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30103:我怎么那么难以开口求助?
(2023-03-17 19:22: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
倾诉者说:
我觉得我本来的样子应该是一个率真随性的人,但却经常在关系中又是一个害怕出错,很难开口,总让我觉得很不顺畅,而这种不顺畅又让我觉得很难受,很堵的慌。
其实我知道自己主动面对积极沟通事情会很顺利的解决,一些都会是很流畅很高效的状态,但我经常又做不到这个样子,让我很沮丧也很难受。
当我顺着这条线去回观我为什么会一直这个样子,内在出现的画面都是小时候和爸爸互动的场景,我发现小时候爸爸对我有很多的不回应,或者答应了有没有做到,然后我从很小开始基本上就很难像爸爸开口需求,必须要提的时候也是到了最后一刻不得不开口的时候再去说。
我很想自己在关系中沟通是一个很顺畅的状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淤堵的状态。
我也想通过节目能来面对这个问题。
1
2、
3、乖巧的小女孩,懂事的小男孩,因很早就心疼辛苦忙碌的父母,压抑自己的渴望和需求,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和烦恼,我们避开了自己的愧疚,也就避开了成长为既能真实表达,也能坦然接受别人说“不”或说“是”的如是通道。
4
5、
6、
7、
8、
9、
10、
11、回到原始场景,陪伴内在受伤小孩,将未舒展的去舒展,没有询问的去询问,没有坦白的去坦白,没有示爱的去示爱……在内在去将那些当时没有展开的去尽力且多方面整体去展开,那些淤堵的就会消散很多,那些或错误或狭隘或局限的生命内在语才有机会得以修正过来,让我们活在如是的真相里。
12、开口求助,需要敞开自己,这是自己需要负责的部分,而对方如何回应,那是别人负责的部分,所以开口求助和别人的回应其实并非一件事情,是两个生命之间的互动碰撞,我们需要将捆绑的二者解绑,对于自己的部分,自己负责,别人的部分交给别人。
13、我们常常会得到别人拒绝的回应,回到我们这里,只需要做一件事情:接纳!其他任何的运作都是多余,因为那是别人当下的如是。
14、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反应来评判自己是谁,这个运作是局限的,年少时候我们更多依赖于外在“镜中我”的客体关系,越长大,就越要靠近内观确认---自己对于自己的懂得和看到。
15、 开口求助吧!那是去敞开自己,连接外界的机会,更是将完整的自己呈现给世界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