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启动生命源动力(23期学员亢沉臣——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6-28 11:39:09)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这一期《今晚我和你》节目的女嘉宾是一位三战考研失败,面对外在的现实与压力、内在的梦想和不甘,痛苦纠结着不知何去何从的女生。让我们放下各自丰富的社会生存经验,放下人生道路选择中的利弊权衡,放下固有的优劣对错标准,来看望这位女生求学考研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来看望这位女生是怎样度过这九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
大学阶段:原本从小学到高中成绩平平的女生,只考上大专。但是有幸进入自己热爱的医学专业,因为非常热爱这个专业,越学越有劲儿,成绩也越来越好。大学阶段,她外在收获到:顺利专升本,并且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一段宝贵的体验,让她在内在对自己建立起良好的信心:“只要努力,就会取得好结果。”在践行这个信念的过程中,她就活出了不断努力进步的生命状态。
第一次考研阶段:目标北大;结果总分过了北大校线,但英语单科差一分而擦肩北大。此时她面对怎样的外在环境呢?因为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优秀,所以有很多不错的调剂学校选择。家人亲友对她有两种声音,大部分家人都劝她接受调剂,而有一位考研老师鼓励她再试一次。她自己这里是怎样的心态呢?她非常执着于自己的北大梦,坚定的选择再考一次,并且在行动中,不要家人资助,拿出自己大学奖学金积蓄去租房备考。
第二次考研阶段:目标仍然是北大;结果因与合租室友发生矛盾而影响备考,总分未过北大校线,但是过了国家线,还是有一些学校可以调剂,但都不太理想。此时,家人全都劝她接受调剂,朋友和学校老师也建议她可以尝试事业编、先规培等其他选择。而她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次成绩不如第一次,让她很难过,挫败感甚至让她开始怀疑自己。在应对的行动中,她试着去接受亲友的建议,参加了调剂面试、报名了规培、考了事业编,但是最终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去,她内心始终还是放不下考研的目标,于是最后她顶着压力依然决定再考一次。
第三次考研阶段:目标调整为985大学;但是这一次备考条件非常不利,准备时间短,家里干扰大,考试前一天因新冠发烧整夜未眠,考试当天浑身痛不敢吃药,这样的情况下考试结果自然不理想,成绩刚过省线,而且调剂可选空间很小,基本不可能调剂到她喜欢的临床专业。这一次,所有家人都极力反对她再考,连一直鼓励帮助她的考研老师也不再给与支持,让她自己考虑清楚。而此时的女生已经迷茫了,也不知道自己再考会考成什么样。但是她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做出一个决定,离开家去到一个很远的城市,边工作边考研。目前的状况是,工作占据了大量用来复习的时间,家人每天打电话来动摇她的决心,同学朋友关系都断掉了。她一个人在考研路上艰难的孤军奋战,同时也慢慢碎掉了她的名校情结。
节目最后,亚新老师给出建议:我支持你。从表面来看,亚新老师似乎是站在继续考研这一边的。是因为亚新老师作为过来人给出的经验建议吗?是作为权威专家给出的专业指导吗?不是。亚新老师只是在女生的考研的过程中看到了她活出来的真实自己——三年下来,面对外在的无论劝阻建议或鼓励,无论环境的各种干扰和压力,她也灵活的尝试了各条路,但是最后依然一直在坚定的考研。这是最真实的如是存在,是来自女生内在生命的声音,也是最有力量的。外界给出的建议劝说,也许会干扰,但来自头脑的想法建议规划权衡……是不具备真实力量的,不可能改变生命内在的声音,但是可能会干扰、遮蔽内在真实的声音,让人纠结、摇摆不定、或者听不到内在真实的声音,导致迟迟无法活出真正的自己。所幸,这位女生内在的声音一直是很清晰的。
相信听友朋友们还记得6月15日打进电话的那位广西口音的男性嘉宾,一位一直有个销售梦的陶瓷手工匠人,而且在20多年的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找过8份销售类工作,横跨餐饮、水暖、商超、日用品、电商等众多行业。最后亚新老师给出的建议是,让他在自己的老本行陶瓷业稳打稳扎沉下来。
同样是执着于梦想,为什么亚新老师没有支持那位男嘉宾追逐梦想,而是建议他专注自己的老本行呢?因为那位男嘉宾虽然执着于销售梦,但是他20年工作经历呈现的却是,做过8份销售工作,时长从最短几天到最长几个月,即使在取得不错业绩,得到老板认可的情况下,还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快速辞职。反而是20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他不大在意的陶瓷,从贴花、喷釉到包装,技术不断提升和扩展,也是这个行业一直养活着他和家人。这才是男嘉宾真正活出来的如是存在,是生命本身力量的呈现。
他不断去找销售工作,但是很快就会辞职,再次回到陶瓷行业里。内在是什么力量让他很快辞职,又回到陶瓷行里呢?这是需要被看到和承认的。当然,驱使他一再去找销售工作的行为内在的力量,和驱使他很快又辞职回到陶瓷行业这内在的力量,都是需要去进一步探索和梳理,才能让他从内在到外在真正的稳定下来。只是目前呈现来看,后者的力量显然是大于前者的。所以亚新老师尊重这个如是呈现,建议他先在陶瓷行业沉下来。以后内外时机成熟,再尝试将陶瓷本行和销售梦想结合。
在这两位嘉宾的案例中,亚新老师一步步教会我们如何看到并尊重生命的如是呈现,及如是呈现下面的强大生命力。这股生命力绝不是头脑中一个“我要”、“我想”或其他什么的念头所驱使的拼命劲儿可以比拟的。
回到这位女生的考研道路上,其实混合着几股不同的前进动力。
首先,是她因为对专业的热爱而越学越有劲儿的力量,她将自己的热情、时间和精力投注在专业学习中,她乐享其中,收获优异成绩也获得内在滋养。因为这股力量就是源于她生命内在的力量,因为找到自己热爱的专业,她连接并启动了这股力量。
第二,是她因自己的名校情结,给自己定下高远目标,而激励自己奋进的力量。这是典型的由头脑中的“我要”来驱动的意志力,也是大部分人更习惯的努力方式,习惯这种方式的人往往看起来非常自律,信奉结果导向的头脑思维。就我个人体验来说,这样的努力确实可以比不努力的人取得多一些的成绩,但是如果长期靠强意志力鞭策自己,会让非常消耗身心能量,让人内外都疲惫虚弱,最终因身体报警而被迫停下。
第三,女生后两次的考研过程中,她不得不面对家人劝阻、自我怀疑、同学间比较、时间焦虑等一系列来自自己或外在的压力。这些压力逼迫她必须考好,不能失败。其实是压力触发了恐惧的力量,她害怕再失败,害怕再面对这些,所以只能硬撑着孤军奋战。
这三种分别来自“我爱”、“我要”、“我怕”的力量都在女生身上展现。第一次考研,初生牛犊不怕虎,基本没有“我怕”的力量,“我要”考北大的力量也很强烈,同时大学阶段培护出的那份“热爱”的力量在她的讲述的声音中都被深深感染到。结果第一次备考最顺利,成绩当然也是最好的。后两次因为成绩一次不如一次,明显感受她因各方面压力带来的害怕的力量越来越大,因为“我怕”考不好,把自己逼得越来越紧,外在备考及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干扰能量越来越大,结果成绩也越来越不好。
在第三次考研中,女生将目标北大扩大为985院校,是头脑中“我要”的执着在松动,最后女生说经过三年考研,她的名校情结已经碎掉了,进入自己热爱的临床专业才是最重要的。她已经开始从头脑认同的信条中出来,重回最初的热爱。开始慢慢认得真正的自己,就是将自己的热情全部投注在所爱专业领域,一路努力向前的女生。希望这位女生就去做这样的自己!坚定的活出这样的自己!于是便连接和启动强大内在生命力,“越学越有劲儿”!
当然,有时候适当的来自头脑的目标感和压力感,是有助于学习和工作的。但是如果一直困在“我要”和“我怕”的头脑念头中,会产生巨大的内耗,给学业事业造成各种阻力。给我们提供持续不断源动力,支撑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的,是生命内在那股“我爱”的力量。我们总是可以在人群中一眼看到那些心中有火,眼中发着光的人,好像总有用不完的热情和自信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乐忠于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勇攀高峰。他们就是充分启动了内在生命力的人。而启动这股力量的秘诀就是,认得真正的自己,看到“我是”怎样独特心性的生命,坚定不移的做这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