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40408:如何面对和转化那些早年被压抑隔离的情绪等
(2024-07-03 21:24:51)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老师好:
当初预约节目的时候,我是很想跟您聊下孩子的。孩子上半年受中考的影响,状态很差,由于食欲不好,有时一天都不吃一餐,短短几个月瘦了二十多斤。后来即使她没完成中考,老师说只要孩子去学校参加补考,拍个照发给教育局,学校也会发毕业证,可孩子怎么都不愿意去,她说宁可不要这个毕业证。当时我只能干着急,啥也做不了,对孩子的未来也是很担忧,虽然说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似乎不学习也不行,哪怕学点能养活自己的技能也行。其实孩子今天成这个样子,跟我的爆脾气有很大的关系。我记得之前上初中时,有个同学总说我很温柔,脾气好,不知何时,在面对自己最亲最爱的人时,却是一副面目狰狞的样子,表现得焦虑、爆燥,很没有耐心!把家庭搞得伤痕累累,自己也身心俱疲,所以今天我想来聊聊自己。
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姐妹六七个,我是最小的一个,家里条件不好,本来小学毕业后,爸爸就不打算让我继续上学,后来在哥哥的支持下,免强上完了初中。当时由于我们村里条件有限,从小学四年级起,就只能到十五里路之外的大姐家的村子里上学,由于太远了,只能周末回家一次,平时就寄居在大姐家,尽管大姐他们对我很好,但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初中毕业后,就来到武汉打工,当时由于工资不高,不够租房子,只好借居在哥哥家里,这一住就是好几年。现在想来,也是对我性格影响很大的几年。嫂子脾气不好,有时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对于一个刚从农村出来、没见过世面的我来说,那几年过的很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引起矛盾,我只能不停的找活干,洗碗,洗衣服,拖地,在那几年里,这些家务活基本上是我一个人承包了,只想讨他们的欢心,得到认可,尽管如此,感觉嫂子还是很不喜欢我,总有一种被嫌弃被多余的感觉。我记得有一次下夜班回家,平常很好开的门锁,当时怎么都打不开,感觉是从里面反锁了,深更半夜的不好打扰他们,没办法我只好回到单位里,免强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我回来时,结果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哥哥见我一夜未归,就很生气的问我为啥没回来,我解释说:我回来了,门打不开,我就回单位了。可哥哥不相信,认为我说谎,他说:好好的门怎么会打不开,那现在怎么打开的?我大概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我不想再说什么了,只能藏在心底,说太多我怕他们吵架。总之这几年我过的很压抑,其实中间我有几次提出去外面租房子,哥哥和妈妈不同意,他们觉得有房子住,何必出去租房子,我现在有点恨自己当初太胆小懦弱了,没勇气,不敢承担风险。
索引条目:
1、在追求物质的社会,贫穷本身会全方位带有伤害生命的力量: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哪怕你是英雄。
2、每个从贫穷走出来的生命,一路都是无法言说的血汗和隐忍。
3、很多从农村考出来的人,都背负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会负重前行,而他们(她们)的另一半也都会被牵连而承担的生命。
4、每个受过别人恩惠的底层红尘生命,感恩的同时总是带着难以言说的自卑。
5、贫穷会带来人际关系上沉重的压力,变形的关系带来的冲突和痛苦就不可避免。
6、贫穷家庭考学出来的孩子,往往承担着全家的希望,包括负担父母沉重的负担,帮扶兄弟姊妹,照顾贫穷家庭的一些物质现实等需求,是特别不容易的一群人。
7、贫穷家庭考学出来的孩子,因为要负担原生家庭的很多需要,TA们的另一半及其新生家庭也都会卷入进来承担,不管是心甘情愿,抑或半推半就,还是心生怨怼,必须坦诚承认,另一半和新生家庭也在一起承担。
8、很多老公或者妻子,对照顾另一半原生家庭的弟弟妹妹等,常有抵触,这个抵触往往出自新生家庭创建者对于配偶原生家庭代表本能的不接纳,不代表TA不爱另一半,常常是TA代表新生家庭的系统良知在运作,有意无意排斥另一半原生家庭的侵入。
9、从农村考出来的孩子建立新生家庭后,从家庭系统角度来说,新生家庭优先原生家庭,但当夫妻没能合一,原生家庭的兄弟姊妹来投靠,就很容易演变成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系统之争,如果夫妻是合一的,就意味着夫妻作为整体,代表新生家庭容纳接受原生家庭的成员,反而没有系统之争,所以夫妻关系,不管在什么系统框架,夫妻合一是核心要素。
10 、每个贫穷家庭的孩子都有一段特别艰难的路程要走,而倒在拼搏路上的也不在少数。
11、很多贫穷家庭里面的大哥或者大姐,或者能力最强的那个孩子,常常成为原生家庭除父母之外的“大英雄”,TA们要么成为家庭的主心骨,要么是家庭突破的先行者,要么是家庭重担的主要承受者。
12、“挂靠”在哥哥或姐姐家庭中原生家庭的弟弟妹妹常常是压抑且懂事的代表,TA们压抑自己的需求和声音,常常是安静且沉默,尽量不出声,在新生家庭里活成“空气一般”的存在;可是在做事和付出上,又是勤快和懂事的,会承担很多家务和日常事务,是默默付出的存在。
13、长期在看人脸色的环境之中生活的人,压抑和隔离是最常见的两种防御机制。
14、压抑和隔离的那些情绪、想法等,会在某个安全或者自己掌控的关系中,释放出来,造成对关系和生命的冲击乃至伤害,所以面对和转化才是对那些压抑隔离部分的真正的尊重和理解。
15、早年被压抑隔离的部分,是被冰冻或者打包搁置在生命内在某个角落,需要我们回到原始事件或者场景之中,在空性慈悲的生命本源陪伴下还原、复原、撑开、面对和转化的全过程。
16、用回溯疗法、内在受伤小孩或者心像疗法的疗法,对曾经被压抑隔离部分的转化,是非常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