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20823:被严苛对待的孩子,最后都活得怎么样?
(2022-11-24 09:26:07)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
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上节目就是想聊聊自己的各种害怕,这个的害怕持续多年,这些害怕然给觉得自己过于内耗,内耗到达一个临界点。不得不去面对这些种种的害怕和恐惧。
在工作中比如约客户一起前往学习,从出发那一刻我就害怕,害怕漏掉一个没有招呼到,感觉自己不周全,从头脑层面我觉得自己漏掉就漏掉无所谓的,客户又不会责怪,但是内在有一个很严苛的声音仿佛就是不放过自己,哪怕细微的做不好,我都觉得自己不够周全。再比如到达目的地,主办方没有安排就餐,我就很纠结该怎么办才好?外卖到底要怎么点?在这一刻,我很无措,很不知道怎么办?客户都很熟悉了也会救场。
虽然他们不知道我的不知所措,但是我内心真的到了无措到了的极点。
类似的事情很多,有些时候那些紧张和害怕是在心里的,但有些时候的紧张和害怕是很多人都能感受到的,比如大型会议,尽管开了很多次,但是我依然紧张,虽然我安排妥当了,我依然无措,总觉得那里没安排妥当,深怕出纰漏。
其实那些害怕和紧张的真的是情绪,事实上是没有发生我所担心的,哪怕发生了我也是自己能兜住的。
是的我很讨厌自己如此的害怕和紧张,我羡慕别人的轻松和从容。这些我这里好像很少出现,甚至没有出现过,总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
我好想探个究竟,那些害怕,那些紧张从何而来。
索引条目:
1、红尘生命做事拖沓,开会迟到,消极应对人事物,TA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做好规划,确定目标,奖惩措施,坚持督促等,到最后会很无奈地发现收效甚微。
2、很多生命对做事情懈怠、拖延和对抗,因为红尘生命常常感到疲惫不堪,生命总是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
3、外在的拖延消极怠工等,常常对应着内在有一(多)个高标准严要求的权威人物,一直在施压红尘生命。
4、小时候承担很多的孩子,长大后常常过得很苦。
5、一般人的内在常常有两个难以反抗的权威人物比如父亲和母亲,可是有的人的内在站着的往往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婶婶等多个严苛的权威人物,这样的生命怎么可能过得轻松自在?!
6、小孩就应如是的小孩样,如是小孩的生活,如是小孩的体验,任何压迫式的成人生活体验,任何过多的生活重担,都会破坏一个孩子如实的成长节奏,带来非常沉重的生命负担。
7、小孩只匹配小孩的生命体验,成人常常嘴里把孩子当小孩,在日常却把小孩当大人,父母或养育者看不到真实如实的孩子,所以常常要么过严的标准,要么过多的要求,让孩子不堪重负。
8、外在权威人物不在身边了,去了哪里?孩子的内在里。小孩对权威人物总是边对抗、边认同、边内化,最终对自己最狠的,反而是内化了父母等权威人物的那个自己,于是我们一生都在自己跟自己作战的内耗中。
9、如果不深度触及内在的受伤小孩,外在再多的努力和调整,最终也会付诸东流。
10、对抗往往意味着伤害,持续对抗,就是持续性伤害,而和解才能带来和平,内在的和平,需要在内在进行和解,否则内在的和平安宁遥遥无期。
11、在内在对抗父母,或者祈求内化的父母放过自己,都是一条死路,因为没有接纳所有发生后的一切,和解安宁的出口就迟迟不会出现。
12、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为别人而活,却花了太少时间来爱自己。
13、太多的个案让我们一次次看到:不进行内在的面对和转化,想要活得通透和明亮,轻松和幸福,真的太难!
14、太多的内在创伤在或隐或显影响着我们的红尘生活,如果没有面对和整合,越是重要的事情,关键的时刻,我们总会力不从心,或者历尽千万苦,却在成功在即的时候,“莫名其妙”搞砸一切!(其实并非莫名其妙,而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早就如是存在,只是我们看不到潜藏的引线)
15、所有的不舒服和痛苦既是教训,也是慈悲的提醒---我们需要真正开始关爱自己,真正聚焦我们自己的伤点痛点泪点卡点痛点等来面对和转化,我们的红尘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16、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这是人类重大的任务,至今都没有完成好。
17、很多紧张害怕担心等情绪都有源头,并非空穴来风,是跟小时候的自己体验到的人生经验有很深的关联。
18、找到原因并非就解决了问题,那只是看到了前因后果而已---why并不能代替how和what,我们需要在清楚why的基础上,去看到和接纳如是的what,然后在沿着how的步骤去做好面对、转化和整合。
19、苛求完美的父母身边常常站着胆小,害怕出错,无法放松的孩子。
20、内在受伤小孩常常在日上生活工作和关系里出现,只是我们不认得TA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