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变(32期学员张建兵——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2-11-28 12:19:28)
标签:

育儿

分类: 雅心原创团


最近几天看到群里很多家长在发喜报,跟老师道谢,说自己的孩子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高中,什么大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夫妻之前关系的改善,孩子的教育等问题有莫大的关系。

 

想起前一段时间回老家的一件事,感触颇深。

 

我哥的大儿子明年就要高考了,基本上都是住校,一个月左右回一次家。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他是一个特别天真活泼的孩子,每次看到我都会特别激动的跟我说:“叔叔叔叔,你知道憨豆先生吗?我特喜欢他,他演的电影特搞笑。”然后就会大大方方的给我学一段,虽然看着那些动作有些夸张,但是我觉得孩子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很幽默,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这次回家让我深感不安。

 

大概在我回到家后的第三天,正好赶上他放假。回家的第一天,我跟他打了个招呼:“呀,乐乐回来了啊。”他看着我几乎没有什么笑容,轻轻的回答了一声:“叔叔好。”而这三个字对我来说很难听清楚,因为他的发音特别短,三个字的长度都没有我们正常说话一个字的长度长,让我觉得很不正常。我当时心里一颤,感觉有点不对劲。然后再看孩子的眼睛,感觉是空洞的,没有神。然后后面发生的一些事让我知道了大概的原因。

 

吃饭时,吃哪个菜,怎么夹,不是自己能做主的,都是听他妈妈的指挥。他妈说吃这个,他就夹这个菜,他妈说用勺子舀,他就用勺子舀,他妈说吃饱了吧,他马上放下筷子说饱了。在学校住宿一个多月,衣服、袜子,甚至内衣内裤都不会自己洗,全部带回家给他妈洗。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回来后,他妈必须给他洗澡,美其名曰他在学校住了一个多月了,身上太脏了,后背他自己够不着,所以要给他搓澡。一个十七的男孩子,还需要妈妈来给洗澡,这听起来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侄儿在放假的这几天里,几乎手机不手,不是玩游戏,而是上网课。早晨5点多起床,到晚上8、9点钟休息,无论吃饭还是上厕所,眼睛都要盯着手机,即便是到爷爷奶奶这边来吃团圆饭,她妈妈也要他带几套卷子看。

 

还有一点就是,侄儿小的时候有点淘气,但也不是特别淘,和大部分男孩子小时候差不多,但是我哥和我嫂的教育方式很简单粗暴,就是打,而且是那种打的特别狠的那种,孩子被打怕了。

 

对于孩子今后的安排,我哥和我嫂子也基本上有了明确的方向。因为我哥和嫂都在当地的公安系统,所以在他们看来,孩子必须考警察学校,以后想办法就在当地县城或地区公安系统当警察,其他的学校、专业全部不予考虑,并且不允许任何人给予的任何意见和建议,不是不接受,是不允许别人提。

 

在他们看来,孩子离他们近一点,一是有什么事,他们可以帮个忙,尤其是在公安系统,人脉关系还是有的。二是离家近,什么时候想见孩子了,个把小时就可以见到了。

 

据我和侄儿私下的聊天,我发现不是侄儿子不想自己独立做事,而是这样的一个“我是为了你好”的强势妈妈不允许你这么做,你的事我必须给你安排好,你必须听我的安排。然后孩子就把这些“爱”背负在身上,这种让人窒息的“爱”,硬生生把一个活泼、爱说话、爱表演、幽默感十足的生命,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目光呆滞、沉默寡言、毫无思想,只会听指挥的“提线木偶”。我哥当时跟我说为什么让侄儿上警校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侄儿学习成绩不好。我想说,就侄儿这种状态要是学习成绩好了才不正常呢,他现在能继续上学,能尽力在年级排上名次就已经是非常非常不错了,有多少孩子因为这样的事情休学在家,变得抑郁,沉迷于游戏,甚至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我不否认他们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害怕孩子一个人在外地受苦,就像我父亲当年担心我一个人在武汉生活一样,但是和我父亲相比,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我父亲是站在我的角都去考虑,希望我将来走的更远,有自己喜欢的生活,如果我遇到了困难,他们会想办法给我提供帮助,而我哥只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考虑,所有对孩子的“好”,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满足自己对孩子的牵挂、担心,孩子今后遇到所有的问题他要全部代替孩子去解决。

 

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对孩子将来的安排,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没有错,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全错了,而且错的离谱。他们在整个过程中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那个人,那个活生生是生命。孩子已经因为他们的“好”,变得“生活不能自理”,变得没有了思想,没有了勇气,没有了信心,有的只是一副皮囊,一个没有灵魂的皮囊……

 

教育孩子,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而教育好孩子,也绝不是只要为了他好,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往往这种正确才是最大的错误。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真正懂自己的人,而不是一味只会要求、指挥TA的权威人物。这种所谓的爱,不会带来亲密关系,只会制造矛盾和隔阂,最终只会让关系变坏,变恶劣。

 

真心的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能真的懂孩子,能真的看到那个鲜活的生命,那个和曾经的你我一样的生命,他们不仅仅是你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我们可以继续爱他们,但是,请不要把我们的爱强加给他们,变成他们的负担和压力,不应当是压弯骆驼背的稻草,爱应当是温暖,是温柔,是包容,是关怀,更应当是放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