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生不知我是我(23期学员胡家胜——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5-15 15:53:31)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自我实现,这个话题是武汉雅心团队和微信群里永恒的话题,好像也是好多略微了解一点心理学的人常聊的话题。 

 

可是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实现,却没人能够说清楚,我也一直是糊里糊涂的。 

 

心想事成,得偿所愿,当然是自我实现了。

 

可是我呢?我有过自我实现吗?我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它们实现过吗?好像我都是糊涂的,或者说我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更谈不上自我实现。 

 

很多人有青春期逆反,很多人有和父母的对抗,很多人有很清晰的自我感,很多人在自我实现的路上义无反顾。。。。。。 

 

可是我有什么?我好像什么都没有。 

 

第一次上亚新老师的节目的时候,我写过一句话:感觉自己好像是一夜之间成熟的,好像自己都没有过青春期和逆反一样的。 

 

是的,我确实没有青春期,也没有过逆反。或者说,我的青春期和逆反期总是服从于生活本身,而没有无所顾忌我行我素。 

 

这不免让我感觉很悲哀,很自卑,也很惭愧。我的青春期在干什么? 

 

想一想,小时候的我,虽然生在穷乡僻壤,也是很乖张很桀骜不驯的,也是广阔天地胡作非为的。可是在六年级的时候,好像一夜之间就懂事了。 

 

那时候,姐姐去镇上上学了,一周只回家一次,父母忙于农活儿,而我,既要上学,又要放牛。上好学和放好牛,成了那几年我的两个主要任务,成为我为家庭做贡献的唯二途径。现在能清晰得想起来,那时候的我,一边上学一边还惦记着牛吃没吃饱,一边上课一边惦记着牛会不会跑不见了…… 

 

我也还能记得,有一次放学后,本来在学校旁边山坡上放着的牛不见了,找遍了附近的沟沟坎坎也没见到牛,那时候的我心里是多么的惶恐,是多么的自责!一头牛,就是我们的半个家当啊。还记得那天放学后找牛的中途,我妈也从家里来和我一起找牛,见面的时候她用手帕拎着个包裹,见到我,她打开包裹,里面是用两个瓷碗盖着的绿豆干饭和炒菜,她没有责备我丢了牛,而是让我就坐在堰渠坎上吃饭,她去找牛。 

 

很多年后,我时常怀念绿豆干饭的味道。在我的印象里,我做了那么大的错事,犯了那么大的错,我妈不仅没责怪我,还惦记着我饿没饿着,还那么远从家里带我爱吃的饭菜,我都觉得很惭愧。

 

那顿饭,我是边流泪边吃的。现在想到那个场景我还是流泪——我把事情搞砸了,可是我妈非但没责备我,还那么宠着我,还惦记着我没吃饭。 

 

我有什么理由任性?我有什么理由去自我?他们那么辛苦都还那么爱着我护着我宠着我,我有什么不知足的? 

 

写到这里,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我觉得他们对我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 

 

说起小时候,还有一件事印象记忆特别清晰。 

 

大概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和我妈去外婆家。路过小卖部,我妈给外公外婆称糖,我要了一瓶饮料。那是第一次喝到饮料,我死死握着瓶子,咕咚咕咚往嘴里灌,看我喝得差不多了,我妈在旁边说“来,给我也尝尝!”,可那时候的我死活舍不得撒手。当我喝完饮料把瓶子还回去的时候,我永远都忘不了我妈的眼神,有渴望,也有失望。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明白,她是我妈,她也是和我一样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人,而我,居然只顾着自己享受,居然一点都没顾及到原来她也想和我一样尝尝鲜。我真的好惭愧啊!她那么想喝,那么想尝尝,可是她还是忍住了,让我大快朵颐。 

 

那道渴望的眼神,那份饱含深情的爱,我永远都忘不了! 

 

说到这里,又想起青春期时候的一件事。 

 

在上亚新老师的节目的时候,我写给父母的信里面,有一句话是,我想起他们走十五里山路给我送粮。是的,这件事我永远都忘不了! 

 

我的母亲只有一米四几的个子,在农村,这是个被人嘲笑的身高。 

 

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年冬天,我的父亲母亲,从老官寨挑着我一学期要交的口粮,到镇上中学去交粮食。那天中午我早早就在集镇上等着他们,见到他们的时候,我把我妈肩上的粮食接过来和父亲一起挑着去学校。好像从那一刻起,我理解了他们肩膀上挑着的担子有多重,也理解了我妈那么小小的个子走十五里山路挑着粮食承担了多少辛苦和希望。 

 

他们那么爱我,他们宁肯自己受苦,他们即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惦记着我有没有吃饱穿暖,仍然惦记着我的前程,我有什么理由去任性?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和他们同心一力奔个更好的前程? 

 

我爱他们,我心疼他们,我就想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好好活,踏踏实实的活,跳出农门,活出和他们不一样的生活。那时候,这既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忠诚! 

 

是的,现在看,那时候我确实没有自我意识,他们的愿望,他们的爱,就是我人生的指引,就是我努力的方向。至今想来,依然无怨无悔。依然热泪盈眶。我确实是个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可是我很庆幸,那时候遵从于自己的内心,去做了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

 

还记得初中毕业那个难熬的暑假,我和我妈吵架。 

 

有谁种过香料烟吗?我种过。 

 

高中毕业那年夏天,三伏天,每天一大早起来就要去烟地里打烟,然后把打回来的烟叶用绳子串起来,在大棚里晾干。积攒到差不多了,就去镇上把烟叶卖掉。 

 

打烟可能是我见过的最辛苦的农活了,三伏天,你得趁着太阳出来的时候把烟叶收回家,然后趁着温度高用绳子串起来,放到塑料薄膜大棚里晾干。烟叶上面有很厚的烟油,粘在身上手上就洗不了,走哪里都是黏腻腻的。实在是累得受不了,我就不想下地了。眼看着烟叶在高温下坏在地里,坏在大棚里,我妈就着急,催着我和她一起去摘烟叶串烟叶。那时候我恶狠狠的对她说:“你放心好了,就算下煤窑,我也会把你为我读书花的钱挣回来还给你的”。我最终还是没下煤窑,可是我永远忘不了自己用恶狠狠的语言怼她时候,她难过的样子。 

 

高中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高考考砸了,成绩还没出来的时候,我在老官寨每天以颓废为主。晚上睡不着,拼命的折腾自己。早晨起不来,睡得昏天黑地。可是他们该干什么依然在干什么。还记得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来的那天早上,姐姐坐着熟人的摩托车已经从城里到老家了,父母在离家很远的地里种黄豆,而我还在侧屋的床上打呼噜。我拿着通知书,混混沌沌的到地里去找他们,父亲和母亲马上停下手里的活儿,安排我去请外公来家里吃饭,他们去筹备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我考的是个野鸡大学啊,我自己都因为没考好折磨了自己一个暑假啊,可是他们还是那么高兴那么开心。 

 

到现在还记得上大学离开老家的那天早晨,小方桌摆在家里的客厅里,外公坐上席,我和父亲在两侧陪着。为了庆祝我上大学,家里特意杀了下蛋的公鸡,父亲和外公陪我喝酒,母亲在厨房里忙前忙后。那顿酒,每一口都是和着眼泪喝下去的。 

 

即便我考取的是野鸡大学,他们也依然替我感到高兴,依然替我庆祝。我有什么理由躺平?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去学习? 

 

想起参加工作后,有一次给家里打电话,电话接通后,父亲听出我的声音,第一句话就问我:“你吃了没?” 

 

那一刻我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本来攒了好多的要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其实我本来想问,他们最近过得好不好,家里缺不缺钱,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我以为,电话接通后,他们会问我工作做得怎么样了,相亲相得怎么样了,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谁知道他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问候,把我准备了好久的装甲击的支离破碎。 

 

是的,不得不承认,一路走来,我一直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读书的时候,我听从父母的教诲,好好读书,努力跳出农门; 

 

工作的时候,我听从现实的安排,努力工作,争取站稳脚跟,做个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再也不受老官寨那穷山恶水刁民的苦楚了; 

 

谈婚论嫁的时候,我一心想找个贤惠的媳妇儿,踏踏实实过日子,生儿育女,好好生活; …… 

 

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生活的意义,也没有想过自我实现和人的同一性。可是,知道这些概念之后,即便知道自己没有自我实现,知道自己没有实现人的同一性,我还是觉得,每一步的生活我都是认真的,踏实的,深思熟虑的,了无遗憾的走过来的。 

 

写到这里,想起鲁智深坐化前写的谒子:“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活了四十多岁,一直没有认真回头看过自己,也一直不知道我到底是怎样的自己。

 

回头看自己,忍不住泪流满面:原来我是这样的我,一个从来没有自我的我,一个从来不懂得自我实现的我,一个从来认真踏实活着的我,他是如此的爱着生活,爱着家人,爱着自己。

 

写到这里,又忍不住泪流满面:人过半生,却不知我是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