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系不好为人子女怎么做(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3-13 09:14:38)
标签:
教育 |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但是不到两个月就被打脸了,接连接到两个电话。先是表哥很沉重地告诉我,爸爸要他帮忙联系养老院,说要一个人去养老院住,一天都不想跟我妈在一起了。哈哈!我说这是跟我妈学的吧?我妈动不动就说要一个人去养老院住,不管我爸了。接着哥哥的电话又来了,气愤之下,天生的大嗓门又提高了八度,差点把我的耳膜震破了,命令我赶紧把爸妈接到我这儿来住一段时间,最近老两口天天吵,他都要烦死了。我一边听他发飙一边笑,他不知道我每天跟家里电话,妈妈是怎样在吐槽他,说自己七八十了还要照顾他的生活,每天做了也不知道他到底回不回来吃,经常浪费。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说“老小老小”,说的就是人越老越像小孩一样任性,曾经为我们操心的父母转眼变成了让我们头疼的老小孩。父母关系不好,子女怎么做呢?
《今晚我和你》节目经常会收到这样的求助,比如最近一位女嘉宾打进电话,她说:我总是会担心父母之间的关系,每次看到父母之间那种指责和怨恨,特别的哀伤和难过,觉得父母年纪都这样大了,关系还是这样不好,特别渴望他们之间关系能缓和,在后面有生之年能好好相处。但父母之间的积怨之深,并不是我这个女儿能改变的,我经常会觉得特别无力。我该如何回归女儿的位置去爱父母呢?
回归到女儿的位置去爱父母,分为两步。
第一步,尊重规律,真正归位。子女就是子女,父母就是父母,不管父母关系如何不好,子女都不能参与其中。
夫妻关系的问题只能由夫妻二人去面对和解决,其他人的介入都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和严重。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没有权力去参与,子女对父母的婚姻也没有资格去置喙。夫妻关系,顾名思义,就是丈夫和妻子两个人的关系,任何其他人参与进去都是多余的存在,只会添乱,不会造福。
一般来说,父母过度介入子女的婚姻,我们还会认为是越界,是不妥当的,但是强势介入子女婚姻的父母依然不在少数,很多父母从相亲到离婚都一手包办。可见我们对规律的无知和无视到了何等程度。
而子女对父母婚姻的无形影响和自然参与就更是常态了,而且会被认为是理所正当。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成为夫妻关系的“第三者”,并且终其一生家庭里面都是这样的“三人行”连体关系。就像《今晚我和你》的主持人亚新老师常常在节目和原创文章中说到的,孩子一直在母亲(也有可能是父亲)的“精神子宫”里没有出生,孩子也就无法真的娶妻和嫁人,结婚之后的新生家庭也就无从诞生。
亲子关系的内在粘连可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乱伦”,而这种“乱伦”却披着看似非常名正言顺、冠冕堂皇的外衣,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有什么问题呢?爱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脱离了序位、违背了规律的爱就会出大问题。
关系出现问题的夫妻,往往本身就是关系里的站位出现了错乱,比如一方或者双方都失位,导致第三方越位。拿这位女嘉宾来说,从小她的母亲就离开了妻子的位置,拉着小小的她推开自己的丈夫,她被母亲扣留在自己的精神子宫里多年,做着母亲对抗父亲的同盟军。她被动占领了父亲的位置,成为母亲的情绪出口和精神配偶,父亲则被排除在外。
在节目中,亚新老师陪伴她一起回看了她在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成长,从和母亲的过度粘连到成熟分离走过的几个阶段,她现在的苦恼其实是开始归位之后的结果,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要放下改善父母婚姻关系质量和走向的执念,将父母的关系彻底交由父母去主宰,自己只是作为孩子去爱父亲,去爱母亲。
第一步是不再站在不属于自己的位置去做不属于自己的事情。
第二步就是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去做属于自己的事情——作为孩子去关心关爱夫妻关系不好的父亲和母亲,而不是操心和拯救父母的关系。
这位嘉宾的无力和苦恼是因为她依然习惯去操心而不是关心,习惯去管而不是爱,这是红尘世界头脑固有模式主导的问题导向下,我们最习惯的表达爱的方式。我们总是想去解决对方的问题,却忘了也不会去爱。
张德芬说过一句金句,就是要舍得让爱的人去受苦。但是关心则乱,红尘我们一看到爱的人受苦,总是情不自禁就想解决TA的苦,甚至代替TA去受苦。
如何才能站在自己的位置岿然不动,又能让爱连接和流动呢?
首先,跳出对错看因果,跳出事情看到人,才稳得住。
头脑固有模式下,我们下意识地就会去论对错,当法官。拿我的父母来说,作为男性群体比如我爸爸、我哥哥还有我爱人都很反感我妈妈越来越爱唱反调爱抬杠爱当意见领袖,似乎是我妈妈的错。但是从因果来看,其实这是父母关系长期失衡后的一种调整,只不过是无明状态下的下意识调整。我妈无比崇拜和无微不至地关爱我爸爸几十年,我爸爸退休之前基本是一个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不过问家事也不参与家务的甩手掌柜,妈妈则是事业家庭两不误,又要上班又要管家,从无怨言。爸爸一直都是一个钢铁直男,对妈妈鲜有温存体贴。
退休之后两人一天24小时都在一个屋檐下,爸爸依然每天喝茶看报散步,坐等开饭,妈妈当然心理不平衡了。出来混都是要还的,爸爸今天所受的一切抱怨和强怼都是前面几十年他对妈妈欠下的“债”,妈妈的怨气和嫌弃则是在表达几十年来不被尊重和关爱的委屈。今天的糟糕关系其实是前面几十年种下的因,也是关系必须平衡的规律使然,爸爸妈妈用他们的方式在完成他们夫妻关系的平衡。
看清了这样的因果,在爸爸妈妈“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对抗和争吵里,我也会看到两个都在受苦、都很难过的、都恨不得独自去住养老院但依然在一个屋檐下度过艰难的权利争夺期的苍老生命。所以我每每看到他们互怼、听到他们诉苦,我就对他们都充满了心疼和怜惜,就越发臣服和敬畏规律的力量。苍天饶过谁?我年过七旬的父母也一样要受他们的苦,度他们的劫,做他们自己的功课。这就是他们的命运,作为子女,我有什么权利去评判他们,去企图教育他们,妄想拯救他们?
你真的看到了,就不会有一丝丝的妄念和企图心。
稳住之后,还要有一个足够清明慈悲温暖又有爱的空间和容器,能容纳和接住他们所有的苦和怨,他们的愁与难,纯然纯粹的爱才出得来,否则那个受不了和不忍心的自己总是第一时间跑出来,去为他们操心,却不敢也不会自己幸福。
作为孩子对父母最好的爱就是让自己过得幸福。父母在自己糟糕的婚姻关系里已经非常痛苦和不幸了,如果自己的孩子也过得一团糟,岂不是雪上加霜、苦上加苦?
妈妈每次跟我诉完苦,都会说,其实我也蛮幸福,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儿孙福,你们都夫妻恩爱,事业顺利,而且子女成才,两个重孙也聪明可爱,我已经很满足很幸福了。你不要担心,我就是跟你说说,心里就舒服一些,你爸爸就是那样一个人,对外面人好,在家里就像个阎王,不会说一句软话。
爸爸每次都故意躲出去让妈妈跟我吐槽,我也从来不劝爸爸去讨好一下妈妈,爸爸反而安慰我:你妈妈呀,就是一张嘴巴!别的都蛮好!没事的,你们把自己过好,不必替我们操心。而爸爸最爱听的就是关于我的女儿兰子的消息,每次跟他说到兰子的事情,他就笑得合不上嘴。
父母越是受苦,身为子女越要幸福,因为我们的幸福就他们生命中的甘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