底,外在的成功最多只能给生命添上一些好看的外衣而已,过好日常生活才是根本。

23、生命必须和美好的日常生活紧紧联结,日常生活落地了,日常关系美好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好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顺了,内在真性自体我就能不断葳蕤繁茂,应对外在任何变故就有了厚实的关系和生活基础,更有了强大的生命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