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主播亚新
主播亚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43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的归位是爱的移动(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主创团)

(2022-11-21 13:23:32)
标签:

情感

分类: 雅心原创团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所创建的家庭系统排列疗法在中国也流行开来,不少心理学爱好者都知道一二。

 

关于爱的序位是海灵格老先生的核心洞见。海灵格在心理治疗工作中洞悉到家族系统中爱的流动是有其内在的运行法则和规律的,他发现在系统中存在着一些秩序,每个人在家族系统中都有自己的顺序和位置,这种顺序是一种等级顺序。违背了这种顺序,越位或者失位的爱都是盲目的爱,只会破坏关系,让系统变得无序且混乱。唯有遵循正确的顺序,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爱才能顺畅流动。

 

参与这一期《今晚我和你》节目的女嘉宾也说到了归位的问题。先来听听她的讲述:她是江汉平原一个农村家庭的最小的女儿,家中五个孩子,最大的是大姐,中间还有三个哥哥,父亲已经在十多年前去世了。她主要说到的是关于90岁的老母亲的养老问题。俗话说“养儿防老”,但是她家里却是两个女儿在养老。父母进入老年后在她这里住了十来年,父亲去世后,母亲又跟她住了好几年,大约四年前母亲去了重庆大姐那里。之前母亲两次大病,要不是嘉宾出钱坚持为母亲治疗,恐怕母亲早就撒手人寰了。在为妈妈治病的事情上,对父亲的寡情和哥哥们的冷漠,她是深感心寒和愤懑的。

 

今年春节前大姐罹患肺癌需要手术治疗,自顾不暇,无力再照顾老人,于是九十高龄的老母亲何去何从就成了问题。大哥是从来不参与家中事务的,所以大姐商量的对象直接排除了大哥,跟二弟和三弟商量,两个弟弟的意见是送到老家的养老院。大姐生气,嘉宾也不忍,认为将体重五十斤不到、听力障碍严重的老妈送去养老院那就是催命,于是毅然把老妈接到自己这里过春节,让大姐安心治病。

 

但是嘉宾家里上有公公婆婆两位也已经七八十岁的老人,下有抑郁症在家休养的女儿,还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创业,还没有成家,也需要她操心,所以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和老妈沟通之后,遵循老妈的心愿,去跟三哥商量,希望三哥能把老妈接到身边颐养天年,也算是满足老人家“养儿防老”的心愿,因为老人终究是觉得为自己养老送终不是女儿的责任;有三个儿子,到了晚年却一个都不愿意收留自己,只能跟着两个姑娘养老,始终是老人的遗憾,更是嘉宾的隐痛——父母一辈子重男轻女,信奉“养儿防老”,结果呢?却是得到最少的自己付出最多!终是意难平!嘉宾也觉得自己和姐姐作为女儿,其实是在替作为儿子的哥哥们承担养老之责。

 

三哥也答应了接受母亲去自己家照顾,五一”就接母亲过去。三哥和大姐都希望嘉宾开车把妈妈送过去,顺便也把在武汉的三嫂带回老家。但是嘉宾非常坚决地拒绝,通过电波都能感受到她的激动。在她看来,这次送老妈去三哥家,一是处理了内在和母亲的粘连纠缠,完成跟母亲的告别,回到女儿的位置;二是回到妹妹的位置,不再替哥哥承担养老之责,不再替姐姐的焦虑负责,也不再满足哥哥的要求,哪怕是帮忙叫一个滴滴也不行!最后三哥也按照她的意思自己把老妈接走了。她终于“归位”了!

 

但是丝毫感受不到她“归位”之后的平静喜悦和安心,相反她非常的激动,后半段明显地声音都提高了,对这些年哥哥们的不承担非常的失望和愤怒,对妈妈则是满满的牵挂和愧疚。她说:其实这期间,我也一直在团队上课,也在思考关于课题分离、关系的边界和归位。尤其是想到我在原生家庭,哪些是我应该做的,哪些是我越位了的!一直在思考!有些东西用头脑想不明白,但是感受告诉我,我的内心是有委屈和抱怨的!所以我想归位,回到做妹妹的位置!也回到做女儿的位置。老妈走后的这段时间,我时常在梦里梦见老妈,在梦里嚎啕大哭。我知道我正在经历跟老妈的分离之苦!这也是我该要经历的!最近时常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只能如此!在心里对老妈说了千百遍:对不起老妈!是女儿无能!不能时常守候在您的左右!女儿不孝了!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对照海灵格老先生所洞见并阐述的爱的序位来看看这位嘉宾是真的在归位吗?

 

爱的第一种序位,即爱的最基本的序位是系统里每个成员都享有相同的归属权。 就是说:所有属于或曾经属于这一家族的人都拥有相同的归属于该家族的权力。一旦某个家族成员的归属权被拒绝或被否定,就会造成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无序。比如熟悉海灵格老先生的家排的朋友都知道,堕胎”是家排中最常见的主题,因为堕胎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者被视为不可言说的秘密。但是这件事如果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很好的面对和转化,就会对胎儿的兄弟姐妹,甚至他们的孩子,都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从所有家族成员的归属来看,至少在母亲的养老议题上,大哥很明显就被直接排除在外了。显然在大姐和嘉宾心里,因为大哥长期以来的的不承担、不作为,她们觉得大哥是不配做大哥的,跟他商量也没用!但是若要遵从爱的序位,即便大哥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他依然需要被其他的兄弟姐妹放在大哥的位置上,需要知会并尊重大哥的意见。爱的归属是无条件的,不存在不配做大哥,不配被尊重。只要我们有这样的判断和行为,就是违背了爱的最基本的序位。

 

爱的第二种序位是先来后到的序位,也就是说家族中先到来的成员的序位优先于后到来的人。比如,夫妻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排在第二个、第三个孩子之前,等等……但是在封闭的系统内部,则相反,是新生家庭优先于原生家庭。但不管怎样,孩子的序位是由他们出生的时间决定。哪怕是在第二次婚姻中出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排在第一次婚姻的孩子之后,在他后面出生的孩子,继续依次往后排。由此来看,嘉宾其实对所谓回到妹妹的位置是理解偏颇的。回到妹妹的位置并非是有权利对大哥说:大哥你没有照顾我这个最小的妹妹,我就可以不认你这个大哥。大哥你对父母不孝,我就可以不尊重你。回到妹妹的位置,反而是说:大哥,你是大的,我是小的,我要尊重你的优先地位,不论你怎样对我,我都会带着尊重和爱看向你。对二哥、三哥亦是如此。

 

而且在家庭序位中,孩子是排在父母之下的。如果孩子妄议父母的关系,甚至抱怨父母的命运,就把自己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上,超越了父母,这也是越位。孩子常常会出于爱和心疼父母而凌驾于父母之上,正如嘉宾因为对母亲的心疼而怨怼父亲。但是嘉宾出于爱主动出钱为母亲治病,这并非是代替了父亲和哥哥的位置,而是出于一个女儿爱母亲的所作所为。具体的行为其实是不存在应该不应该的,爱的序位并非对于责任和义务的规定,更不涉及对系统内其他成员的要求。

 

爱的第三种序位是施与受的平衡 ,说的是当我们从某人那里索取或得到某些东西时,我们就觉得有义务进行补偿,这样才能让我们感到自由——彼此不再有任何牵连和纠缠,可以相忘于江湖。如果回馈太少,这种关系会以两种形式继续产生纠缠:我对另一方感到愧疚;另一方在心里仍然期待我做出一些回馈。嘉宾对哥哥们的不满有一部分是因为嘉宾从小帮哥哥们照顾孩子,对哥哥对家庭付出很多,从“施与受”的平衡的序位来讲,嘉宾的这种不平衡心理是值得尊重的,但不是要哥哥们负责,更不要把无辜的母亲牵连进来。嘉宾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觉察,自己如何对待母亲跟哥哥如何对待自己无关,无需也不能转嫁和冲抵,以减轻自己对母亲的内疚或者换得对于哥哥的心理平衡。

 

海灵格老先生专门指出,施与受的平衡”唯独不适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的回馈永远无法与父母的给予达到平衡,他们是通过以后对他们自己的孩子的给予来实现这种平衡的。海灵格老先生说过:父母给与孩子生命已经足够。

 

所以从爱的序位来讲,不存在“养儿防老”或者“养女防老”,孩子对父母爱的回馈是怎么都不够的,这跟父母对我们的养育质量以及其他的兄弟姐妹对父母付出多少都无关,跟我们的性别和排行也都无关,只跟我们自己站在孩子的位置去致敬和爱父母有关。

 

我们有多爱自己的生命,我们对生命的源头——父母就有多么的感恩和孝敬。这不是“他养我小,我养他老”的交换和回馈,而是对生命本身的感恩、敬畏和礼赞!我们对待一个苍老的生命,就跟我们对待一个弱小的生命一样,内在涌动着深深的慈爱和悲悯,情不自禁想施与爱,发乎自然要去其苦,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养老。养老和养小一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与和照拂,更需要心理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陪伴。

 

爱的序位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稍不注意还会成为头脑固有模式下保护自己、攻击对方的武器。所谓归位,本质上是爱的移动,从头脑固有模式向心灵模式移动,从盲目、狭隘的爱向清明、纯粹的爱移动。所以这位嘉宾不必用自己所解读的“归位”来合理化自己在原生家庭的一些的创伤以及因为力有不逮无法无法亲自照顾母亲所带来的牵挂和愧疚,活在真相和如是里,接纳现状,从心而动,向爱移动。多去看望老妈,关心老妈。创伤的部分,可以在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通过内在小孩的陪伴、心像疗法等去面对和转化。

 

最终从头脑固有模式穿越到心灵空间,才会真正遵循爱的序位,因为爱的序位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关于爱的规律,规律之路本来就在心灵空间,只有在心灵空间才能真正和规律在一起。

 

祝福这位嘉宾和她的母亲!衷心祈祷和祝愿每个家庭都长幼有序、和睦友爱!愿每一个生命都在爱与被爱里度过一生,带着祝福而来,不失尊严离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