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妇综合症”之病因及良方(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3-15 10:44:01)
标签:
情感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怨妇综合症”的症状大家都无比熟悉,就不多说了。作为资深“怨妇”一枚,通过自我反省和多方观察,总结主要病因如下,欢迎对号入座:
第一、”下嫁“心理。
娘家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父母是个小官,或者工作体面,男方父母只是小市民,或者哪怕自己是家徒四壁的城里人,男方是家底殷实的乡下人,这都属于绝对优势,自然是下嫁;双方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其实差不多,甚至自己家还略处劣势,但是觉得自己家的家风好、习惯好、人品好,比如更加孝顺老人,彼此更团结,更讲卫生,自己父母贴补小家庭更多,等等……总之,所有的不同都可以彰显出自家的优势,所以也是下嫁;自己的家庭是完整的,对方是单亲家庭,自己是独生女,对方家里有兄弟姊妹,这些属于原生家庭的软实力,也是下嫁;原生家庭方面算是攀了高枝,但是自己的学历、相貌、职业、收入等等胜于男方,或者自己虽然啥啥都平平,但是比男方更加努力、更加独立、不愿靠父母,牢牢占据道德优势,也算下嫁;远嫁更是男方欠下的一笔还不清的债,孤身一人为爱走天涯,多么伟大,当然是下嫁;啥都比不过,还有一招——我其实本来没有看上你,只不过是迫于压力或者你追的太狠,或者你们家表现不错,给你们家一个面子才屈尊下嫁。
难怪俗话说“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姑娘”,天赐一袭石榴裙,就足以傲视群雄。傲娇不需要理由,”性别女”便是底气!哪个女人还没有一个“公主梦”呢?
第二、托付心理。
“怨妇综合症”患者一般都中了童话的毒,以为婚姻就像所有童话的结尾——公主被王子拯救,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觉得婚姻顺理成章就应该满足自己童话般美好的想象。在原生家庭原本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理所当然觉得在婚姻里应该一直幸福下去,从小不受父母待见的苦菜花更是将婚姻视作自己的第二次投胎,在父母那里没得到的都要在老公这个“再生父母”这里找补回来。
婚礼上新娘挽着父亲的胳膊走向新郎,新郎接过新娘的手,走向婚姻殿堂。这样的交接仪式,隐含着极强的托付心理——从此这个男人要为这个女人一生的幸福负责。所有的嘉宾都感动得稀里哗啦,新郎也激动不已,却很少有人能觉察到这个巨大的陷阱——谁能为另一个人的幸福负责?
第三、投射心理。
投射心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将自己的情感、期待、意志、愿望等强加在对方身上。“怨妇综合症”患者一般都会和婆婆之间纠缠不清,一方面将婆婆视作“假想敌”,非常投入、执着且持久地跟婆婆进行一场“老公争夺战”,想要证明自己才是老公最爱的女人;另一方面会对婆婆产生千般失望、万种委屈,内在对婆婆的期待和要求比自己的亲妈还高。在原生家庭跟母亲之间有功课的女儿几乎无可避免会掉进“婆媳矛盾”的坑里,背后其实“投射心理”在作祟。
第四、受害者心理。
自怜自艾,怨天尤人;但凡不如意,都是对方的错;老公要是有撩骚出轨之类,那就是妥妥的渣男;老公要是没有犯原则性错误,还算老实,还会赚钱,那就是钢铁直男;老公如果温和还顾家,算得上暖男,但是不求上进,又是个软男,总之就是不满意不顺心。不仅找老公瞎了眼,遇人不淑,而且还一不小心嫁进了“洪洞县”,婆家就没一个好人,婆家娶自己的时候就没安好心,就心怀不轨,就有所图谋,就是为了合起伙来欺负自己折磨自己!自己简直就是“恋爱脑”的王宝钏啊!想要摆脱“挖野菜”的命运,可是孩子怎么办?我这样的好人怎么能狠心让孩子失去完整的家庭?
“怨妇综合症”真的是一种病,得治!否则自己痛苦,关系里的他人难受,满心欢喜想要恩恩爱爱,却过着过着就凄凄切切惨惨戚戚,南辕北辙,所为何来?
怎么治呢?作为过来人,分享三大良方:
第一、放过对方看自己。
“怨妇”的潜台词就是——都是你的错!你对不起我!你辜负了我!“怨妇”习惯看别人用显微镜,看自己则用障眼法。要破解就得反其道而行之,暂且放过对方转而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鬼样子”。想要对方靠近,就看看自己想不想靠近横眉怒目、面目狰狞的怨妇自己?觉得自己吃亏上当,就看看在对方的角度,娶了自己又占了什么便宜得了多少好处?要看多少嘴脸听多少牢骚?觉得对方是直男,就看看自己又拿出了多少温柔和体贴,直男和怨妇难道不是绝配?认为男人赚钱养家就是天经地义,那么对方要求自己相夫教子是不是也理所当然?
我们但凡对自己诚实一点,看到在关系里一直在拿出怎样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怨气冲天、自大自恋、双标霸道自己,一定会羞愧难当。正如我当年在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第一期“与父母和解“支持团队的课程上,通过内在的呈现赫然看到一直以来以一个任性的孩子样貌活在关系里的真相,才从云端落地,从自己自以为是的受害者剧本中走出来,发现苦海原来是福海,这么多年都身在福中不知福。
看到真相的那一刻,我哭的不能自已,但不再是哀怨的伤心的泪水,而是羞愧的感恩的泪水。
第二、放大眼界看整体。
“怨妇体质”都有一个共同的生命内在语——我不配得到无条件的爱,所以总是拿着一个不被爱的探测仪收集不被爱的证据,习惯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怨妇体质”的内在逻辑是“你不满足我就是不爱我”,“你对我不好一次就会有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但是你对我好一千次一万次,只要有一次不好,前面的一万次都归零——你果真是装的,是假的,是个骗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所以,要治疗“怨妇综合症”,修正“怨妇体质”,暂时不谈去看到和陪伴内在受伤小孩,首先从意识层面对狭隘的片面的认知进行审视和矫正,就大有可为且很有必要。否则一个智商情商都不在线的红尘自己拿什么去陪内在受伤小孩?除了进一步的认同和自我保护,越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悲惨的人,发现更多的“敌人”和“凶手”,增加更多的怨气和情绪,对内在小孩也最多止于心疼,就再也走不到更远。
第三、放下对错看因果。
面对一个糟糕的结果,如果用是非对错的逻辑去看,就会导致彼此追责、相互甩锅、人人委屈、都不好过的双输局面,情况越来越糟,关系越来越远,问题越来越多。但是如果放下对错,只是去看因果,则会看到所有的发生其实都是关系里的各方互动出来的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一个特定的责任人,自然没有了怨气,只有一声叹息。看清了因果,彼此就从无意识的合谋到有觉察的合作。
以上三点只是对“怨妇综合症”的表面在下药,要根治“怨妇综合症”,还需回到自己身上,回归内在去疗愈和成长,需要通过专业的学习和专门的训练才可以。
总之,“怨妇综合症”若不及时对症下药,进行治疗,那么注定了你眼里看到的都是“直男”、“渣男”、“软男”,我们有怎样的眼睛就会看到怎样的世界,我们是怎样的生命状态,就会匹配怎样的另一半和怎样的生活。祝福每一位“怨妇综合症”患者,有病早治,成长自己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