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老了才明白,最大的心酸,是儿女都不在身边……(十点小嗲——十点读书)

(2023-06-26 09:04:31)
标签:

教育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心里难过了许久。

 

一位头发发白的老人坐着轮椅艰难地停在了消防站门口,犹豫了半天都没敢进去。

 

消防员感到奇怪上前询问,老人这才鼓起勇气说:

 

“你们可以给我点饭吗?我已经好几天没吃没喝了。”

 

原来,老人其实有儿有女,但是都不在身边。

 

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已经几天没吃饭了,无奈之下才求助消防员。

 

在大家给老人买了水和面后,老人顾不得烫,立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饭后,老人颤颤巍巍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啊孩子”更让无数网友破防了。

 

看完这个视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都说养儿防老,可是真的不是所有人到老了都有所依靠的。

 

01

 

两年前,独居老人倒在阳台呼救4昼夜的新闻,就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安徽的一位独居老人,不小心在自家阳台上摔倒。

 

摔倒后,他身体几乎动弹不得,手机电话不在身旁,只能吃力敲打身边的一个脸盆。

 

整整4天4夜,他滴水未进,敲盆的“哐当”声,清晰得像生命的倒计时。

 

这其中捱过了多少辛酸和恐惧,恐怕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幸好邻居觉得奇怪,顺着声音找去,等到消防员破门而入,老人已经神志恍惚。

 

而他的子女就在本市,却已经20多天没来探望。

 

在这条新闻下,有一条评论特别扎心:

 

“养大那么多子女,不如一只盆。”

 

我们总说,所谓父母子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

 

但是当这句话真正照进现实,却让人沉默了。

 

还记得那位在家中去世,81岁的老母亲吗?

 

原本应是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可是她无人过问,更无人知晓她的离世。

 

直到两周后,女儿回家取东西才发现老人的遗体。

 

令人悲凉的是,当记者问老人的女儿:“从这里(母亲家)到您家是多远?”

 

女儿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

 

“15分钟外的地方。”

 

多么令人悲哀啊,仅仅15分钟的路程,再怎么忙碌没有时间,哪怕是打个电话来,也能早点发现异常。

 

真是应了那问话:父母的心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

 

想一想,真的讽刺。

 

02

 

国家统计局曾发布一组数据,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已达2.6亿,占总人口的18.7%,而每3位老人中,就有1位是独居或空巢老人。

 

在这个快速运转的社会,大多数年轻人怀着诗和远方,拉着行李箱头也不回离开家。

 

网上曾经流传一段老人在孤独中离去的视频。

 

一位老人坐在监控下的门槛,也许是预感自己将要离世,她手托着腮发呆,然后掩面哭泣。

 

之后进到屋内,躺在炕上就再也没有起来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可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开,真的太叫人难过了。

 

很多网友看完也一声叹息。

 

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她在想什么?遗憾孩子不在身边吗?后悔这一生吗?

 

可这一切,已经无从知晓。

 

中国式父母,从一箪食一瓢饮,为了孩子贡献了一生,当他们年老体弱的时候,却只能孤零零的等死,甚至盼着死。

 

而这样的中国老人,还有很多很多。

 

随手一搜关于老人独守空巢,最终悄然离世的新闻,比比皆是。

 

上海一老人突然离世,血水渗到楼下才被发现;

 

七旬大爷独居租住处不幸离世,被发现时尸体已有轻微腐烂;

 

独居老人摔伤三天后才被发现,送医后不幸死亡;

 

……

 

更痛心的是,最后发现他们的,不是自己辛苦拉扯大的子女,而是毫无瓜葛的陌生人。

 

我们也知道,很多时候不是简单一句“不孝”就能概括。

 

现实儿女根本做不到时时陪在父母身边,生活的难让他们心有而力不足。

 

可是反过来,以前一个人可以养活几个子女,现在几个子女却养不活一个老人。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03

 

主持人李艾曾在节目《爸爸当家》中说起带72岁高龄妈妈看医生的经历。

 

医生夸老人家身体健康,是个长寿的命,可是妈妈的回复出乎李艾的意料:

 

“我不想长寿,对小孩不好。”

 

短短这句话,道尽了无数老人的心酸。

 

有位网友曾经说过一个故事。

 

他的邻居是一位独居多年的老人,儿女们都在城里。

 

早些年的时候,老人也跟着儿子住到城里一段时间,但很快又回来了。

 

用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去了什么忙也帮不上,楼下那个门不会开,不会坐车,人家说话也听不懂。

 

“不想给孩子添麻烦。”

 

儿子拗不过,只好又把他送回来。

 

回来后,儿子在院子里装了一个监控,有时间就看一看,有时还会跟老人喊话。

 

有一次摄像头很久都没看到人,打电话也不接,老人的儿子急得打电话给博主的妈妈,请她去敲门。

 

好在是虚惊一场,老人出门和村里人唠嗑,没带手机。

 

在这个帖子最后,博主说了一句颇为沉重的感慨:

 

“老人独居不是最大的问题,比起独居更可怕的,是被子女遗忘。”

 

有人说,中国式的父母,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攒钱给孩子买房、娶妻、生子,接着照顾孙子,直到榨干自己最后的一点价值,然后了无牵挂的离开。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可我们不能把这一切当做心安理得,却不回报。

 

生养之恩,是世界上最大的恩情。

 

冷落父母不论哪种原因都是借口,说到底都是不关心父母罢了。

 

火总有熄灭的时候,人总有垂暮之年。

 

我们也会老去,对父母的不孝,总有一天也会再落在自己头上。

 

04

 

崔京浩《父亲》里有一句歌词,形容现在独居老人的现状,再合适不过了: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可我们都要明白,古有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孝顺父母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责任。

 

永远不要低估了自己的依恋,在人生这条路上,唯有父母情长才是我们一辈子的牵挂啊。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如果没有了父母,我们才是真正没有了依靠。

 

人生最大的缘分,就是父母子女一场,这辈子不好好孝顺,就更不要希冀下一辈子还能遇见。

 

多陪伴和善待他们吧,他们真的老得太快了。

 

有空常回家看看,多点时间陪陪父母。

 

哪怕是上个厕所的时间,给父母打打电话,听听他们的声音。

 

千万不要以为来日方长,这世间本就是无常的,有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别让尽孝成为一种遗憾,更别让他们在孤独和悲泣中独自面对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