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读三本书(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5-15 14:19:09)分类: 雅心原创团 |
这一期的《今晚我和你》节目听得让我有点震惊。震惊的是,难道我们现在对成功的标准已经如此之高了吗?参与节目的女嘉宾在外在红尘世界有房有车有院子,男主外女主内,衣食无忧,夫妻恩爱,儿女双全,妥妥的人生赢家!但是她却充满了强烈的自我质疑,对曾经的贫苦是那么的悲情,对当下的拥有又是那么的无感,满满的焦虑和挫败。
因为家庭的贫穷,她从小就立志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默默承受了很多不为外人道的辛酸和屈辱。天道酬勤,她一直成绩优异,但是考大学因为发烧影响了发挥,没有进入最理想的大学,进了一所普通一本,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隐痛,好在后面工作、结婚都还是非常顺利和符合她的心意和人生设定的。凭着非凡的毅力,吃了不为人知的辛苦,她终于也成为一位白领丽人。曾经有一句大红大紫的网络金句“我奋斗了二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她无疑属于通过自我奋斗为自己争取到了喝咖啡权利的佼佼者和幸运儿。
因为生育二胎,她在家做了四年全职妈妈,重回职场的艰难加上父亲离世的丧失之痛,使得这位女嘉宾对过往有太多的意难平!对未来又特别的迷茫和焦虑。要承认失败,又觉得对不起自己受过的苦,要重新出发,又缺乏明确的方向和足够的自信,在节目中她甚至觉得自己社会化不足和自我同一性没有完成,怀疑自己的书都白读了,特别的失败!
我想说,亲爱的,你想上天吗?你还要怎样啊?和自己比,小学时候连一双雨鞋都没有、上中学别说皮带连裤带都是用草绳代替的你,凭着自己的一路辛苦打拼,现在物质富足,家庭幸福;和别人比,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约为6512万人,我国年收入一万以下的人口高达9亿人,你但凡朝后面看看,朝下面看看,焦虑就会减少很多。如果一味盯着前面和上面,只想更多更好更强更快,在欲望森林里迷失得太深太久,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可能成仙不成反成魔。
客观来说,在外在你不仅不失败,而且很成功了!这份成功本身就是你社会化适应良好和自我同一性完成的结果和证明。那么小就立下志向,忍辱负重,心里牢记“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这是一个令人心疼的社会化过早和过度的生命,是一个目标明确并且坚持不懈,有一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和倔劲的令人佩服的生命,但你却那么痛苦地说自己社会化不足、自我同一性不成熟,这是多么的看不到自己、不认得自己、不懂得自己啊!
她说:我那么辛苦的读书,到头来还是在家里天天油盐酱醋,又不温柔也不优雅,值得吗?读书受了那么多苦,回头看看,也没有读出了名堂,走了太多弯路。很努力很付出不是一样也没有考很好吗?那为什么还要求孩子读书像我那样认真努力呢?可是如果不认真不努力那能有好的出路吗?
可见好好读书就是她从小为自己找的一条出路,但是之前的她更多的是在读教科书,获得知识,追求学历和文凭,通过鲤鱼跳龙门达到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的阶层迁移,她也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她的自我怀疑的价值在于提醒她,仅仅读知识之书是不够的,知识之书所能带给她的在外在去创造去争取的一段路在她的人生上半场已经走过了,也很好完成了。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人生的前40年是为别人而活,后40年要为自己而活。说的就是四十岁之前我们在外在红尘世界去打拼和创造,积累物质财富,提升社会地位,按照外在的成功标准去活,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到了40岁之后可以转而向内走,更多地认识自己和探索内在。
所以这位女嘉宾的痛苦和混乱其实是内在在呼唤她,她的人生下半场需要转而向内走了。内在和外在其实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不能因为转而向内就否定外在的拥有,就像你否定了一,又何来二和三呢?人生其实没有一步是白走和错走的,都是你必须走的。如果因为一纸文凭保不了一世安稳就怀疑自己的勤奋努力是否值得,否定自己曾经的努力付出和已经落袋为安的收获,那不仅仅是无知和贪婪,更是对过往的自己的背叛。
除了知识之书,她接下来还需要读好两本书——一本是现实之书,一本是生命之书。读好现实之书,就是要从自我的狭小世界里出来,从知识的牢笼里出来,从期待和妄念里出来,少一些分析和判断,多一些感受力,跟当下的人事物去互动连接,而不是活在狭隘认知、头脑催眠制造的焦虑中受苦。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们还要对自己之外的世界保持基本的关注和敏感,乌克兰的战火已经绵延了一年之久,叙利亚的人们正在遭受着战争和地震带来的人祸和天灾的双重灾难,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妇女依然没有获得普遍和平等的工作权利,就在去年的世界杯上伊朗球员还在用拒唱国歌的方式抗议一个伊朗女孩因为没戴头巾被道德警察活活打死,为本国女性争取“露脸”的自由。山本耀司说:自我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需要不断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高水准的东西碰撞,然后才看见自己。是的,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在更大的整体和现实里去谈自我实现,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小情怀、小热爱里为自己而活,往往是对匮乏的满足和对小我的喂养,那是一条越陷越深的痛苦的不归路。
第二本书是生命之书,我们要通过认识自己从而认识其他的生命,通过懂得自己从而懂得其他的生命,通过悦纳自己从而连接其他的生命。这本生命之书只能用感受力去读,当我们真的去看到自己,懂得自己,我们不会因为曾经的贫寒而感到羞耻和自卑,也不会因为自己走过的苦难而觉得格外的高贵和傲慢。我们感受和自己一样的一个个生命,就像是揭开了一层层的面纱,推开了一扇扇的门,我们就会和我们丰富、厚重、深远、古老、鲜活的祖祖辈辈、我们的生命源头去连接,我们就会谦卑,就会敬畏,就会臣服,就会感恩,就会顶礼膜拜,不会有一点点的评判和优越感,也不会有拯救之心,因为我们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爱。当我们看到在苦难中挣扎的自己和别人,踉踉跄跄、步履蹒跚地也在供奉出最好的自己,我们会不顾TA们的狼狈和不堪,温柔地伸出自己的双手,供奉出自己的心和爱,这才是生而为人最美丽最高级的自我实现。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读好三本书——知识之书、现实之书、生命之书,尤其是后面两本书读好了,才能转识为智、化怕为爱。亲爱的,你读到了哪一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