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20711:孝敬父母,只跟自己有关
(2022-11-21 11:58:16)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老师好:
本周六早上收到海燕的消息,我好开心,也很激动,心里还带有一丝紧张,记得上一次节目是去年11月份,说的是我和女儿的关系!
这次想说的依然是母女关系,只是这次的角色不同了,我是以女儿的身份来说说自己和老妈分离的关系!
我也是今年才意识到自己其实跟老妈有很深的黏连关系!一切都好像是老天的安排,家里因为姐姐突然生病,老妈不得不由我来照顾,还有就是老妈的到来似乎就是来陪我做分离的功课!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父亲已经去世10年,母亲健在,今年已经90高龄了,我们家兄妹五个,姐姐是家里排行老大,我是家里最小的,中间有三位哥哥。姐姐是快奔70的人了,我也是人到中年。
去年春节期间,姐姐突然被查出肺癌,好在是原位癌,最轻的一种,需要尽快手术,所以90岁的老妈就要重新安排由谁来照顾,(有4年时间,老妈一直由姐姐姐夫在照顾,他们在重庆!)
姐姐首先是跟弟弟们商量,就是我的小哥和三哥,家里的大哥大嫂基本不参与父母的养老问题!姐姐和两位哥哥商量的结果是把老妈送到天门当地的养老院。
姐姐听到这个结果之后,心里特别不舒服,于是就找我商量,也把她对老妈的担心和不放心,以及自己因为生病不能继续照顾老妈感到很愧疚,如果老妈要是被哥哥们送到养老院,等同是催命,因为老妈身体很虚弱,体重不足50斤,瘦骨嶙峋,而且听力障碍很重。当时又是年关在即,大冬天的,我为了安抚姐姐安心治病和手术,并答应把老妈接到武汉来,暂时由我来照顾!其实当我答应之后,当天晚上也想了很多,我自己还跟前公公婆婆一起住,而且他们身体都不太好,还有快过年了,儿子常年在外创业很辛苦,从云南曲靖回来,女儿在家,抑郁才刚刚走出来,还不是很稳定!我这边本来就有两位老人,一位80岁的爷爷,一位70多岁的奶奶,老娘再一来,家里就三位老人!真的担心自己承担不起,想想姐姐病了还有姐夫在身边照顾,如果我累病了,身边照顾我的人都没有,不敢想,但是又不得不接受!自己的亲妈呀!有心疼和放不下,尤其春节期间大家都阖家团聚的日子,如果把老妈送到养老院,我心里也不甘很难接受!心里会对哥哥们有抱怨的,亏他们想得出来,这个年纪的老妈,不管从哪方面考虑也不太适合送到养老院。
当时姐姐说,她手术后如果恢复的好,她会继续把老妈接到重庆去。但是现实是我老妈她现在已经不太想去重庆了,在老妈心里,觉得姐姐已经病了,姐夫糖尿病,他们两的身体都不好!老妈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很想跟着儿子,现在能接受老妈的是三哥!
所以我经过反复的思考,跟三哥商量,也说了老妈的心愿,老妈心里是很想跟着儿子的!
三哥同意接受照顾老妈,三哥在老家的一个镇上工作,他说他现在工作上时间还比较宽松。可以照顾老妈!很快就把接老妈去三哥家去的时间也确定了,就定在五一劳动节左右!而且老妈也很想去到儿子身边。听说三哥五一左右来接她,她很开心。其实在老妈心里,儿子和女儿是有性别的认同!女儿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老妈虽然听力很不好,但是心里很明白,脑子一点都不糊涂,老妈觉得我太辛苦了,说我一个人要照顾那么多人,几个老人,还有两个孩子还没有成家,而且女儿抑郁的事情老妈压根不清楚,只是看到自己的外甥女跟我们的作息时间是有时差的,她也搞不懂,有时候吃饭时间跟我们也不同步,于是作为外婆的她难免会有担心和操心!我女儿又是一个非常敏锐的孩子,她感受到外婆在担心她,她的情绪也很不稳定!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所以我就想办法,让老妈先跟她的儿子生活一段时间看看!
其实在期间,我也一直在团队上课,也在思考关于课题分离的关系,边界,和归位。尤其是想到我在原生家庭,哪些是我应该做的,哪些是我越位了的!一直在思考!有些东西头是用头脑想不明白,但是感受告诉我,我的内心是有委屈和抱怨的!所以我想归位,回到做妹妹位置!也会到做女儿的位置,老妈走后的这段时间,我时常在梦里梦见老妈,在梦里嚎啕大哭,写到这里依然会泪流满面,我知道我正在经历跟老妈的分离之苦!这也是我该要经历的!
最近时常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只能如此!在心里对老妈说了千百遍,对不起老妈!是女儿无能!不能时常守候在您的左右!女儿不孝了!
索引条目:
1、给父母养老送终,是所有人都无法绕开的人生大事——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不仅是责任的传承,更是两代人的爱在施与受上的一种平衡。
2、父母用爱浇灌孩子长大成人,是父母对于生命的培育,在创造生命奇迹;孩子赡养老人,照顾好风烛残年的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在致敬生命源头。
3、多子多福,那是在子女都很孝顺父母的基础上,否则多子就多难。
4、做子女的,孝顺都是自己去行动,无人可以代替你行孝,因为孝顺不能赊账和代销。
5、养儿防老四字箴言,现实中却是很多儿子并不尽孝,反倒是嫁出去的女儿和女婿在一心挂两头,尽力在孝顺自己的父母。
6、尽孝不分性别,也不论远近,更不论子女排序,每个子女对父母尽孝,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良心,更是子女把爱呈现给父母的必然,虽然尽孝的方式可以不同。
7、尽孝,更多是出自责任,其实尽孝的本质是爱,特别是子女成人之后,有能力从物质到精神,从身体到心理,可以给出成熟之爱给自己的生命源头即父母,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或者良知(心)上的决定。
8、我们爱自己的父母,就要把爱给父母,无论是身强力壮的父母,还是风烛残年的父母----幼时是爱,成人是孝顺,所以爱和孝顺本质是一个东西,只是时移世易,不同阶段的不同标签而已。
9、当我们明白孝顺的本质就是爱,那么爱父母怎么做,什么时候做,都是生命自然之事,和理性和良知并无关系,只有爱不足,良知理性就来凑。
10、爱就是爱,无法用力攀比,也无法刻意缩减,否则孝顺(爱)就成了工具。
11、爱自己的父母,是一个生命对父母最自然最深刻的亲密。
12、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生命就会萎顿,红尘生活大受影响,即使你看上去过得还好。
13、接受社会功能性越来越小的父母,看到一个生命力逐渐熄灭的父母,把父母当作如是的生命去爱,那么子女依然是从父母这里得到极其宝贵的学习。
14、子女的生命借由父母那里而来,最终我们也会跟随父母的脚步,如同父母一样的回到自己的归宿---从生命的起落来看,我们也一直是父母的孩子,无论怎样,我们并不比父母高或者大。
15、幼时爱父母呈现的是纯度和自然度,长大后爱父母,呈现的是深度和宽度,只可惜很多子女成人后的爱变得又浅又薄。
16、人到中年,最难之一就是上有老小有小,都要爱好,不易。
17、尽力去爱,尽力去孝敬,于我们自己,于父母,都会安心。
18、多子女家庭互相支持配合着孝敬父母,爱父母,这是最舒服最美好的爱彼此和爱父母的方式。
19、常常可以看到多子女的家庭中,总是一两个孩子承担最多对父母的爱和孝顺,除了一些可以理解的因素之外,大概率是其他子女那里出现了关于爱的功课,却一直没有去做好它。
20、在原生家庭里,一般来说排行最小的那个子女,承接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爱和照顾最多,所以大概率最终是老幺要一一送走父母和哥哥姐姐,原生家庭中作为最小的那个孩子最后独自一人离世----这也是原生家庭中多姊妹状况下爱的一种平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