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缺爱的人如何“长大”(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2-11-24 09:03:17)
标签:

情感

分类: 雅心原创团

 01

 

每一个“恋爱脑”的背后都有一个极度缺爱的灵魂

 

一位娃娃腔的女孩打进《今晚我和你》节目的电话,讲述了她去年因为一场恋爱误入传销集团的惊险经历。别人分享的是情感故事,她分享的却是情感事故。而类似这样的情感事故还不止一次,除了遇到传销骗子,她还遇到过双性恋,各种奇葩恋爱经历,令她非常苦恼。

 

为什么自己的感情如此不顺,情路坎坷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信息呢?她想亚新老师陪着她去看看。

 

有个网络名词叫做“恋爱脑”,形容那种爱情至上、可以不顾一切去换取对方对自己情感上的满足和陪伴的女孩(也有男性)。这一类的朋友为了对方的一点点温暖就可以飞蛾扑火、在所不惜、不计代价;而且屡爱屡败,屡败屡爱。让人哀其不幸又怒其不长记性,不是说“吃一堑长一智”吗?怎么就才离狼窝,又奔虎穴呢?

 

正在热播的《梦华录》中的江南第一琵琶高手宋引章就是典型的“恋爱脑”。和周舍闪婚后遭家暴虐待,被好姐妹赵盼儿救出。到了东京又很快着了多情公子沈如琢的道,她的偶像——京城花魁张好好专门好言相劝,却无功而返。身边的明眼人都只能看着她一次次往火坑里跳。

 

“恋爱脑”真的不是脑子出了问题,不聪明不灵光所致。宋引章年纪轻轻就成为江南第一琵琶高手,这位《今晚我和你》的节目嘉宾也是一位聪慧灵巧的女子。只是在情感问题上她们似乎瞬间就智商告急,进入了盲区。

 

原因何在呢?其实每一个“恋爱脑”的背后都有一个极度缺爱的灵魂。因为极度缺爱,所以才会饮鸩止渴。就像是一个沙漠中跋涉的人,已经口干舌燥、五内俱焚,哪怕一滴水都是续命的琼浆。哪里还顾得上许多?

 

极度缺爱的人对爱的饥渴程度一般人是难以体会和想象的。节目嘉宾在一次次的感情受挫后,也在觉察和反思自己这种飞蛾扑火的情感模式,开始对自己喊停。但是她会把在照顾和呵护她的妈妈都幻想为伴侣的感觉,妈妈又是同性,于是她又会产生恶心和罪恶感。

 

听着真是令人心疼和难过,就像是看到一个饥不择食抱着安慰奶嘴死劲吮吸的婴儿。

 

是的,就是饥不择食的婴儿。我一直记得我的女儿断奶的时候,看她哭的伤心,一个大院里的正在哺乳的邻居妈妈撩起衣服逗她,说:我这儿有奶,你吃不吃?没想到女儿扑到她的怀里含起乳头一顿猛吸。大家都笑说:果然是有奶便是娘啊!

 

02

 

缺爱的孩子“长不大”

 

“恋爱脑”的不计代价、飞蛾扑火,就是冲着“有奶便是娘”而去。外在有多饥渴,内在就是有多匮乏。

 

父母们大多只是关注孩子的身体营养和身体发育,却常常忽视了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和精神成长。所以有很多严重缺爱的孩子都只是有了成年人的身体和面孔,但是在认知和行为方面都是心理营养严重缺乏的受伤小孩状态;外表是成人,内在却一直是一个未曾长大的孩子,始终无法很好地完成社会化适应。

 

“恋爱脑”的特征之一就是显得特别的天真和单纯,看上去是爱情至上,为爱疯狂,完全不考虑世俗化的标准和界限,做出一些惊世骇俗之举也在所不惜。比如诗人顾城的激流岛之恋最终导致屠妻然后自杀的悲剧。

 

但是这种“勇敢”和痴狂既是出于对于爱的饥渴和需要,也是由于对基本社会常识和人际关系规则的无知与茫然。诗人顾城就是抗拒社会化、一直以纯粹小孩面目生活的典型。

 

关于顾城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于他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能量状况和成长经历鲜有涉及。对成人社会规则的极度抗拒既成全了他,使得他能以干净、赤诚的孩子视角来感受世界,表达内心;同时也注定他活在这个成人主导的人间是一场痛苦的悲剧。

 

而这位参与《今晚我和你》节目的嘉宾,虽早已成年,也学有所成,但是不管是在职场发展还是个人情感上,都不甚如人意,关键也是卡在社会化适应未很好完成。这一类的朋友虽然不像顾城一样抗拒社会化,但是因为心理营养不足,内在受伤很重,心理按钮又多,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伤员,是无力去面对红尘世界的严酷和粗糙的。

 

社会化适应出现卡阻、延迟的孩子,一般都是两种情况:一类是父母过度保护,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学习之外的所有事宜都包办代替,让孩子成为一架“学习机器”;一种是另一个极端,生怕孩子将来不适应社会,刻意实行所谓挫折教育,对孩子过度严苛,铁面无情。这两类父母都无视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正常需要和规律,专横又武断地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按自己的意志去跟孩子互动,“阉割”了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内在生命力的种子无法萌芽生长。

 

参加节目的这位女嘉宾一边极度渴望亲密关系,一边又“拒绝长大”,希望男友继续做像爸爸一样照顾自己的“婴儿”,则还有家庭系统内违反爱的序位法则所导致的内在牵连,使她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必须停留在婴幼儿阶段,去配合父亲。

 

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嘉宾的父母一直关系不好,她的父亲跟妻子非常梳理对立,但是对女儿则无比亲密呵护。在女儿长大之后,在身体接触方面也毫不避讳,依然会跟女儿拥抱甚至亲吻。女儿内在很清楚,父亲对自己的言行只适合婴幼儿时期的自己。而且嘉宾的母亲跟她的互动模式也是百依百顺、呵护备至。于是这一家三口就这样相互配合维持着家庭病态的平衡。

 

嘉宾如此急切地想要建立一段亲密关系,想建立自己的家庭,逃离这种病态的令她既“享受”又“恶心”的关系,是因为她内在清楚早已成年的她继续跟父母维持这样的关系是不合适的,所以她想找一个真正跟她年龄匹配的人来继续这种“喂养”和“享受”。

 

但是,爱情婚姻是属于成两个成熟男女之间的关系。她只有一副成熟的面孔,实则还是婴幼儿的内在,怎么可能会吸引到一个健康成熟的男孩,建立一段健康成熟的亲密关系呢?

 

想要一段成熟美好的亲密关系,首先得从嗷嗷待哺的婴儿长大成人才可以。   

 

03

 

缺爱的孩子如何“长大”

 

受伤严重、极度缺爱的孩子如何“长大”呢?

 

首先要看到并承认自己在关系中的“婴儿”状态,要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断奶”。

 

是的,没有吃够足够的“奶水”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也“断奶”。这真的是一件让人难过和哀伤的事情,也是老天的慈悲。不管你多么匮乏,只要你坚持到了长出自己的牙齿,就不必要依赖妈妈的奶水了。

 

放下本来就先天不足的乳头,你反而可以拥有更多的食物和营养。

 

“断奶”的过程是痛苦的,是一个从习惯了单一甚至是有毒的营养摄入到多样和健康的营养摄入的过程,从被动喂食到主动进食的过程。就像一个孩子从抱着乳头和奶瓶吸奶到自己拿着勺子、慢慢过度到筷子,从稀粥、米糊、面条等流食到丰富多样的饭菜的过程。

 

一开始会很不习惯,很不适应,勺子也握不住,半天送不到自己的嘴里,撒一半吃一半,非常的狼狈和难堪,可能会被人嘲笑;父母也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喂食,说你何必呢?来吧!听话!喂给你吃现成的多好!

 

但是请记住,即便你等到八十岁,你想长大和独立,你还是得走这一步。

 

其次,要开始观察、模仿、请教、学习父母之外的“模板”,成为一个通晓、遵守、适应红尘世界运行规范和秩序的成熟社会人。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关于社会规则、职场规范、人际关系的界限等等,原本父亲是孩子适应社会的最好的老师。但是节目嘉宾的父亲虽然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是一把好手,但是明显在跟女儿的关系上界限不清,一直把成年的女儿当作幼小的孩子一样亲密互动;跟女儿过度亲密,跟妻子却严重疏离对立,让女儿替代了妻子的位置。导致的结果就是女儿潜意识里拒绝长大,而且习得了只有做“婴幼儿”才能获得亲密和爱的互动模式。

 

所以嘉宾需要观察学习电视、电影、身边其他家庭、其他父女的健康互动模式,对爸爸的过界过度亲密和肢体接触勇敢说“不”。同时也要开始以成年人的视角、思维来看待职场关系和亲密关系,不懂的就向身边愿意信任的师长朋友请教;不适合的言行要控制,不习惯但是必须遵守的要遵守。要觉察自己的任性并对自己的任性说“不”。

 

有一个越来越成熟稳定的胜任社会角色的自己,对于红尘生命是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修炼。很多人忽略了这一步,一味想要通过身心灵的学习来爱自己,但是你拿一个怎样的自己来爱自己呢?一个经济上人格上都不独立的自己如何爱自己?相反,有养活自己的工作,有正常的社交,有照顾自己日常生活的能力,建立家庭之外的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才会有一个越来越独立也有力量的自己出来,也有一个越来越懂人情、知世故的自己去跟外界进行正常连接。

 

第三, 在社会化成熟的同时,要通过专业的课程和陪伴去面对和转化内在伤口的部分。

 

在成熟社会人的红尘自己基础上,再通过学习和不断练习,有一个越来越清明、慈悲、懂得、温暖、有爱的觉察的自己,去看望和关爱因为爱的匮乏严重受伤的精神实体。

 

这正是这位嘉宾在武汉雅心人本回归生命成长团队一直坚持在做的。

 

祝福这位嘉宾!祝福你早日长大成人,当你散发着成熟美好的生命气息的时候,一定会吸引与你匹配的成熟美好的另一半。“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