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很累是因为你只有红尘生命一个维度(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3-03 17:04:17)
标签:

教育

分类: 雅心原创团

夜已经很深了,爸爸妈妈已经睡了,一个上初中的小女孩还没有睡觉。透过一面很大的玻璃窗,看着窗外一轮很大很亮的月亮,皎洁的月光照进了房间,小女孩感觉到清净舒服又美好,因为她的世界终于安静了,与其说她是贪恋这皎洁的月光不忍睡去,不如说她是珍惜这难得的属于自己的不被打搅不被监视不被控制的时空,她并不是睡不着,而是不愿意睡去,她太想多拥有一会儿一个人的空间和时间了。

 

这美好诗意的画面和令人哀伤的内心独白来自《今晚我和你》节目一位女嘉宾的讲述,当亚新老师让她将父母也放到这个场景里面去,在嘉宾的内在呈现的是很小的父母站在她的身后,她依然看着窗外很大很亮的月亮,能感受到母亲在自己身后用充满了担心和哀怨的眼光看着自己。她感到很恐惧和紧张。

 

当女嘉宾和父母内在的对话一启动,画面就发生了变化,场景不再是被皎洁的月光照亮的房间,而是在书桌前。是啊!被月光照亮的房间是自己唯一的清净之处,舒服之所了,怎能让父母再次侵入呢?难道真的是要逃到月亮上去么?而只关注学习、只允许看作文书的父母当然只会盯在书桌前,也必然会把她拧到书桌前去的,哪怕做完了作业爸妈也不让离开书桌,哪怕她坐在书桌前,父母依然要盯着。

 

我想起女儿的大学室友,一个可爱的天津女孩,她经常会突然一哆嗦。问她怎么了,她说:艾玛!太可怕了!我感觉我妈妈盯着我的眼睛从天津一直直射过来了!她们说她太夸张了,她说:是真的!我妈的眼睛就有这么厉害!

 

多少孩子的背后都有这么一双让他们紧张又恐惧的极具穿透力的监视的眼睛啊!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这位嘉宾说:总是感觉自己很累,特别累,有时候连多说几句话都不想说,尤其是和父母说话的时候,好像父母多说几句话我就会感觉受不了,感觉更加的累。工作上也是,即使并没有做多少事情,也觉得很累,而且我发现自己特别不想上班,就像以前经常出现的会有上一段时间班就辞职在家呆几个月,看小说,还有追剧。但是现在这些事情我都不喜欢了,总想着要多看看书,多看看我那些视频课,我搜集了好多好多视频课好多好多专业电子书,总是想着要看要学,可是总是感觉好像没有时间,没有精力。

 

您是不是跟这位嘉宾特别有共鸣?从小就被牢牢地监视和控制,只被允许做一件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自由,身不由己,就像一个被父母操控的傀儡。小小的孩子就感觉到父母要是不控制自己他们就活不下去,只能配合父母。但要是这样被监视被控制、没有丝毫个人空间地活着,总是活在紧张和恐惧里,无法放松,压力山大,又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不应该活在世上的木头人。关键是父母的要求还那么高,永远也达不到,怎么都无法令他们满意,所以总是被指责被训斥。对父母积压了很多的愤怒,梦里都在跟对亲戚朋友说自己不好的妈妈吵架,一边砸自己的头一边怒吼“我就这样怎么了?我就这样怎么了?”在巨大的压力和内耗中,总是很累,没有精力,内在力量不足,走一段就得停一段,充了电再走。

 

你知道为什么你这么累吗?因为你背负了两代人的人生,既要完成父母对你的期待,又想活出你自己。对于幼小的孩子,这是基本不可能抗拒亦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又有太多的父母将家族的重任和自己未完成的心愿转嫁给孩子,寄希望孩子去完成,于是这些孩子注定难以过好这一生。就像这位女嘉宾,从小是俯首贴耳、逆来顺受的乖乖女,但感觉就像生活在地狱里,不管怎么努力依然会让父母失望,特别难受,到了高中已经到了疯魔的边缘,用刀去割自己的手臂,才能让自己感觉放松一点。成年后活出自己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则跟父母越来越对抗,内耗越来越严重。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一次活给他人,一次为自己而活。而第二次生命往往就从人的40岁开始。可见能够活出自己并且陪伴孩子活出孩子自己的智慧父母是少之又少的,可以不必背负父母的期待不受父母的控制而活的幸运儿是实为罕见的。即便是荣格这样的大心理学家也不得不将自己的人生分为两半,他也确实活到了86岁的高龄。

 

在我看来,只有觉醒的人生和未曾觉醒的人生,本质上并没有为别人活和为自己活的人生。小时候受制于父母,为父母而活,是因为每个孩子都天然地忠实于父母,有一颗想要荣耀父母的心,同时也必须倚仗于父母才能活下去,所以表面上是为父母而活,实质上是为了那个心甘情愿或不得不听命于父母的自己而活。而当父母的期待和指责被小小的孩子完全认同,父母的耳提面命和孩子的俯首帖耳固化成亲子互动的内在模式,即便我们已经长大,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内在依然跟父母纠缠粘连在一起,小时候被父母控制和打压锁住的能量也一直卡阻在内在,更加形象的说法就是有一个受伤很重、奄奄一息的内在受伤小孩等着我们去关爱和认领,就像节目中嘉宾呈现出来的连皮肤都没有、完全不能碰触的一个内在受伤小孩,内在受伤小孩是我们内在精神实体的一部分,已经受伤到如此程度,跟TA相对应的红尘自己当然是精力不足、疲惫不堪、不做什么都很累的状态。

 

头脑固有模式下,累了就躺平休息,背负了父母的人生就把父母的期待放下,把父母的人生还给父母。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呢?这位嘉宾工作一段时间就要休息几个月,但是却越来越累;梦里都在跟妈妈吵架,跟妈妈对抗,但是父母在内在是低头不语,在外在是对她越来越不满又无奈。

 

如何才能把父母的期待放下,把父母的人生还给父母呢?亚新老师在节目中已经演示了路径,也陪伴嘉宾确定了她的起点。这个起点不是跟父母的关系模式和距离,而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模式和距离,因为父母并非责任人也不是目的地,我们最终是要通过父母回到自己,并连接到内在生命本源那里,如此,才能说活出自己。

 

首先,运用回溯疗法回到自己身上。通过身体长期的莫名的累的感受进行回溯,这个过程里可能首先会出现意像或者内在小孩的画面,比如节目嘉宾初中时候一个人看月亮的画面,一个只有摆脱父母的监视和控制才能获得片刻轻松的内在小孩和相关的重要他人(一般都是父母或者其他直接养育者)就相继出现了。陪伴内在小孩去面对重要他人,通过内在小孩的表达进一步呈现内在小孩的伤点、痛点、卡点、泪点等,就会一步步从派生场景回溯到原始场景。

 

在节目中,亚新老师让嘉宾在内在出现父母,让那个宁可不睡觉也要拥有不被父母监视和控制的时光的内在小孩跟父母进行表达,就是在进行回溯和舒展呈现内在小孩的工作。

 

接着,进行内在小孩的陪伴。内在小孩对重要他人的面对和表达是第一步,越舒展越好,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很多跟内在失联太久的红尘生命一开始多是红尘自己或者儿时面目的红尘自己在进行申讨和控诉,这需要咨询师保持足够的觉察。所以我们强调一定要进入具体的事情和原始场景(派生事件也要进入派生事件的具体场景中)中,让事件中的内在小孩对事件中的当事人对方进行表达,而不是红尘自己进行代言和旁白解说式的陈述。

 

拿这一期节目来说,这位嘉宾的讲述中是有诸多可以进入具体事件和场景的点的,比如爸爸不让自己看作文书之外的其它课外书;比如小学时候成绩很好,但是爸爸依然不满意,希望自己超过所有人,可以探寻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爸爸是怎么说的,自己的情绪感受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真正进去。

 

时间关系,一次节目无法进入很深。但是亚新老师已经在陪伴嘉宾也在跟所有听众演示放下父母活出自己的几个阶段和路径。

 

节目的最后,亚新老师让嘉宾直接去面对内在受伤小孩,也就是回到自己跟自己的关系,这里还只是红尘自己和内在精神实体自己的关系。

 

于是,经由累的情绪感受,红尘自己开始面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觉察和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并从中呈现内在精神实体尤其是受伤很重的部分——内在受伤小孩,通过面对父母去直接表达,呈现出内在受伤小孩的伤点、痛点、卡点、泪点等一直期待着被聆听、懂得、看到的具体内容,然后红尘自己开始通过感受这样的内在受伤小孩,走近自己的内在精神实体。如此,我们就已经走在向内在回归和觉醒的路上。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会发生什么呢?

 

红尘自己走向内在精神实体不是我们的目标和彼岸,也不是武汉雅心的内在小孩陪伴的目的和最终方向。我们最终是要通过内在受伤小孩和内在精神实体去呼应和连接到内在生命本源。内在受伤小孩和内在精神实体本身就是红尘生命和内在生命本源失联的产物,同时也是红尘生命重新连接和回归到生命本源的桥梁。

 

在节目中,亚新老师就是作为内在生命本源的显化在提供一个聆听、懂得、慈悲、允许、接纳、包容、尊重、支持、爱的内在心灵空间,在陪伴嘉宾进行面对和转化,而武汉雅心的内在受伤小孩以及一切课程都是在帮助我们回归到这样与生命本源里连接的心灵空间,让红尘生命最终皈依到生命本源。

 

当我们经由控制我们的父母靠近我们的内在精神实体,然后那个很累的红尘自己又通过内在精神实体回归和连接到内在生命本源,我们就有了一双心灵的眼睛和心灵的耳朵,我们就会看到整体的父母和整体的真相,我们就会从和父母的纠缠、粘连、认同、对抗的矛盾分裂中走向清明、轻松、自由、轻盈。

 

做自己从来不需要被允许,父母从来不是我们做自己的阻碍,本来如是的生命本源自己一直在那里,我们需要的是连接和皈依到内在生命本源,活出我们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匍匐在父母面前祈求他们的放过或者跟他们对抗或者逃离,才能做自己,那样的话,你真的会累死。

 

所以,你很累,确实是因为你背负了父母的人生,如果你只有红尘生命一个维度,你真的逃无可逃只能一直累下去。真正的救赎和觉醒之道就是让红尘生命皈依到生命本源那里去,如此才会得到真自在、大自由。

 

欢迎您加入并跟随武汉雅心,和我们一起践行这样一条实证实修、清晰直接的心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