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要好过还是要过好(12期学员鄢群——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4-07-03 23:27:46)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进行自我保护是一种本能,只是你会发现,有人是真的警觉敏捷,对当下的危险在做出反应,而有的人呢,则是用“掩耳盗铃”或者“自欺欺人”的方式来假装危险不存在,只是在对内在应激产生的情绪在做反应。

比如当一辆车迎面撞来,有人会条件反射地避开,真的保护了自己,但是有人却是本能抱头,或者闭上眼睛,或者别转身,或者直接石化呆住了,以上种种反应都是在应对危险所带来的恐惧感,心理学上叫做心理防御机制。所谓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当我们经历痛苦不适时,就会自动启动某种调节功能,试图把痛苦不适感排斥在意识之外,但是这样的防御和保护不仅在紧急关头无法真正保护自己,而且那些被防御的所有负面情绪并没有真的面对和转化,始终都在那里,并且越积越多。

最近一期的《今晚我和你》节目,是一位孩子辍学的妈妈打进电话,她反省自己,孩子今天成这个样子,跟她的爆脾气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曾经的她也是受同学夸赞的很温柔、脾气好的小女生,为什么在面对自己最亲最爱的人时,却是一副面目狰狞的样子,表现得焦虑、爆燥,很没有耐心,把家庭搞得伤痕累累,自己也身心俱疲呢?她想要亚新老师陪她去看看。

原来家在农村的她,从上学开始就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初中毕业后到武汉打工,依然寄居在哥哥家里,这一住就是好几年。她说:现在想来,这也是对我性格影响很大的几年。嫂子脾气不好,有时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对于一个刚从农村出来、没见过世面的我来说,那几年过的很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引起矛盾,我只能不停的找活干,洗碗,洗衣服,拖地,在那几年里,这些家务活基本上是我一个人承包了,只想讨他们的欢心,得到认可,尽管如此,感觉嫂子还是很不喜欢我,总有一种被嫌弃的多余的感觉。我记得有一次下夜班回家,平常很好开的门锁,当时怎么都打不开,感觉是从里面反锁了,深更半夜的不好打扰他们,没办法我只好回到单位里,勉强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我回来时,结果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哥哥见我一夜未归,就很生气的问我为啥没回来,我解释说:我回来了,门打不开,我就回单位了。可哥哥不相信,认为我说谎,他说:好好的门怎么会打不开,那现在怎么打开的?我大概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我不想再说什么了,只能藏在心底,说太多我怕他们吵架。总之这几年我过的很压抑,其实中间我有几次提出去外面租房子,哥哥和妈妈不同意,他们觉得有房子住,何必出去租房子,我现在有点恨自己当初太胆小懦弱了,没勇气,不敢承担风险。

很显然,她惯常的防御机制就是压抑。压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每一种防御机制都是跟我们的人格成熟度相匹配的让自己获得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也就是说每一种防御机制都是有好处的,压抑的好处就是获得了安全,这是人格相对比较成熟的人在遇到非常煎熬和难捱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的一种防御机制,在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底气去面对冲突的时候,就劝自己忍耐,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几乎没有人从来不压抑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即便是那些性格非常暴躁的人,在脾气爆发之前,也是忍了又忍的,反之,即便是最擅长压抑的人也会有爆发的时候,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灭亡其实是最极致的爆发,向内的爆发。

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一柄双刃剑,就像压抑虽然保证了我们暂时的安全,维持了一时的平静,却委屈了自己,长此以往,积压的委屈和愤怒越来越多,此时的情绪会在彼时爆发,此处的情绪会在彼处爆发。正如这位女嘉宾,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长期寄人篱下的处境下不得不压抑的情绪一直没有面对和处理,当她成家之后,在自己可以掌控的人也就是她说的最亲最爱的人面前,就变成了另一幅面目狰狞的样子,其实是将她从前在哥嫂以及其他人那里压抑的情绪能量都爆发出来了,让无辜的人成了“炮灰”,尤其是殃及了自己的女儿,最终是一家人都在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是多么令人哀伤的事情!

所以,对于情绪,仅仅使用防御机制是不够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让我们暂时的好过,但无法让我们的生活真正的过好。如果你想过好你的人生,就需要觉察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且学习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面对和转化。具体怎么做呢?还是就这位女嘉宾的个案来说。

首先,可以通过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的回溯疗法去觉察和认领过往经历中的那个寄人篱下、委屈压抑、善良无助的内在受伤小孩。

这一步,是将无意识意识化,由此,就可以将过去和现在分开,将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分开,将过往经历中的原型事件和人物和现在生活和关系中触碰到伤口的人事物分开,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

这一步怎么做呢?在武汉雅心有专门的专业的步骤,在节目中只完成了事情讲述的阶段,后面还需要通过情绪回溯点,一步步回到一个个派生场景和事件,直到原始场景和事件中去,一一去进行舒展,对原型人物进行表达,对一个个压抑了很多情绪的内在受伤小孩进行看望懂得和看到,然后放过触动自己的以及“伤害”自己的对方,回到自己身上来。

这是我们通常说的自我负责自我关爱的第一步。这一步很少有人真正做好,尤其是找准回溯点去进行针对性的回溯和看望。在武汉雅心有专门的课程进行学习和体验,这里无法具体去展开。

第二步,通过专门的内在受伤小孩的陪伴,再次进入原始场景和原型事件里,在空性的慈悲的内在空间,由生命本源自己对内在受伤小孩去进行看望、聆听、懂得、看到、接纳、关爱和陪伴。

将无意识意识化之后,我们只是放过了无辜的背锅的第三人,但是内在受伤小孩依然在,曾经一次次压抑的情绪依然在,还需要去进行真正的面对和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疗愈”和“修通”。

谁去对内在受伤小孩进行“疗愈”呢?是长大了的红尘自己吗?就像个案中的女嘉宾,她说:我现在有点恨自己当初太胆小懦弱了,没勇气,不敢承担风险。这是刻舟求剑地去对待内在受伤小孩,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过去的自己,这样的雪上加霜只会对内在受伤小孩的二次伤害,谈何疗愈呢?也有的红尘自己会特别的心疼内在受伤小孩,会跟内在受伤小孩道歉,完全认同内在受伤小孩的委屈和痛苦,抱头痛哭,并许诺我来好好爱你。可是伤员的同盟,只会让受伤感越来越重,也无从疗愈。

是超我吗?超我会说:你要理解哥哥和嫂子,毕竟那是他们的小家,能够收留你已经很好了!嫂子有些不开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这样想就不会那么委屈了!这是讲道理和合理化,只会让案主更加的压抑和委屈。或者劝说案主:你已经长大了,你现在有力量了,你可以进行表达了。可是案主之所以选择压抑,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小没有力量,还有对自己对关系的保护和爱,压抑是有诸多好处的,案主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和改变呢?

是披着灵性外衣的说着灵性语言的某个神的化身吗?说着无比正确的话:一切已经发生的都是必然会发生的!都是最好的!你 做到了最好,哥嫂也做到了最好,唯有接纳!感恩!感恩发生的一切!可是请问,感恩和接纳从何而来呢?

在武汉雅心的诸多心路疗法中,内在小孩的陪伴是“疗愈”色彩最浓郁的,但是武汉雅心的内在小孩陪伴不止于“疗愈”,重点和核心也不是内在受伤小孩自己,武汉雅心的内在小孩陪伴最大的特色和不同是陪伴和疗愈的主体既不是长大的红尘自己,更不是擅长合理化的超我,也不是只会说套话的穿上灵性外衣的虚无缥缈的外在的某个神的化身,而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生命本源自己。

在生命本源自己的空性空间里去呈现那个当时当下的所有一切,生命本源自己会看到一切的如是,看到那个被关在门外的自己,那么小,初来城市,人生地不熟,身上也没有多少钱,只能依赖哥哥跟嫂子,即便找到工作了有了可以租房子的钱,但是独立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那个自己确实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对父母和哥哥说不,也没有做好准确去面对可能的冲突;也会看到那个天性就非常善良的自己,那个特别善解人意也特别爱哥哥心疼哥哥的自己,真的不忍心也不愿意让哥哥对嫂子生出嫌隙,产生龃龉,让哥嫂因为自己而产生剧烈冲突和对抗,或者让哥哥陷入两难之中,所以宁愿自己吞下所有的委屈和难过,也不愿意去追究和揭露真相。

所以红尘自己也会通过生命本源自己的视角,看到那个时候的自己不压抑几乎是不可能的。压抑的背后是对自己也是对哥嫂对家人的爱,压抑让那个担心怯弱的自己可以暂时退回到自己的安全空间,让那个寄人篱下感到被嫌弃的自己得以喘息和休憩,而不至于让嫂子在恼羞成怒下将隐性压制的嫌弃更加肆无忌惮地表达出来,那样就连彼此的遮羞布都被扯下了,那样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羞辱和痛苦,给关系带来巨大的震荡和伤害;压抑也让哥哥和嫂子的关系还能维持基本的体面,不至于将夹在中间的哥哥推到火上烤,给哥嫂的关系制造难以修复的裂痕。于是对于压抑的自己的接纳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就会真的去心疼去赞赏去怜惜去敬佩去接纳那个压抑的自己,如此,那个压抑的自己才会在生命本源自己的抱持下,开始述说自己压抑的种种,然后继续在生命本源自己的空性慈悲空间里进行聆听和舒展……面对和转化,疗愈和修通就自然发生了。

第三步,将一个跟生命本源连接的充满力量、清明慈悲、丰盛圆满、内在具足的自己交付到关系中去,一个崭新的自己就会带来崭新的互动,创造崭新的关系,真正的改变就会发生,这样的改变是不再压抑,也不必爆发,而是真实真诚、尊重合一、不卑不亢。

当我们通过内在受伤小孩的陪伴,连接到生命本源自己,现在的红尘自己跟过往的受伤自己的和解就会产生,内在开始整合,一个更加完整圆满的自己就在关系里出现了。这样的自己,才是真正充满力量的,这种来自心灵的力量不是成年后有钱有权不再需要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之后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力量,而是懂得自己也看得到对方的平和接纳的力量。

荣格说:“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觉醒。”但真正的醒来,不仅仅是直面痛苦,不再逃避痛苦,而是通过痛苦的指引,连接和回归到生命本源,启动心灵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如果你不仅仅只是想好过,而是要真正的过好,回归内在生命本源的心路才是正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