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近来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些人在捉我,我到处躲藏,躲到现在拆迁了以前上班的公司地址,躲到办公桌下面,躲到地板里,躲到被子里,躲到黑暗无人处,还是会立刻被人发现,又躲到另一个藏身处,无处可逃;
现实生活中每天困乏的要死,宁愿上班、下班坐公交,不坐地铁,就是在仅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上睡觉,上车就睡着了,到家了还是挨着床就会睡,仅有的一周休息一天,就会睡到下午才醒来,从身体肌能到精力都感觉到虚弱疲乏。
整个人从工作到日常都感觉能力已达上限,无潜力可提升。
家里大小事仍是年过七旬的妈妈操持着,看着妈妈一天天瘦弱衰老,妈妈就是掉颗牙说话漏风,都感觉到妈妈口齿不清,担心妈妈在我还没准备好的时候离开我,辍学三年的孩子也复学一周了,越来越有学生的样子,而我还在摆烂,就怕自己没有能力撑起这个家。
索引条目:
1、 当一个人在对你说话,TA是带着TA整个的生活及其状态在和你倾诉。
2、 生活从来是两个方向:跟随着时间往前奔跑;回望且陪伴那一路奔跑的自己---前者是努力生活,后者是关爱自己。
3、 我们的头脑总是在告诉自己还可以更好,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即使已经很棒却对自己总是不满意的生命。
4、 现实中的很多生命其实已经给出了全部的自己,拿出了自己的最好,只是很少有人去看到且承认这一点---比如很多夫妻之间的指责其实也因为彼此都看不到这个真相。
5、 头脑总是鞭策我们去做到更好,而现实的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那么要何去何从?去接受那个疲惫不堪的生命,并给予关爱,这是必须且重要的选择。
6 、逃避常常在表达自己不愿不能不想,那么不如承认自己的不愿不能不想,哪怕很不堪!而当我们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这其实就是确定了面对的起点。
7、 当头脑总是说“你还可以更快更高更强”,而现实是“臣妾做不到”,于是头脑对自己的负面评判指责和否定就会启动,内耗就会随之而来。
8、 看不到如是呈现的自己而习惯性冒出来的标准、要求和目标,其实都是妄念,依据妄念而动,就是轻举妄动。
9、 在拿出了所有,做到了当下的最好,基于此的看到和臣服,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出现更大的空间。
10、 美好的生活,其实是从小事情上做好开始的,比如买菜做饭做清洁看书运动等---真正美好的红尘日子,从来不是高大上的玩意儿。
11、 十分钟看书,一刻钟锻炼,五分钟收拾某个地方,碎片化时间的运用,慢慢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模样。
12、 臣服真实的现状之后的行动,不是摆烂,而是清醒。
13、 我们可以未雨绸缪,但是需要觉察自己那总是习惯性出现的那过分、提前和持续性的焦虑。
14、 主动迎接生活里纷至沓来的事情,做好自己所能做的,承认且放下自己暂时做不到的,就是很好的静心。
15、 一块木板上只能钉那么多钉子,你只负责确定那些钉子是自己最需要和最重要的,而不是烦恼“这块板子怎么只能钉这几个钉子”—生命就是那一块木板。当然生命的成长性也注定了生命这块木板是可以生长增大的,这是另外的真相了。
16、 心可在高处,而行在低处,安心把手边上的事情做好,就是每一天的圆满,就是在撑起一个家。
17、 经常清理自己的内在,看望一路奔忙的自己,是生命之所需。
18、 我们总是疲于奔命处理外在大大小小的事情,却根本不在乎身处其中的我们,于是梦就来提醒我们要关爱自己。
19、 撑起一个家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以你为中心的家庭系统自然顺畅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