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想跟她在一起却又提分手(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3-03 17:47:10)
标签:
情感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您是不是特别有共鸣?生活中常见的“刀子嘴豆腐心”、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讨好型沟通、讨债型沟通,都说的是口是心非、心口不一。为什么言行一致、我口说我心对很多朋友就那么困难呢?
不管是爱你在心口难开,还是明明不愿意又不敢拒绝,都是觉得说真心话太冒险,内在有太多的担忧和不敢,但是又缺乏面对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于是多种情绪混杂在一起,就发生了口是心非的化学反应。
回家后我们一起探讨了这件事情。我首先跟她分享了我自己对待类似事情的态度和做法,我会在第一时间就真实直接告知我选择了另外一个人来服务,这本来就是我的权利,并不欠她什么。我说今天看到你这么在意一个陌生的销售人员的感受,我很受教育和感动,但是也蛮心疼和难受,你这样该有多辛苦啊!女儿说做人不就应该这样的吗?这是一种教养啊!
我说,注重和在意别人的情绪感受、说话委婉当然是很好的教养,但是过度在意导致在关系里无法简单真实,甚至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就会非常辛苦,会很累,最后结果还可能吃亏不讨好。而且我也感觉到,似乎直接拒绝别人对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女儿说,妈妈你这样一说还真是呢,我确实很难拒绝别人,因为总是怕伤害到别人。
我说,听你这样说我真的好心疼。我以前也是这样,后来发现是我自己很害怕被拒绝,所以也不敢直接拒绝别人。
女儿说,听妈妈你这样说,我感觉这种害怕我也有,所以我很难向别人开口求助,能自己做的都尽量自己做。
你看,我女儿对待销售的良好教养的背后,其实是有她自己都没有觉察的害怕的情绪,表面上是为了不伤害销售人员,其实是为了避免唤醒自己曾经被拒绝的糟糕体验。
我口说我心,首先我们得清楚懂得自己的心才行啊!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懂自己的心呢?
我们的表达方式也是呈现自己生命状态的一面镜子。当我们的红尘自己离内在自己太远,不去靠近内在的自己,不去聆听和懂得自己的内在心声,甚至根本不知内在为何物,完全没有觉知地活着,那么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就是我们矛盾、拧巴的生命状态在表达和沟通上的自然呈现。
你是怎样的生命状态和生命层阶,你就会相应呈现出怎样的表达方式。我口说我心的表达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话术的学习,重点不是如何说,而是一个怎样的你在说。
如何才能做到我口说我心呢?
第一,认识你自己——训练自我觉察的能力,清楚并能准确标注出自己的情绪感受。
“认识你自己”,这句被镌刻在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不要只是挂在嘴上,也不要止于放在心里,而是要在每一天践行出来。
说实在的,红尘生命,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起点都很低。比如我的女儿平时也爱看一些哲学书籍,算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观点的孩子,但是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亦是非常不足的。我和女儿进行探讨的过程,就是陪伴她开始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开始探索和认识自己的过程。认识自己的路径一定是情绪和感受,而不是思考、分析和道理。
女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害怕,头脑很巧妙地让她停留在我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舒适区,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在我的陪伴下菜慢慢觉察到对于被拒绝的担心和害怕,这种担心和害怕一定是跟某个原始事件中的负面糟糕体验有关。头脑固有模式下处理负面的难受的不好的情绪的方法就是直接通过防御机制去逃避、隔离、投射、合理化等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每个人的固定反应。我女儿所采取的防御机制主要是逃避和合理化。
这其实是一场自己跟自己捉迷藏的游戏,入戏太深,我们就把真实的自己藏得不见了。游戏人生终究敌不过真实的生活,生活会让我们原形毕露。就像这位参与《今晚我和你》节目的男嘉宾,心口不一,南辕北辙,最终杀死了自己的爱情,不得不直面这个矛盾分裂的自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把自己藏得有多深,离内在的自己有多远,回归的路就有多远,整合的难度就有多大。爱自己认识自己尽在日常,我们需要在平时就训练自己的自我觉察的能力,要随时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清楚自己当下的情绪感受是怎样的,并且能够准确分辨和标注出来。感受是内在空间的量尺,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感受无感,就会跟自己的内在失联,把自己活得稀里糊涂、面目全非。
第二,对固定反应喊停,产生新鲜的美好体验,并不断复制新的体验,在现实层面开始对固有模式进行矫正。
当我们越来越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相互矛盾的部分都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就拿这位参与节目的男嘉宾来说,他之所以明明还爱着对方,奔着和解而去,但是脱口而出的却是伤人的话语,甚至找对方算账要钱,那是因为他除了心意情爱的部分,也有对女友心猿意马的很多愤怒和委屈,他的这些未被看到和接纳转化的情绪首先就会冒出来,而且第一时间就是固定反应的情绪化表达,内在的深处的心意情爱的部分根本出不来,也来不及出来,对方也开始做固定反应,一场战火就已经爆发了。
我们总是将情绪交给外界,觉得是你心猿意马伤害了我,让我很愤怒很委屈,所以你要为的情绪负责,我就要对你发泄。却不知,对方只是按动我们情绪按钮的人,是我在委屈我在愤怒,我的情绪只能我来负责,我要来关爱这个感觉很受伤的委屈愤怒的自己。
这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我们能在第一时间保持觉察,踩住刹车,对自己一触即发的固定模式喊停,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就像我跟女儿建议的,下一次当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可以在自己的内在腾出一个房间,告诉自己,我很害怕我的拒绝会伤害到别人,这个害怕是我的,我看到了我的害怕,我把我的害怕暂时放在我这里,我下次再来看看这个害怕;然后再用新的方式,一样可以很委婉很温和很客气,但是也可以直接真实告诉对方已经有其他人接待我了,或者我暂时不需要,不必再联系我,以免浪费您的时间。由此就会产生新鲜的体验,只要她这样保持觉察去做,新鲜的体验大概率都是惊喜的美好的,然后不断复制这样的体验,就在现实生活层面矫正固有的反应模式了。
第三,借助专业学习进行回溯和内在小孩陪伴,对内在伤口进行面对转化,开始真正地自我负责和自我关爱。
我们通过觉察分辨认领回来,暂时存放在内在的那些负面情绪怎么办呢?需要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专业的学习,运用专业的方法进行面对和转化。比如我的女儿她现在觉得自己从小都很受尊重,没有被拒绝的糟糕体验,其实是被她的防御机制压到生命的很深处了。我没有刻意地去挖掘和故意去碰触她的伤口,但我感受得到被她关押在暗无天日处的内在小孩。在我们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她初中时候就很克制自己,她说学校门口有一家炒面,特别好吃,一份要七元钱,但是她每天的零花钱也只有七元钱,所以她只能偶尔去吃一次,那一天她就买不了其它的东西了。我听了很是错愕和心疼,因为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可见害怕提要求害怕被拒绝的她早就出现了。我反思自己在遇见《今晚我和你》和亚新老师之前,并不清楚亲子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是一个典型的恐惧焦虑、观念育儿的妈妈,对她的伤害是很多的。这些伤害并不会因为我的学习提升、亲子关系的改善就消失,只能等待机缘到了,她自己来成长和修复。
祝福这些嘉宾和我的女儿,还有跟他们一样很难无口说我心、真实整体表达自己的朋友,能够早日走上认识自己、成长自己、回归内在生命本源的路。虽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但是一段美好的感情付诸东流,又增加了丧失之痛的功课,还是挺为这位嘉宾惋惜和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