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所谓的孩子青春逆反,不过是对糟糕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反攻(亚新老师)
(2022-11-23 19:54:23)
标签:
育儿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一、青春逆反,成人世界的一块遮羞布
昨晚参与者朋友的痛苦:
“看着眼前这个我亲手带大,并视如珍宝的孩子,我泪如雨下,三天都没吃饭,即使这样,也没让他心疼,还是依旧我行我素,再后来的日子,我的朋友说我这种方式是不对的,得改变了,得让他自己觉醒,要不然谁也唤醒不了这个叛逆少年。
亚新老师,现在我不知道是他心理有问题,还是我心理更有问题了,每天都活的好累啊!”
这位妈妈有一个十一岁的儿子,曾经的优秀少年,一二三年级成绩优异,听话懂事,在妈妈和老师眼里妥妥的优秀好少年,邻居都对儿子交口称赞。
从四年级下学期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变得面目全非,用妈妈的话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那个周围人都认为乖巧的孩子变了,变的我不认识他了。”于是苦恼就来了:面对这个青春逆反的孩子,要怎么办呢?
青春逆反这个词语,妇孺皆知,通俗点说就是小屁孩长大了,翅膀硬了,开始不听话了,对父母老师不在言听计从,跟父母老师对着干,青春是说年纪,十一二岁到十八岁,叛逆既是表象,也是结果,更是特质,言下之意是忤逆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意志,是对家庭社会等的反叛。
青春逆反,是成人视角得出来的结论,掌握话语权的成人,高高在上,对揭竿而起的年轻人的一种判断,透着浓浓的戏谑味道,还有大人不记小人过地优越感,兼具成人世界对年轻生命不由分说的裁决。
所以一旦在亲子关系里说到这孩子进入了青春逆反期,那么就意味着:
1、这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所以是孩子问题。
2、这孩子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孩子进入了青春逆反,是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是孩子进入到了一个特殊时期,等孩子过了青春期,就好了!
只要青春逆反,在很多父母和老师那里,那就是孩子的问题,不可能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的问题!
于是青春逆反这个词语就成了父母、老师和社会一块华丽又丝滑的遮羞布,在把孩子推到口诛笔伐的聚光灯下的同时,也让自己穿上了这华丽且丝滑的遮羞布,既成功甩锅给了一个个美好无比的孩子,自己也不用面对自己的责任!
多完美的“青春逆反”,一个词语就可以让父母老师和社会既巩固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又能将孩子拿捏得死死的,所以很多父母乐此不疲对着孩子摇头晃脑说着青春逆反!
二, 真正的青春逆反,是年轻生命不可遏制的生命宣言
青春逆反已经被很多父母玩坏了,成了自己批判孩子的工具,给孩子定性的武器。
现实中,真正的青春逆反是什么?
是在还算正常的家庭关系和还算健康的亲子关系基础上,青春期的孩子对看不惯的人事物的反抗。
孩子看不管的社会现象,往往是呈现了假恶丑的部分,孩子内在真善美的部分本能对假恶丑的逆反。
比如对于父母虚伪的逆反,对于老师不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的生气,对于社会上不良新鲜的深恶痛绝。
是青春期孩子对父母、老师和社会很糟糕部分的本能反感。
孩子这个生命反应器非常敏锐,他们对身边人呈现出来的很糟糕的部分非常敏感,只要一觉擦到了,对于糟糕部分的人事物都会出现天然本能的反感。
譬如对于父母身上的不足或者缺陷不能接受,对于老师没有爱心的无法忍受,对于社会上欺负弱小的愤怒等等。
是青春期孩子对业已固化的东西本然的反抗。
孩子是整个社会中还未能完成社会化的生命集合体,他们对于陈旧固化的部分并不能自然接受,他们天然喜欢新鲜的和变化的东西,对限制性的固化的部分会非常敏锐进行反抗。
包括陈旧的观念,不合理的社会规则,人和人之间的冷漠伤害模式非常的不满。
是青春期孩子从心灵的角度,用心意情爱作为尺子,衡量出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的部分,衡量出对生命,对大自然,对关系,对社会形成伤害性的部分,于是他们把看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勇敢发声!
真正的青春逆反,是孩子用最直接的方式,对父母,老师,周遭和社会糟糕的,丑陋的,不好的部分的否定和批判,这种对假恶丑的不接纳和逆反,就是对这个世界不可遏制的沸腾的爱,对自己要生存很久的环境高质量的要求,不想委屈和不想将就,对自己深深的忠诚!
青春逆反,既正面,又炽热,还带着年轻生命的暖!
这多么美好又多么珍贵-----这才是青春逆反最本然的样子,也就是青春逆反最本来的模样。
当你在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发现了TA一直在这样发声,那么恭喜你,你拥有了一个美好无比的孩子,这孩子正在度过美好无比的青春逆反期!
这样青春逆反的孩子怎么会让父母头疼,怎么会让老师烦恼,怎么会让社会提心吊胆?又怎么会让父母老师和社会视若洪水猛兽?!
所以父母老师和社会,真的要醒醒,要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的青春逆反,不要把青春逆反期混同于孩子有罪或孩子有错的判决依据,否则我们就会把良驹当作劣马对待,无法真正理解和懂得孩子,也无法理解孩子所代表的未来,在亲子关系上一错再错!
三, 现实中的很多青春逆反,不过是糟糕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反应器。
拿昨晚参与者朋友的个案来说,在她看来不可理喻的孩子,无法理解的的青春逆反,实质是什么呢?
1、 孩子四年级下学期学习和行为上开始出现问题。
在她看来是孩子的爸爸因为斗殴被抓,家里没有镇得住孩子的父亲了。
可实际上是因为爸爸斗殴被抓,带给孩子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意味着这个孩子一年半载见不到父亲,那么家里突然少了父亲,而且是因为糟糕的原因进去的,那么这个孩子会怎么看父亲,怎么看到社会和法律,怎么处理同学知道这件事情后对孩子以及家庭的议论和评价?孩子的同学会不会因此而疏远他?
父子关系上的突然变化,而且是父亲缺失的糟糕变化,带给孩子的一系列变化,身边有人能跟孩子好好的沟通和疏导吗?
妈妈说没有。
四年级下半学期孩子的学习和言行出现问题,对应的是孩子那里父子关系的糟糕变化,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父子关系的突然变故,让这个孩子承受了很多,却无人能懂。
2、 孩子从小到大,妈妈陪伴他的模式。
从孩子一年级上学,家里就不看电视,偶尔看看视频,也只是妈妈给孩子看的。
一个出生在电子时代的孩子,却连电视都没得看,我当然理解妈妈动机—就是希望孩子在最单纯的学习环境里面好好学习!可是我当时真的在不可思议的时候依然感觉到哀伤:这孩子不过是个囚徒,而且是用来学习的囚徒!
我知道这样的话语,会让妈妈不能接受,但是实际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在精神心理和心灵层面的极端营养不良---没有同伴,没有朋友,跟社会也几乎脱节,我的内在呈现出一个脸色苍白,形单影只,瘦削沉默的小男孩!
我那一刻特别的心疼这个好孩子---听话,乖巧,懂事,成绩优异,可是他已经严重营养不良!
可惜妈妈并不知道,因为妈妈陪伴的方式就是控制,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学习环境,不缺吃不缺穿安心用心读书即可!
孩子小,尚能控制住,孩子一大,就会反抗。
于是在孩子今年五年级上半年,孩子死活都要妈妈买一部手机,妈妈讨价还价说不用买,作业做完了,保证学习优异的情况下,用妈妈的手机,孩子死活都不退步,坚决要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妈妈也坚决不允许---大家想啊,从一年级到现在都不让电视出现的妈妈,怎么可能允许孩子拥有一部手机呢?这是不可能的!
结果孩子一怒之下说明天不去上学,妈妈马上威胁:那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学校为你办休学,至少我还能弄点学费回来!
就让孩子把书包给自己,孩子死命抱着书包不给,妈妈强行夺,孩子去厨房拿了一把刀出来!
这把刀,意味着妈妈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已经兵刃相见,亲子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底部,可是妈妈却丝毫没有觉察!
来自妈妈和孩子建造出糟糕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已经忍无可忍,最后孩子拿着书包去了爷爷奶奶家。
当天晚上凌晨五点孩子就起床,六点多一个人就到了学校!而孩子正常到校的时间是七点半!这还整整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到校,为什么?
我估计这孩子一夜未眠,辗转反侧,哈不容易熬到了天亮,就孤身一人去了学校。
我问妈妈,你想过那一夜孩子是怎么过的吗?
妈妈说:没有想过!那天晚上我也没睡好,觉得自己活得真失败!
我们父母总是要么急着控制孩子,要么急着否定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去靠近和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一系列的言行,在父母看来就是不听话,就是不懂事,就是青春逆反!
可是这种反抗不是真正的青春逆反,而是从小到大被不太健康的家庭环境和不太好的亲子关系中,累积了诸多的家庭冲突和亲子问题,在青春期的爆发!
因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在第一个逆反期的二岁左右,那也只是为了彰显自己不断蓬勃的力量,享受对父母说不的快乐,和体验拥有说不的时刻的力量感,很多时候是为了说不而说不,并没有太多对抗和逆反。
可是在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对人十五有了越来越自我的看法和理解,对于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开始越来越有力量表达自己,特别是到了十一二岁—十八九岁的阶段,自我力量不断增强,于是孩子对于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诸多不满和伤害,开始有力量来表达,可是孩子的表达更多会用学习上的变化,情绪化,关系上的糟糕等言行来发声!
力量上的强大,青春期最强;表达方式和内容又几乎是学习上的成绩下滑,情绪变幻无常,甚至失控;跟老师和父母以及同学对着干等方式来呈现,于是很多父母和成人就想当然认为是青春逆反惹的祸,却并不知道是糟糕的亲子关系,糟糕的家庭关系导致的关系困局,在孩子那里出现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青春逆反!
请老师家长和社会都睁大眼睛看看你的孩子,那么多所谓被成人定性为青春逆反的孩子们,其实他们只是完美背锅侠!
因为深入到个案生命里面去看,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青春逆反,不过只是很糟糕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困局导致的一个结果而已!
从昨晚参与者的孩子那里,可以清晰看到:
父亲被抓,父子关系塌方;
跟母亲拿刀对抗,母子关系强震!
在孩子最亲近的两个生命之间的关系,全都出了大问题,却没有一个人对这个孩子真正关系和陪伴过!
再加上妈妈诚实说到:丧偶式婚姻,这么多年家庭所有经济都由我来独自支撑,导致我脾气可能有些暴躁。我和孩子的亲子时间基本是没有的。
这半年来孩子的变化是惊人的明显,从一个年级的优秀少年变的不写作业,在课堂扰乱秩序,甚至在老师批评后,怒目圆睁的拽紧拳头看着老师,并当着老师的面将自己的书揉成一团……和同学打架,整蛊同桌,或是喝水喷到同学身上!孩子变成了问题少年,甚至上个月的一天老师打来电话说有必要让带孩子去看看心理疏导方面的专业人士!
所以,这是孩子的青春逆反吗?
不是!
这不过是对糟糕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反攻而已!还扯不到青春逆反这个问题上来啊。
四, 与其让孩子背锅,不如开始面对自己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问题。
所以让我们庆祝孩子拥有自己真正的青春逆反期,也让我们保持觉察,从胡乱给孩子口青春逆反的帽子中出来,去检视自己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
回到家庭关系的根本。
当父母第一时间看到孩子那里出现问题,不要习惯性认为是孩子那里的问题,而是要检视自己的家庭关系:
夫妻关系如何?
这个其实不用大动干戈,因为多年夫妻,对于夫妻关系早就心知肚明,是有商有量,还是一言堂,是彼此尊重还是常常互相忽视,是各干各地不交流,还是彼此常常交流沟通?
父母只要诚实一点,恐怕都明白夫妻关系恐怕早就千疮百孔,那就要开始重视夫妻关系的建设了,不要再盯着孩子。
家庭氛围如何?
家庭是冷冰冰的,还是说说笑笑,是互相支持,还是彼此拆台,是彼此理解,还是争吵不断?
父母们都好好想想:我们给孩子什么样的家庭氛围了?
第二, 重建亲子关系。
孩子那里出了问题,一定要检视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父亲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孩子对父亲的反应模式;母亲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孩子对母亲的反应模式;父母之间互动的模式,孩子对父母互动模式的反应模式,构成了亲子关系的三大内容!
我们需要从这三大内容上去检视对标!
其实这两大内容,够写一本书了,这只能说是方向,具体怎么做,真的要学习和体验才能一步步完成,否则,靠自己的本能,也就只能是昨晚参与者所讲到的那样了---不可能更好,也不可能更坏!
只能是让人揪心的如是!
父母总在不遗余力去管教孩子,到头来却总是被孩子狠狠调教。
当我们看到了孩子的问题,请接着看向对应着父母那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孩子是后到的,我们父母是先来的,后到的总是受到先来的深刻影响。
所幸的是一个孩子不仅仅受制于“我从哪里来”的原生家庭的深刻影响,也总是会听从自身生命“我要活出怎样的自己”的伟大感召,做父母的我们,就把家庭关系建设好,让原生家庭成为孩子腾飞的平台,而不是孩子飞翔的束缚,同时陪伴孩子连接自己生命的伟大力量,让孩子最终活出最如是的自己,这是对自己和对孩子最好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