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如果只有如是(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2-07-13 17:41:47)
标签:
情感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一个卖陶瓷的老人挑着担子走在大街上,突然一件瓷器掉到路面上摔碎了,老人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走。路人便提醒他:“老头,你有东西掉下来摔碎了!”老头说:“是的,我知道啊!”路人奇怪地问:“为什么你的盘子摔碎了,你却头都不回,就像没事人一样呢?” 老人答道:“我再怎么回头看,盘子也是碎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那个感到奇怪的路人吧!东西摔了,条件反射地就会回头看看,本能反应就是懊悔、自责、心疼,瞬间一万头马从心头跑过,各种“要是”“如果”……
虽然正常智商的人都知道,覆水难收,盘子碎了就是碎了,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真相就在眼前,但是却少有人能像这位老人一样在第一时间就接受所有的发生,继续走自己的路。可见接受之难。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碎过多少只盘子?我们又多少次为已经碎掉的盘子驻足不前、懊悔不已、捶足顿胸甚至甩锅他人?
一位男嘉宾打进《今晚我和你》节目的电话,诉说他的烦恼:最近刚刚参加工作,经介绍进了一家电子厂,在这里是做一名普通工人。我做事的时候就会经常后悔过去没有选好专业,当时有机会报考地铁专业,做一名地铁国企工人,工资比这里高很多。而且作为一名国企工人还比较受社会认同,有面子,容易找对象。我做事的时候一想起这些,就开始担忧自己的未来,大脑就非常的烦躁,即使我提醒自己用呼吸把自己带回当下,可烦躁基本没减少。后悔和担忧在心里,慢慢的又变成自责。
而且这样的模式在他生活中不止一次地上演,他说:我当时没有选择地铁专业而选择航海专业是看到宣传册上说航海专业月入4或5万。虽然家人劝阻,我还是一根筋的要填这个志愿。后来当自己真的去这个学校上学,自己又后悔了。然后和父母打电话,父亲开始骂我,母亲不理我,自己想跳下去。可能因为我没听他们的话,去读了航海专业。后来我自己想回来复读,可是很害怕,怕越考越差,害怕自己承受不了这个压力,害怕考不好遭受周围人的耻笑。在学校呆着,每天就在纠结里面度日,下不了决心。然后特别烦恼的时候就用自慰麻痹自己。我也就开始越来越讨厌自己,讨厌自己的懦弱无能。后来就把自己搞抑郁了。
从考大学到找工作,他一直都在后悔自责已经选择的、担心害怕没有发生的,于是他就成功地收获了纠结、烦躁、抑郁的当下,还有一个越来越令他讨厌的自己。
这位嘉宾想要自己的生活好起来,需要改变的不是他的选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有一个好专业或一份好工作才有一个好人生,他之所以活出了一个焦虑烦躁、选择性越来越小、危机感越来越大的自己,不是他的选择导致的,罪魁祸首是他一直拒绝接受现实、抗拒当下的模式。活在过去的人容易抑郁,活在未来的人容易焦虑,只有当下才让人平静又充满力量。
活在当下为什么那么难呢?因为现状常常都会让我们感到不满,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活在当下之难,首先是接受现实之难。但是要改变,又必须以接受现实为起点,如果海伦.凯勒耽溺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怨天尤人中,痛恨老天不公,质问老天为什么偏偏是我,作为一个聋盲人,她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的传世佳作吗?如果谷爱凌在出现失误排名第三的情况下,一味后悔自责自己不该在障碍上停留时间过短,因为这样的低级错误陷自己于不利,她能够及时调整,在第三跳顶住压力选择极高难度的新动作反超对手获得自己的冬奥首金吗?
我们总是夸大了环境和机遇的影响,拿所谓“时也运也”来当自己的遮羞布,其实决定每个人人生的究其实还是时运中的自己。我最喜欢的作家沈从文于乱世生于偏僻落后的湘西,只有小学毕业,14岁投生行伍,见杀人无数,后弃武从文,成为三四十年代的畅销书作家,写而优则教,得胡适赏识,先后在西南联大和北大任教,但是他的“田园牧歌”式的写作风格受到左联文化界的猛烈批评,加上和旧友丁玲之间的恩怨,解放初期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精神几近崩溃,自杀未遂。他从出生开始就没有遇到任何天时地利人和,而是挫折考验不断,一个旧社会的旧文人与一个新时代更是格格不入,但是看上去温文尔雅、毫无锋芒的他,却真的如尼采所说:那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活出了另一段人生巅峰。建国后沈从文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工作,他顺势转行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一头钻进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1年出版了填补空白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从此世间不仅有写下《边城》、《长河》、《湘行散记》这些传世佳作的一流作家沈从文,还有一个顶级的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
沈从文没有说过,当他带着孩子去拜访丁玲遭拒绝后,他恐惧到自杀,是否后悔当年丁玲的丈夫胡也频被捕后,他积极营救,还和丁玲假扮夫妻,将丁玲和胡也频的孩子送回湖南交给丁玲母亲抚养,是否后悔写了《记丁玲》这部纪实散文。当有人说沈从文解放后不再写小说是江郎才尽,他也从不解释,他只是每天骑着自行车到故宫博物院上班,在故宫里各个库房穿梭,不仅做好每一份文物的登记造册工作,即使被安排去刷厕所,他也一丝不苟,将厕所刷的干干净净。整理了故宫的服饰布匹,他就写出《龙凤艺术》,整理了故宫的铜镜,他就写出《唐宋铜镜》,他发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一个空白,他就历时十五年收集整理资料,写下图文并茂、资料翔实的史学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些论文和著作既是他独具慧眼的研究成果,也是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日常的工作总结。
沈从文在《边城》里写下过这样的句子:一个人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在这土地上。我想借花献佛,把这句朴素平实的话作为人生箴言与这位《今晚我和你》的节目嘉宾共勉。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芸芸众生,家里没矿,祖上无荫,趁早让虚荣心碎一地,从白日梦醒来,把面子踩在脚下,接受生活的摩擦。第一步就是放下如果,承认如是,“悟以往之不谏,知来日之可追”,在每一天的工作和日常里去打造勤奋、老实、踏实、努力的自己,这才是我们的硬通货和真资本。作为一个成年人,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才是最基本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