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31108:用理智在爱妈妈的我过得“很不得劲”
(2024-01-24 15:05:08)| 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亚新老师,我想聊下和妈妈的关系。
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去年妈妈生病住院,我知道妈妈住院后虽然第一时间赶回去看她也在医院照顾她,但是我看到她那么虚弱痛苦的样子居然没有感觉,我觉得自己特别的冷酷无情,觉得自己都不是个正常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我为什么会这样,那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为什么我看着她受苦却无动于衷,我是不是都没有正常人的情感?
从小到大我和妈妈的关系都不亲近,在我和妈妈有关的记忆里几乎都是不愉快的。小时候稍不如意妈妈就会打我,可以说我是被她从小打大的,一直打到我上高一才没打了。没打的原因是她最后一次打我的时候,我还手了。
妈妈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从小到大我每天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头发梳成什么样都得是她说了算。有两件事情我印象特别深刻,记得上高一的冬天因为晚上下很大的雪,第二天我早上出门她非要我穿一双她买的但我很不喜欢的一双鞋子,我犟不过她没办法就穿上了。因为外面的路上结冰很严重,那双鞋子的底很滑,我一下楼就在楼道门口滑的摔了一跤,我就跑上楼要去换鞋,结果她非不让我换,认为我就是找理由不穿。我没办法又怕迟到就硬着头皮走了,结果走到小区大门口又摔了一跤,摔的有点疼,爬了两次才爬起来。小心翼翼继续往学校走,结果走了大概三四百米又滑倒了,那一下摔的蛮狠,爬了一次还没爬起来就因为鞋子滑又摔了,身上疼又担心迟到又觉得特别委屈就那样坐在雪地里嚎啕大哭。哭完了又慢慢的爬起来往学校走,那个场景现在想起来都难过。
还有一次是高中时买鞋子,妈妈事先看好了,因为周末要加班让她关系蛮好的一个同事带我去买鞋子,我自己看上了另外一双鞋,那个阿姨看我喜欢就帮我买了。妈妈回家来看到后就开始骂我,说这个鞋子质量不好什么的,非让我去换她看中的那双鞋。我被逼得没办法就去了,结果卖鞋的不肯跟我换,妈妈又拉着我一起去换,还和卖鞋的吵架。鞋子还是没换成,当时我真的是特别的难堪。
年少时候特别想快点长大,想快点逃离她的身边。长大以后离开了家和妈妈也不亲近,像别人家母女那样一起逛街什么那是从来没有过的,偶尔打个电话也是说不了几分钟就会搞的不愉快挂电话,年节时候回家也是每次都会因为一些小事提前离开。
感觉每次回家成了一种尽义务一样的负担。
索引条目:
1、反常之处必有蹊跷,那里面常常隐藏着生命的秘密。
2、道理爱父母他养我小,我让她老,亲子之爱不是债务。
3、对父母用观念道理去连接,就只能得到是非对错道德良知的关系内容,问题就出来了:爱在什么时候就没有流动呢?
4、对理智、理性自己的质疑和否定与不接纳,也许会是一个觉醒的时机,感受可能才会冒出头来。
5、日常的母女互动状态,就在呈现深层次的亲子关系模式。
6、和妈妈不亲近,和所有妈妈的记忆都是不愉快的,这是亲子问题的结果而非原因。
7、父母稍不如意,就会动手打孩子,孩子成了父母的出气筒,这对于妈妈和孩子而言,其实都非常痛苦。
8、控制欲很强的父母,最害怕就是失控,无法掌控的恐惧会让自己无法承受。
9、吞噬孩子个人意志、感受和想法,最合理的方式就是讲道理。
10、让自己的意志取代孩子的意志,本身是为了保护孩子,可是对于有独立意识的孩子,扑面而来的是控制。
11、父母的爱隐藏得越深,孩子懂得父母的爱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这种懂得爱的滞后性对于关系和生命成长其实并不太好。
13、控制+否定的亲子模式,对于很多孩子去理解父母的爱和用心,挑战性极大,很多孩子还没有走到父母爱那里,就倒在父母的控制和否定中。
14、在亲密关系里爱越简单越直接给出去,越好。
15、父母控制+否定的模式,极易形成孩子抗拒(反控制)+否定的互动模式,于是亲子关系冲突不断矛盾重重,和谐的亲子关系的“我们”就始终“难产”。
16、如果在头脑固有模式下盯着问题缺点和匮乏,那么亲子关系里的伤害要得到疗愈,生命之间爱的连接和流动,就非常困难,最高级不过是“都过去了,不计较了”,但这不是和解和转化,那只是“算了”,或者“搞了几十年,累了”。
17、透过是非对错,穿越带来伤害的亲密互动模式,去看到那一个个生命及其心意情爱,去用心感受,看到,懂得生命及其心意情爱,就能穿越是非对错和伤害性模式,人生困局就能解套!还能用爱连接彼此,不胜美哉!
18、每个伤害性模式的形成,都和各自的原生家庭和娑婆世界里个人经历有关,当你深刻明白这一切跟生命本性无关的时候,懂得生命本身,以及生命在红尘世界沾染的污垢其实是两码事,我们就能找到一条困局的出口,但我们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由此带来无法面对的痛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