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醒醒吧!别继续活在误解里了(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6-25 16:59:52)
标签:

情感

分类: 雅心原创团


这一期的《今晚我和你》节目,一开始女嘉宾就讲了10月3日和男友约会的故事。她一个人在公园转了一圈后给迟到的男友发了一条微信:我已经转了一圈回来了。男友以为她说的是已经自己回家去了,很生气,责怪她说话不说清楚。其实我当时听了也是一头雾水——她就转身回家了?她却觉得男友不可理喻:我就是转了一圈回来了呀!我就是这样说话的呀!

 

这位女嘉宾的表达确实很有特点,常常词不达意,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和误解,但是她却觉得是出生高知家庭的男友太讲究、太苛责,回怼的理由是:我在我们(雅心)团队分享,大家都能听懂啊!这就更让人哑然失笑了!不说陪伴她的同学用过多少次澄清,她拿专业的咨询师陪伴去对等要求一个普通人,不觉得逻辑不通,还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哈哈!所以我很是能够理解她男友的心情。

 

对了,这对冤家恋人可不是小年轻,而是一对已经在计划安排退休养老生活的中年男女。是不是挺可乐的?反正我听到这位女嘉宾不断制造误解和活在误解里的恋爱故事,很是哭笑不得,忍不住想对这位女嘉宾说:醒醒吧!别继续活在误解里了!

 

说话词不达意,如果虚心接受男友的建议,开始从把主谓宾说清楚完整开始训练,倒也不难。让这位女嘉宾自己挺着急也让听的人挺为她着急的是她关于亲密关系的一些重大误解。毕竟我们也是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的亲同学,明知道我有说话太耿直不怎么让人好接受的毛病,但还是斗胆直言,若有得罪还请海涵。

 

第一,不要误解吸引、喜欢和爱。

 

人们常说我爱上了一个人,什么是爱呢?爱是你情不自禁就想对一个人好,为一个人去付出,使对方更加轻松、快乐、成功、幸福,在这个过程中你也感觉到美好和幸福。但是对方是否接受你这么做是对方的权利,对方是否也爱你也如此对你,更是对方的权利。如果双方都自愿这么做,就是爱情了

 

喜欢是什么呢?喜欢就是看到一个人、想到一个人就很心生欢喜,内在特别想靠近对方,跟对方在一起。

 

这位女嘉宾是怎样的呢?她说:20194月我在相亲群里随便挑了一个面善的人,他就是老胡。老胡比我大9岁,自称财富自由,26岁那年短婚未育,出身高知家庭,还有个姐姐,父母都走了。爱好吃喝玩乐,梦想漫游神州,喜欢理财、历史、人文、地理。我出身普通农村家庭,生活简单单纯见识少。我不自信,总感觉自己知识匮乏。两个不在同一个频道的人怎么相处?我是该跟他合还是分?

 

嘉宾还跟亚新老师说到这位老胡和她已经离世的先生极度相似,二人都是一样的“葛朗台”的性格,都是跟她反差很大的高学历高智商高品位。她总是被同一类型的男士吸引,也能够吸引到同一类型的男士。这是典型的阴影人格的吸引效应。也就是我们将自己很渴望却不得、很排斥而压抑的人格特质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期待跟另外一个人亲密、合而为一而让自己完整起来所产生的致命诱惑。

 

爱是爱其所是,吸引是爱我所想,是一种无意识下的分裂状态,一般要么是又吸引又嫌弃,比如这位老胡对嘉宾,要么是又喜欢又抗拒,比如嘉宾对老胡。我们常常说“相爱相杀”,其实哪有什么相爱相杀,相杀都跟爱无关,跟不爱、错爱有关。这种关系里是没有对方存在的,彼此只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阴影人格的镜子(道具人)。

 

始于阴影人格吸引的亲密关系极为艰难也极具考验(很不幸,大多数亲密关系都是这样的起点)。如果能够觉察和觉醒,彼此就是对方最好的上师,关系就成为帮助彼此来相互学习和圆满自己的最佳道场。

 

幸福圆满没有捷径,这位女嘉宾一再说到两人如果配合得好就是很好的互补,但是别人的长处就是别人的长处,除非你通过向对方学习自己得到了成长,否则短板就一直是短板。这位女嘉宾如果在前一段关系里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文化修养,或者接纳了自己在学习能力上的短板和不足,很好安放了自己的自卑,在高学历的男士面前也能不卑不亢,那么高学历高品位的男士对她就不再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反而会在第二段亲密关系里找到一个跟自己真正合适的登对的互洽而不是互掐的人生伴侣;或者她修炼到能透过表面的标签看到对方真正的生命,即便跟现在的老胡在一起也能怡然自得、泰然处之。

 

显然这位嘉宾在前一段关系中的功课并未完成,所以现在这位老胡和这段关系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依然是帮她来看到自己和面对未完成的功课的。强迫性重复带来的折磨要远远大于快乐,她做好准备了吗?

 

第二,不要误解了幻想和现实

 

我们常常说被爱冲昏了头脑,冲昏头脑的从来不是爱 ,而是幻想。通过嘉宾的讲述,老胡其实已经很直接地呈现了他对这位女嘉宾和这段关系的真实态度:在云南买房,准备去云南定居养老这样的重大决定,事前事中都没有跟女嘉宾商量,表明未来的生活计划和安排里女嘉宾是可有可无的;女嘉宾看到很多人在美篇上给老胡点赞和评论,非常吃醋,就在评论里直呼“亲爱的”,想宣示自己对老胡的主权,但是老胡觉得这是有损自己形象,拉黑了女嘉宾还要求她删除所有评论,可见男嘉宾并不想在外界面前跟女嘉宾捆绑在一起,更别谈大大方方承认这个女朋友了;老胡只在女嘉宾的父母住院不在家的时候才去她家里,约他和女儿一起看电影他也不去,不愿跟女嘉宾的家人进行互动往来,拒绝参与到她的日常生活中来……

 

以上种种都能看出女嘉宾所觉得的“他目前是我想在一起的最好人选,我对他有一种独有的直觉就是会跟他在一起”真的只是她自己的良愿和幻想。但是老胡为什么又会跟她在一起“恋爱”了两三年呢?

 

这也是老胡的真实:两人维持单纯的男女朋友关系,只要你愿意你主动是可以的,哪怕你想去昆明,我也不拒绝;同样,你使性子发脾气要我把你的物品送到地铁口,我也不挽留,真的就把你的物品放在地铁口就走,面都不见。

 

并不是所有的恋爱都会走向婚姻,感情也绝非除了0分就是100分,还有10分,20分……50分,而且可能永远都到不了60分。

 

女嘉宾对老胡是可有可无,而老胡对这段感情是可进可退,女嘉宾看清这样的现实并且做好准备去接受了吗?

 

第三,最最重要的,不要误解了自己。

 

这位女嘉宾的讲述常常有些无厘头,或许这就是她能吸引离世的先生和老胡这一类比较刻板高冷男士的原因,她能上一秒钟作到天上,乱发脾气,但是看你不理她这一套,甚至比她还要做得绝,她也可以低下身段又主动伸出橄榄枝。她一会说自己很自卑,没有安全感,但是一会又说感觉在老胡面前很有安全感。她说老胡需要她,但是从她的讲述中,明明是她很需要老胡,觉得老胡是目前的最佳结婚人选,很渴望有一个家。

 

这位女嘉宾说她对学习心理学上瘾,四处上课。可是呈现出来的是她对自己对感情对婚姻都还是一团浆糊。她的表达之所以前后矛盾,总是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不仅仅是表达的问题,本质上是对自己都傻傻搞不清。

 

看清别人和外界的前提,是有一个清醒、清明、智慧的自己去看、去听、去感受、去觉察。一个人真正懂了自己,也就懂了所有的人,所以“认识你自己”是人生第一要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师不在多,潜心跟随才行。建议这位女嘉宾选择一位自己真正信服的老师,选择一条自己真正适合的路径,沉下来面对自己,探索自己,整合自己,圆满自己。

 

最后送给这位女嘉宾一段话并与之共勉:一个人,如果没有和自己结婚,和谁在一起都是投射;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上自己,爱上谁都是索取;一个人,如果独自幸福不起来,和谁一起,都感受不到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