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30109:父母关注“孩子何时返校”,辍学的孩子关注“我要怎么活”
(2023-03-27 14:09:37)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孩子15岁,是疫情那年(2020)就有点抑郁,只是当时我们不知道,这期间她爸爸还跟她发生了两次比较大的冲突(要动手的那种),让孩子很受伤。
从小孩子跟她爸爸处的就不是很好,她爸爸喜欢指责否定她,我跟她爸爸沟通了好几次,让他做好人,我做恶人,不要总是批评孩子,可她爸爸就是那样的性格,改不了,每次她爸爸把事情挑起来,把孩子惹生气哭了,就只能我来收场哄孩子。
因为孩子爸爸说话直,有时候说话虽然没恶意,但很伤人,所以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有时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吵起来了,有时候感觉跟她爸爸说话不在一个频道上,以致于我都不想跟他说话和沟通了。
2020年十一放假期间,孩子爸爸跟孩子又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冲突,孩子将门反锁,她爸爸就去踢孩子的门,我拉都拉不动,十一收假之后孩子就断断续续的请假,期中考试之后请假就再也不愿去学校了,然后就是整天玩平板,通宵不睡,黑白颠倒,后来没办法跟她办了休学。
刚开始她不愿去医院看,很不配合,看到孩子情绪越来越不好,我就想尽办法把她带到医院去就诊住院,这前前后后看了将近两年,现在情绪是好了很多,今年复学,去上了一天课,第二天再也不愿意去了,说是想起以前老师上课严格要求的场景就害怕。
之前孩子一直没说学校的事,因为孩子在学校人缘还比较好,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她,我就没往学校这方面想,只在我和她爸爸身上找原因,今年孩子才说出来,说是初一的英语老师给她很大的压力,每天上课都提心吊胆的。
现在疫情学校都是上网课,她也不愿意上,因为她今年是上初三,她自己也很焦虑,没办法接受现实,嘴上说不上学不行,可行动上完会就是不想学,逃避现实,每天还是玩手机平板,深更半夜才睡,吃睡觉的药也不管用,有时候明明看她很困了,她就是硬扛着不睡。
有时看她通宵不睡,怕她熬坏了身体,我就跟她说:实在不想学就先不学,跟她商量做下运动锻炼身体,她也不愿意,周末想带她去公园玩也不去,每天就想宅在家里,哪都不想去。
看她现在这个样子,想着明年要中考,我真是不知道该咋办?
也不知道该咋帮她走出去。
这两年因为她看病住院的事,我都没怎么好好上班,家里经济条件也不怎么好,所以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有时也是因为金钱关系而闹僵,我知道她心里烦时就想通过购物或充值游戏来发泄,可我真的没实力来满足她的欲望,只要不涉及钱,平时我们的关系还挺好的,也能互相开开玩笑,有时只要我不能满足她,她立马就翻脸,我真的很无语,弄得我也很焦虑!
索引条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高标准严要求,是父母惯常的面孔,这样的面孔谁喜欢?问问自己,你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12、孩子喜欢活出来的那个高标准严要求的父母,孩子就会自然跟随—你活出什么样子,孩子内在就会跟随,外在也会模仿。
13、你活出来的,而不是你说出来的样子,最有力量,孩子会被你吸引而自动跟随。
14、当父母一方和孩子对抗争执之时,另一方的父母千万不要和配偶一起同仇敌忾对付孩子,不论对错,都会在那一瞬间,击垮孩子。
15、很多父母脾气一来,就对孩子发出来,这不是真性情,这是自己和自己的情绪无法和平共处的结果,也是对孩子的情绪霸凌。
16、借助孩子教育问题,常常呈现出夫妻关系三观迥异,理念相冲,彼此看低,互相嫌弃的最真实的样貌,这才是家庭问题的核心,可常常被父母认为的孩子问题给完美遮盖了---借助解决孩子的问题来解决早已出现的夫妻问题,是不能完成的。
17、很多父母对孩子发的脾气,使的性子,绝大多数是来自夫妻关系的不和谐和工作生活上面的不如意,并不是孩子有多糟糕。
18、很多孩子休学,是内在某个地方已经无力支撑和面对自己、家庭和外界。
19、很多父母总是盯着孩子辍学的复课返校,却不关注那个孩子内在的精神心理状态,也不知道怎么进入孩子内在陪伴孩子,这都是父母要学习和掌握的能力,因为大多数父母在这些部分常常能力不足。
20、很多父母关注孩子何时返校,辍学的孩子却关注怎么活下去。
21、指责批评打击讲道理为主的亲子关系,是消耗性亲子关系,而非成长型亲子关系---支持理解懂得既有原则又有弹性的亲密型关系。
22、抽丝剥茧去看孩子那里出现的问题,往往看到的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是出自家庭父母和学校社会涌向孩子的各种问题,让孩子难以招架,于是在孩子那里完整而如是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