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30830:陪伴孩子,请先让孩子从自己的精神子宫里出生

(2023-12-11 11:37:32)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老师好,我想谈和父母的关系。

 

我是一名高中生,前几天妈妈跟我谈起朋友的孩子今年高考完后,去肯德基打工,说到明年高考结束,也要让我去肯德基打工,我说我不想去肯德基,我觉得那样打工没有价值,妈妈就开始反驳我说那样做是很有价值,然后告诉我价值在哪里,妈妈甚至还告诉爸爸,爸爸回应说:她还能做什么事?

 

妈妈总是习惯性讲道理,和爸爸不由分说对我的否定,让我很生气,就和妈妈吵起来。

 

一吵起来,我就忍不住想吃东西,结果我自己的减肥锻炼效果也没了,这让我更是难受不已。

 

还有我自己是一直很想出国读书,高中一开始我就可以去武外英中读书,可是妈妈觉得国外很不安全,因为那时候正是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就让我去读了另外一所公办高中,也是不错的高中,可是我在那里真的特别静不下心来,心心念念还是想出国读书,后来妈妈在武汉雅心学习成长后,还是改变了态度,我又重新回到英中读书。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都不知道怎么和这样的父母打交道,因为我也知道爸妈是爱我的,只是我真的觉得跟父母交流沟通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

 

 

 

 

 

索引条目:

 

 

 

 

1从婴儿期开始,父母能尊重TA的独特性,尊重从婴儿期就施加给孩子,那么孩子越大,孩子作为独特性的生命存在被父母尊重和理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如果从小就只是把孩子当孩子,那么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长不大,让孩子从关系中成熟分化出去,对于父母反而是很困难的事情。

 

 

3很多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里,会想尽办法摆脱生命早期共生融合的关系,比如叛逆期就是最明显的摆脱现象,可是父母常常会用各种方式维持早期共生融合关系。

 

4孩子想得到父母全然的尊重、理解、支持和祝福,是生命天然的渴望,只是父母那里有条件的爱常常让孩子感到痛苦。

 

5父母常常并不知道自己在孩子那里的真实形象---以为是掏心掏肺的爱,孩子第一时间感受到的却是父母面目可憎的瞎干扰。

 

6当父母内在的恐惧焦虑担心没有面对和转化,爱往往出不来,反而是恐惧、焦虑和担心等先涌向孩子。

 

7孩子那里感受到的父母,才是父母拿出来的真实样子,而不是父母以为给出的样子。

 

8不管父母用什么名义和方式进行的以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取代孩子的意志和想法,都是父母需要遏制的冲动和习惯。

 

9父母那里一定要有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孩子生命存在,聆听、了解、尊重孩子,然后结合自己的爱,跟孩子的合一,就会达成!

 

10听不懂孩子,是现在亲子关系的常见病。

 

11看不到孩子,孩子并未在关系和互动中出现,是亲子问题深层次的根源。

 

12孩子8岁前,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前面,替孩子遮风挡雨;孩子8-12岁,让孩子来到自己的身边,和孩子一起面对风雨;12-16岁,让孩子稍稍站在自己的身前,开始让孩子更多去承担,去做决定,父母来兜底;16-18放心让孩子走在自己的前面,父母成为孩子深厚且坚实的后盾;18岁之后,家里很多大事情要多跟孩子沟通,征求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孩子是家庭的中坚力量---孩子要有一个从身后走到身前的过程。

 

13父母至少要有一个是孩子的专属“树洞”,而不是孩子眼前移动的“聋哑肉身”。

 

14孩子最需要的精神营养是在聆听和看到基础上的理解、支持、尊重、沟通、爱、安全感、分享和指引。

 

15孩子最难受的事就是父母站在一起,同仇敌忾共同对付自己。

 

16当父母总是或明或暗不信任孩子,孩子最终也会不信任自己,内驱力和自信就会受到阻碍。

 

17父母常受制于个人经验和自以为,这都会在亲子关系里显示出限制性和控制性力量。

 

18那不干扰孩子的父母,才是卓越父母;可是能对自己又“喊停”能力的父母真的不太多。

 

19孩子慢慢长大需要到达一个境地---全然接受父母的样子,无论父母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去看到父母真正爱着的姿态和言行,是每个孩子必经之路。

 

20孩子天然是来映照和反应家庭问题的镜子,帮助家庭来调整,促动生命之间爱的达成---爱的天使,其实也包含这方面的内容。

 

21将自己从共生共融状态中剥离出来,不仅是孩子的重大任务,同样是父母的重大课题。

 

22穿越父母各种因创伤带来的亲密关系互动模式(对抗、隔离、控制、讨好等)去触摸和连接到父母深厚的爱,这是很多孩子需要去完成的生命功课。

 

23陪伴孩子一路成长,请先让孩子从自己的精神子宫里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