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里的郑娟才是真正的高情商蔼—你若情商高才不怕遇到低情商的领导(12期学员如烟——
(2022-06-14 14:49:46)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听着《今晚我和你》的节目嘉宾跟亚新老师述说着她的烦恼:
2021年9月,我考上了一家重点学校的在职博士,21年下半年,我导师过来开会的时候,看到我们单位条件有限,没有实验室,无法完成毕业需要的基础实验研究,所以建议我跟单位申请,22年春节过后来导师所在学院做实验,方便毕业。
这件事放在其他医院都很常见,而且从人才引起的角度,其他医院不仅批假,还给予丰富的激励措施,学费全报销,读完还能再奖励10万元。
但我们医院,由于我是第一个考上在职博士的人,所以,以前没有操作过,也没有相关文件。这本来是件好事,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批假。
但主任开始作妖了,一会说科室人不够(其实人员充足),一会他要派其他人去进修(我们科近10年都没派人出去进修,现在突然冒出来要进修了)。后面还跑去领导那里大吵大闹,有几位一直在帮我申请的中层干部还因此受到责难。
现在的情况是经过协调,已经准了这位嘉宾三个月的假,但是三个月的假肯定是不够的。关键是这么一折腾,她感到很心寒,萌生去意,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已经在当地结婚生子安家,一旦调动就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儿,而是举家搬迁,难度太大。退而求其次就得面临两地分居,也非长久之策。
所以她现在就处在一个留也憋屈走也不易的尬局,想向亚新老师讨要一个解套良方。
听着这位女嘉宾的讲述,我想到了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原著里面的一个情节(电视剧我没看,不知道有没有这场非常精彩的戏):
从酱油厂借调到一个文化厅下属一个曲艺杂志编辑部的周秉昆被平反之后,就开始考虑转正的事儿,厅里那些领导的一句好话兴许就能让他心想事成,而某个领导的一句坏话也能让他的夙愿化为泡影。他跟媳妇郑娟谈到这些心事时,郑娟给出的主意是,如果对人热情点、嘴甜点利于自己愿望的实现,那何乐而不为呢?
周秉昆说:但是书里那些可敬的人物都是本色的、特立独行的,为了实现个人愿望而违背性格的言行是可耻的。
郑娟首先帮他看到自己从一个酱油厂的工人到编辑部的编辑,性格早就不知不觉在发生着变化,可见性格并非一成不变的。而且他在郑娟面前嘴可甜呢,否则郑娟也不是死心塌地地为他们家做那么多事情。
可是秉坤觉得那是两码事,对那些架子烘烘的人,他本身就很讨厌,又怎么做得到热情嘴甜呢?
郑娟却说了让秉坤刮目相看、感觉胜读十年书的一席话:
你觉得别人架子烘烘的,也可能你的感觉是错的呀!我不像你读过一些书,除了小学和中学的课本,我就没再读过什么书,但我也是懂得一点做人道理的呀。我妈经常对我说,性格怎样和人心怎样往往是两回事儿,性格像皮肤,大太阳下晒久了谁都黑了,关在屋里一年半载的谁都会变得白点儿了。皮肤黑了白了,只要心没变,还是一颗好人心,那就还是先前那个好人。哎,你都读了些什么书啊?那些书里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写进去?再者说了,你们那的人都比你年纪大,都有资格当你老师,你如果把他们人人当成老师尊敬着,对人家热情点,嘴甜点,那还不是完全应该的呀?怎么在你那儿就可耻了呢?
难怪这一番话让之前都不怎么跟她说单位的事,觉得她不会有什么有价值的见解的秉坤从此将她视为枕边师了。郑娟才是真正的高情商啊!她这番话里说出来高情商的三秘笈,而且和电波里的亚新老师给出的破局良方高度吻合。
她首先告诉秉坤,你觉得别人架子烘烘,也可能你的感觉是错的。也就是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并完全认同自己的自以为是,一定要勇于审视自己对他人的判断。就像亚新老师对节目嘉宾说的:同样一件事,除了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去看,然后再去沟通协调,才会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在嘉宾看来,会觉得读书既为了个人,同时也是为单位增光,提高单位的竞争力,何乐而不为呢?但从另外的角度看,毕竟这是单位里的第一例,既没有相应的制度,也没有类似的先例,开了这个头,后面出去读书的员工越来越多怎么办?而领导那里还有工作安排、人手够不够的考量,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自己也有对方,才能最终达成合一。所以一个清高的人一定不是只有自己而看不到对方的人。
然后郑娟分享了她妈妈教给她的朴素的人生智慧,性格怎样和人心怎样往往是两回事。用受光照影响的皮肤来比喻人的性格,也就是外在言行和模式其实是受环境影响的,看人关键是要看心。这个真的就厉害了!这就是我们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课程里一直强调的不要根据表面言行去判断一个人,不要只是对表面言行做固定反应。一定要去看到一个人的来处,要穿越表面言行去看到人,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另一颗心。情商,情商,情从何来?情关心,从心来,情商说的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处世技巧和交流话术,而是跟一个人的心有关,心出来的越多,情商越高;感受力越强,情商越高;看到人的能力越强,情商越高。
最后她说到,你们那儿的人都比你年龄大,都有资格当你的老师,你如果把人家都当做老师尊敬着,对人家热情点,嘴甜点,那不是完全应该的吗?怎么就可耻了呢?这说的是人际关系里的基本常识和法则。也是在节目里亚新老师对嘉宾说的,要回到职场规则的层面,回到关系的起点。
什么规则呢?就是职场不是讲感情的地方,而是讲规则讲层级的地方,为什么这位科室领导可以去指责其他的科室甚至可能职位更高的领导呢?一定是占了某方面的“理”,也就是拿规则说事,不近人情。而这个不近人情、文凭也不高的人还可以当领导,还活得如此理直气壮,甚至有点强势嚣张,吵架谁都超不过他,正是因为职场本来就是一个不近人情的地方,不是必须玉成好事、实现双赢的地方。
关系的起点又是什么呢?就是领导就是领导,下属就是下属。这事就得从这个顶头上司这里过,就是绕不过去,就得这个领导批准。说通俗点,“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别不把科室主任不当领导。这位嘉宾恰恰因为觉得这位领导不好沟通,就找其他她觉得会沟通的人来跟这位领导沟通,反而犯了大忌,就是把两人之间的事情扩大化,嘉宾觉得是找人来帮助沟通,但是这位领导感受到的很可能是施压,在你眼里我既然是难以沟通的坏人,那我不如坏人做到底,反正同意不同意都是坏人,我何必同意呢?同意了功劳也是别人的,我干嘛要成全别人去当好人?我就让你认识一下我的威力,我就让你绕不过去!就让你不舒服!
所以目前的困境窘境其实是嘉宾的短板碰到了领导的短板,嘉宾觉得领导不好沟通,偏偏她自己又不擅长跟不好沟通的人沟通,嘉宾觉得领导情商低,越是碰到情商低的人,就越是考验我们的情商,若是我们情商高,才不怕遇到低情商的领导。
什么是高情商?低情商的人觉得高情商是:巧言令色,溜须拍马,左右逢源。而真正高情商的人是像郑娟这样的:有主见,识大体,知进退,能吃亏。
从善如流的周秉昆听进了枕边人郑娟的这番话,什么结果呢?人际关系大为改善,很快就得到了整栋楼的人的喜欢,特别是中年以上的人,包括那些架子烘烘的人,见了他都变得和蔼可亲。过了不久,就正式转正了。
正所谓你改变了,你的世界就改变了!祝福并相信参与《今晚我和你》节目的这位资深听友一定也会和周秉昆一样,听进亚新老师一席话,解开心中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