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减少“离婚后遗症”对孩子的伤害(12期学员鄢群——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4-07-24 12:48:17)
分类: 婚恋关系

法律上离婚容易,心理上离婚很难,因为婚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契约关系,更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事件,婚约在法律上解除并不代表内在的纠缠结束,而且,对于已经有了孩子的夫妻,为人父母的合作关系还要继续。

有人说,好的结婚需要结一个心理学的婚,意思是说婚姻中的另一半其实是照见我们的镜子,我们可以借助这面镜子去看到我们将怎样的自己投射到了对方身上,从而成长和圆满自己,让婚姻成为两个人共同成长的道场,而不是在外面想进去、进去了又想出来的围城。

好的离婚亦需要离一个心理学的婚。离婚并不代表婚姻的失败,如果离婚不能带来双方的反思和成长,彼此的纠缠依然没完没了,还殃及无辜的孩子,那才是真正失败的婚姻。

谁都希望好聚好散,但实际上很多夫妻都聚散两难,“离婚后遗症”大量存在,除了现实层面关于财产和孩子抚养等纷争未了之外,还会因为对曾经美好生活的回忆及对分手配偶现今生活的猜测或嫉恨挥之不去,导致精神、心理、情感诸方面的障碍,不能适应新的生活。

一位离婚男士打进《今晚我和你》节目的电话,述说离婚后的苦恼。他的苦恼有三:一是孩子,对孩子非常愧疚,觉得女儿出生之后,既没能好好照顾她、陪伴她,还和前妻关系处理得很糟糕,非常担心会对女儿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二是钱,由于离婚时没有谈定具体的抚养费数额,只是约定双方各付一半,现在前妻总会说他给的抚养费、教育费太少,对他百般侮辱,让他非常郁闷,也导致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感,仿佛一个定时炸弹随时会被引爆,无法开始新的一段亲密关系,因为即使开始,也无法让对方心安;三是前妻,因为孩子的探视以及教育费的问题造成和前妻之间的关系不和,给他造成很大的负担和压力。

听了之后,有没有觉得这位男士貌似离了一个假婚?孩子、票子、妻子,这些婚姻里的烦恼,他一样都没少,甚至更多,不离婚至少每天都能见到孩子,不存在探视孩子都受阻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离婚后遗症”,虽然办理了离婚手续,但是旧账依然纠缠不清,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我听了这期节目,特别心疼那个背锅的孩子,似乎一切问题都是因小小的她而起。

首先,压死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孩子的姓氏问题,前妻觉得自己对小家庭的贡献多,牺牲大,而且之前有过一次胎停的经历,这个孩子对于她来讲就格外珍贵,于是觉得孩子理所当然要随自己的姓。男嘉宾就不愿意了,他特别受不了前妻的理所当然,如果前妻好好说也许一向性格温和的他也会一如既往的包容和妥协,但是前妻的不由分说和理直气壮让这个婚姻里的老实人爆发了,一气之下提出离婚。

看似父母都如此重视珍惜这个孩子,都希望孩子跟随自己的姓氏,实则是夫妻二人权利争夺期的战火波及到了孩子的姓氏问题上,长期累积的矛盾到了极点。

很多夫妻选择离婚或者不离婚都会把孩子当做“挡箭牌”,很多长达数年甚至一辈子大吵冷战不断的父母说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才委屈自己,而这位在孩子刚刚出生不久就提出离婚的男嘉宾则说,他提出离婚的第一考量是觉得与其给孩子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不如选择分开,至少能给孩子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

结果如何呢?在婚姻里无法解决的问题,不会因为离婚就一别两宽,皆大欢喜。比如夫妻二人的沟通问题,在婚内都一言不合就说翻脸就翻脸,离婚之后难道就能好好说话了吗?比如孩子的抚养费问题,婚内就是男嘉宾负责家里所有开支,基本上是“月光”,难道离婚之后前妻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合作愉快?

男嘉宾说他本来想着前妻离了自己尝尝苦头之后会回心转意,两相对比会想到和珍惜自己的好,甚至期待半年左右会复婚的。然而等待他的却是破镜不能重圆,而且还碎了一地,难以收拾。

这样的期待说是天真也好,缺乏常识也罢,现在两个“未成年”的成年人之间的恩怨纷争已经波及到了一个无辜的小生命,不确定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看起来都跟孩子相关,实则是将孩子作为二人继续纠缠的工具,不放过彼此的借口,惩罚对方的武器,背后折射出来的是离婚双方亟待成长的生命功课。

既然是男嘉宾打进《今晚我和你》的电话求助,那么我就从男嘉宾的角度来说说在现在的状况下,作为父亲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第一,将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分开,做好和前妻的课题分离。

离婚后原本夫妻关系已经解除,二人之间只有关于孩子的合作关系,如果出现合作不能或者合作不快,肯定跟孩子没有关系,外在的撕扯映射的是两个成年人之间未曾处理的内在纠缠,男嘉宾说到的更多是前妻对他的怨恨,觉得他是一个骗子等等。那么男嘉宾这里就要做跟前妻之间的课题分离,把自己的课题和前妻的课题分开,负责起自己的部分。

这对男嘉宾并不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有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好人没有好报”,男嘉宾就是非常典型的关系里的“好人”,温和善良被动忍让,最后被逼到墙角忍无可忍就“奋起一击”,于是表面强势的对方就会抓住“把柄”——你看!你是装的吧?就是一个骗子!双方的纠缠在离婚之后依然继续

男嘉宾如果回头审视二人的婚姻关系以及在关系中所呈现出来的自己,就会发现他之所以会被聪明能干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前妻所吸引,是潜意识的阴影人格在起作用,他将自己羡慕却没有活出来的部分投射到了前妻身上,如果他不回到自己身上来成长和圆满自己的话,他跟前妻之间的纠缠不会停止,以后还会被同一类的女子所吸引。

现在可以做的是,通过对自我的审视和探索,将潜意识意识化,进而做好课题分离,不再继续跟随前妻起舞,认同前妻拿孩子说事。这样他就有足够的力量去在现实层面放下复婚的妄念,确定并告知自己的底线,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将抚养费进行判定,和前妻之间就真的桥归桥,路归路,放下对方迎接新的生活,让夫妻关系真的结束,用心经营好和女儿之间的父女关系即可。

第二,不去争孩子而是去爱孩子。

探视孩子受阻是很多未能获得监护权的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抚养费这类的财产权利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探视权是不能直接强制执行的,因为不能以孩子的人身作为强制执行的对象,法院只能要求监护人予以配合,不予配合的,也只能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监护人实行罚款和拘留等措施。

享有监护权的一方对探视权设置阻碍,对另一方是极大的考验。当探视权都需要法律介入的时候,可见双方的敌意有多深,关系有多糟,连孩子都成了这场成年人战争中的武器,这是多么恐怖和令人哀伤的事情!

这时处于被动的一方该怎么做呢?我想跟这位男嘉宾和所有遇到相同困境的父母分享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说的是两个妇人争夺一个孩子,都自称是孩子的亲生母亲,争得不可开交,于是包公决定让她们俩一人抱头一人抱脚去拉扯孩子,谁赢了就将孩子判给谁,其中一个妇人斗志满满,使出全身力气,另外一个则流着泪主动松开了手。在那个没有DNA鉴定的时代,包公运用他独特的智慧将孩子判给了那个愿意松手的妇人。不管这个妇人是不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宁可输掉孩子也不忍伤害孩子,她才是最爱孩子的人啊!

获得监护权的一方拿孩子当做武器,对孩子颠倒黑白抹黑另一方,另一方如果也积极应战进行对抗,那孩子就彻底沦为父母相互争夺的一件战利品,这样的拉扯对孩子会造成怎样的伤害,包公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经通过两个妇人展示给世人看了。

要赢过对方,还是真正去爱孩子,这是一道艰难的命题。要答好,需要有承认真相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胸襟,不争输赢不惧误解的肚量和格局,还要有看到孩子连接孩子的智慧和担当。不掉进是非对错中争输赢,而是在每个当下都能看到孩子心疼孩子爱孩子,这才是以孩子为中心,真正为孩子好,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第三,回到自己身上,快速成长自己,提升自己在关系中的沟通与合作能力,锻造一个能涵容孩子懂得孩子的生命容器,这是对孩子对日后的亲密关系最好的交代和准备

男嘉宾无法改变孩子的母亲,婚姻内没有做到,结婚后更做不到。孩子已然有这样一个非常情绪化、外抓严重的母亲,作为孩子的父亲,就接受现状,遵循初心,给不了陪伴,至少减少纷争,还给孩子安静。

但绝对不是以此为借口,无所作为,而是要抓紧时间成长和提升自己,做好准备,在能够跟孩子相处的宝贵时间里,能给出高质量的陪伴。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赋权利,法律上的监护权只能保证陪伴孩子的时间,保证不了陪伴孩子的质量。

离婚后,父母双方可以成为共同爱孩子的合作伙伴,当然很好,遇到合作不能的前任(这是大概率事件),越发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有一个稳定的自己去面对前任,不对对方的表面言行做反应,不被TA牵着鼻子走,还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给出聆听、懂得、接纳、允许和无条件的爱,成为照亮孩子的一盏明灯,温暖孩子的一团火苗!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情绪稳定、能够懂得和看到孩子的生命陪伴者已经足够,遗憾的是太多的父母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担心孩子指责外界,却忘了自我成长和承担,这才是真正可控可为的部分。

之所以单亲家庭的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离婚之后的丧失之痛以及内在纠缠没有得到及时和专业的辅导和帮助而殃及到孩子,父母双方陷入纠缠无暇顾及孩子,并非单亲这种家庭模式必然导致孩子出现问题,就像很多打着为了孩子好而勉强维持的父母共同创造了一个伤害孩子的完整家庭。一段缘分即便不是良缘,亦是生命成长的一份助缘,愿每个婚姻里的失意人都能拿到痛苦的礼物,回到自己这里,锻造出涵容孩子的生命容器,做好孩子成长的守护者,而不仅仅是探视权的争夺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