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30103:我怎么那么难以开口求助?

(2023-03-17 19:22:42)
标签:

杂谈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

 

倾诉者说

 

  这次的节目我想去面对我和人经常会出现沟通不顺畅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工作中,亲密关系中都会经常出现。

 

我觉得我本来的样子应该是一个率真随性的人,但却经常在关系中又是一个害怕出错,很难开口,总让我觉得很不顺畅,而这种不顺畅又让我觉得很难受,很堵的慌。

 

其实我知道自己主动面对积极沟通事情会很顺利的解决,一些都会是很流畅很高效的状态,但我经常又做不到这个样子,让我很沮丧也很难受。

 

当我顺着这条线去回观我为什么会一直这个样子,内在出现的画面都是小时候和爸爸互动的场景,我发现小时候爸爸对我有很多的不回应,或者答应了有没有做到,然后我从很小开始基本上就很难像爸爸开口需求,必须要提的时候也是到了最后一刻不得不开口的时候再去说。

 

我很想自己在关系中沟通是一个很顺畅的状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淤堵的状态。

 

我也想通过节目能来面对这个问题。

 

 

 

         索引条目:

 

 

 

1 困难于开口求助,最终指向的是成年人的旧伤。

 

2 很难开口求助,担心被拒绝,而被拒绝的感受特别难过,所以我们为了避开难过,干脆成为不求助的人---我们为了避开自己的难受痛苦等所谓的负面情绪的体验,同时也避开了多少美好的连接,和如是的真实。

 

3乖巧的小女孩,懂事的小男孩,因很早就心疼辛苦忙碌的父母,压抑自己的渴望和需求,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和烦恼,我们避开了自己的愧疚,也就避开了成长为既能真实表达,也能坦然接受别人说“不”或说“是”的如是通道。

 

4 父母常常因为孩子小,就“小看”孩子,这是掉进了“小”的相的父母,孩子无论多小,都是一个值得父母谦恭弯腰去尊重的生命体。

 

5 对于我们的敞开,外在常常是友好的,而我们却常常活在过去受伤的场景和体验之中。

 

6 谁忽视内在受伤小孩的存在,谁就会反复吃很多苦头的,直到你开始承认且重视TA的存在。

 

7 现实中那些常常阻碍自己不敢(能)去做,或常常“失控”等反常状态出现的时候,一定对应着内在某个未曾面对和转化的部分。

 

8 我们羞于袒露自己的无能、无力和不好,这其实并非护短,而是来自生命之高贵不可被粗鲁评判。

 

9 最初很多不愉快的体验,如果我们不能在爱和真相中及时消解,它们就会成为生命中的一颗颗雷。

 

10 如是真相,和我们的心理现实常常截然相反,可我们绝大多数时候是活在自己判断出来的心理现实之中,误解了自己和世界,而如实的真相就静静在那里,只等着我们走过去。

 

11回到原始场景,陪伴内在受伤小孩,将未舒展的去舒展,没有询问的去询问,没有坦白的去坦白,没有示爱的去示爱……在内在去将那些当时没有展开的去尽力且多方面整体去展开,那些淤堵的就会消散很多,那些或错误或狭隘或局限的生命内在语才有机会得以修正过来,让我们活在如是的真相里。

 

12开口求助,需要敞开自己,这是自己需要负责的部分,而对方如何回应,那是别人负责的部分,所以开口求助和别人的回应其实并非一件事情,是两个生命之间的互动碰撞,我们需要将捆绑的二者解绑,对于自己的部分,自己负责,别人的部分交给别人。

 

13我们常常会得到别人拒绝的回应,回到我们这里,只需要做一件事情:接纳!其他任何的运作都是多余,因为那是别人当下的如是。

 

14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反应来评判自己是谁,这个运作是局限的,年少时候我们更多依赖于外在“镜中我”的客体关系,越长大,就越要靠近内观确认---自己对于自己的懂得和看到。

 

15、 开口求助吧!那是去敞开自己,连接外界的机会,更是将完整的自己呈现给世界的真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