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因为婚姻和孩子而放弃了自己的热爱和梦想?(meiyayibu)
(2022-05-13 14:38:52)
标签:
教育 |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1
那些因为孩子而放弃的爱好
现在正值梅雨季,江浙沪地区阴雨连绵,工作室的窗外此刻正在下着大雨,我想起昨天早上在院子里干活时遇到的一位女邻居,她应该和我同龄,或者比我小一些,穿着条纹T恤,牵着小狗在院子门口张望,好奇地问我“这里是不是卖花的?”
我笑着回答:“不是,这是心理工作室”。然后招呼她进来随便看看。
我问她,喜欢什么花?她说,喜欢百合和凤仙花。因为她是一位美术老师,喜欢色彩稍微鲜艳的花朵。
她告诉我,她也喜欢花草,生孩子之前养了很多多肉,觉得多肉很可爱很好养,但是有孩子之后,这些多肉都死了,养一个孩子就很费劲了。
也许是职业病犯了,我便回应道:是啊,生养孩子需要付出很多,有很多妈妈都因为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我一直喜欢种花,孩子小的时候没法养,也是在孩子大一点,上了幼儿园之后才有时间种花的。
然后,她问我孩子多大。原来我们的孩子同龄,都是4岁多。
我便说,孩子现在大一些,上学了,你如果喜欢还可以继续养多肉的。
无独有偶,昨晚我做了一个心理咨询,来访者是一名女性,也是一位母亲,也和我谈到同样的议题。
因为这位来访者爱跳舞,我们就叫她“阿舞”吧。
阿舞婚后过得不太好,尤其有孩子之后,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经常感到身心俱疲。丈夫收入不高,却偷偷背着他向网络平台借钱,被发现后依然如故,最后欠下了十几万的债务。
因为此事她和丈夫发生多次争吵,公婆却不愿意正视问题的核心——儿子借贷的事,责怪儿媳让家庭不安宁不和谐。目前她和丈夫处在分居状态。
阿舞回忆起自己婚前的日子。没有结婚前,她在一线城市有一份稳定的高收入,业余时间喜欢跳舞。
大学时代,她还报名参加过舞蹈大赛。和一起喜欢跳舞的朋友们在一起的日子也过得很开心,大家彼此欣赏和鼓励。
当时她和男朋友是异地恋。为了大家能在一起,她放弃了不错的工作,和男友回到男方的家乡,一个三四线小城市一起生活。没想到,婚前的快乐日子一去不复返。
婆婆是一名非常传统的家庭主妇,每天四五点起床为全家人做早饭,为家庭付出和牺牲了一辈子。
她不喜欢她去跳舞,认为女人婚后不应该出去玩,希望儿媳像自己一样为家庭付出。
而阿舞的丈夫对她的爱好也没有足够的支持。为了避免产生家庭冲突,阿舞减少了跳舞的次数。
之后有了孩子,生活更是一地鸡毛。
现在的她,已经搬出来独自生活。因为一天要打两份工,还要养育孩子,她已经两三年没有跳舞了。
阿舞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像之前一起跳舞的朋友一样,花半年的时间去上海、北京等地进修舞蹈专业,然后转行成为一名舞蹈老师。
但是目前各方面条件都在限制她,比如孩子需要她照顾,比如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梦想很美,现实很残酷。
2
“我为妈妈的付出感到不值”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不少“因婚致贫”的故事,比如男人或者女人因为结婚陷入贫困的故事。
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个更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因为婚姻、因为孩子而失去了自由和自我,这一点对于女性而言尤甚。
相比男性,婚姻对女人的束缚,生育带来的养育的压力,以及家务分配的不平等因素,导致女性在婚姻中会更辛苦,更不容易(我说得是整体上的,当然个体的差异千差万别,杠精们不要和我抬杠),她们往往要为家庭付出牺牲自我梦想的代价。
当一个女人结婚,成为母亲之后,因为婚姻,因为养育孩子而失去自我,放弃自己的梦想时,对她们的孩子尤其对女儿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三年前,一个刚上大一的18岁女孩和我进行咨询,谈到自己母亲时,她说,总觉得妈妈太辛苦,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付出和牺牲太多,心里对妈妈有很多的亏欠和愧疚。
她的妈妈中专毕业之后自己又读了大专,之后当老师,工作的时候因为表现突出,还获得县城的“优秀教师”荣誉,但27岁那一年她生了孩子之后,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双方老人都没法来帮忙,她不得辞职在家带孩子,而孩子的父亲那时工作很忙,养家的压力也很大,没法分担妻子的育儿压力。
由于产后身体没有康复好,加上带孩子的辛苦,她在孩子2岁左右,生了一场大病,治疗了一年多才好,期间一边看病一边带孩子。
之后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但是常常感冒发烧,经常要跑医院,原本想等孩子上学之后开始找工作的她最终决定成为一名全职妈妈,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这位00后的女孩说:“家里的家务,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照顾我的生活,接送我上下学…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是妈妈做,我觉得她付出实在太多了。我上了大学后就会离开我妈,之后我可能还会出国。我想到我妈曾经也有自己的梦想,但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牺牲这么多,我真为她感到不值得。我想,我以后不要当妈妈,我只想做我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借着这几个故事,可谈的东西有很多,可以谈生育对女性自由和梦想的剥夺,可以批判丧偶式育儿对女性的不公平,可以谈女性之间相互的关系和影响,比如婆婆和儿媳,女儿和妈妈的关系。
但我更想谈,如果你是一名女性,有自己的热爱或者梦想,在这样一个对女性要求很高,既要你事业有成,又要你做一个好妈妈,却又不足够友好和支持的大环境里,你可以为自己的爱好,为自己的梦想做一点什么?
3
你是妈妈,你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1、保持内心的坚定,坚持你自己,不要因为外界的不认同或者阻碍放弃自己的爱好和梦想。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当初我辞职转行学习心理学,现在弄个院子养花,并不是身边所有家人、朋友都会支持我的,但会努力坚定自己的想法,因为我不太在乎他们怎么看,怎么想我,我也不需要他们的认同。
因为别人是不是认同我,这是我无法决定的事,我只能做好自己可以做的。
去年冬天,我在家里客厅的飘窗上水培漳州水仙花。当时,正值花期,洁白的小花朵朵盛开,很可爱。
婆婆因看了网络上的文章,以及和朋友的闲聊中得知水仙花的花粉有毒,对人体有危害,就开始唠叨,希望我不要养,或者把花扔掉。
我先是解释,“这个花粉不去触摸,不误食,是没事的”,但是她还是继续唠叨。
我当时有一点生气了,就把花搬到书房,怼了婆婆一句:“放心,要毒就毒我一个人!”因为书房只有我一个人使用嘛。
婆婆感觉到我生气了,而且我把水仙花也搬走了,她就不再啰嗦我。
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事后平静下来,我为自己没有因外界不认同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意志,为自己能坚持自我而点赞。
我想起以前学习心理学课程遇到的一个女同学。
一开始她的父母、公婆、丈夫都不支持她学习心理学,也不认可她的选择,觉得她要请假去上课不好,有时外出培训连上四五天的课程也不能在家带孩子。
但是她坚持上课和学习,甚至有两次带着孩子一起上课。
后来,她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用在自己和家庭关系上,让自己和家人因心理学受益,变得更好,最终家人开始支持她的选择。
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家庭外部,很多人际关系的矛盾核心点:人际关系中个人意志的较量。
我们需要分清楚这是谁的事情,谁的课题,谁的事情谁说得算,谁的课题谁去凸显他的自由意志。同时,我们不要去妄加干涉和控制别人的课题,要学会尊重别人的自由意志,也需要学习怎么维护自己的课题,坚持自我的自由意志。
每个人都活在现实和关系中,不可能只顾自己,不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面对很多事情时,一定也需要做出妥协和退让。
但是,如果这是你的热爱,你的梦想,是你真正看重和在意的东西,且这些东西又没有伤害和影响到他人,请你一定要学会坚持自己。
之前《奇葩说》有个辩题“老婆年薪百万,要不要当全职爸爸",为什么没有“老公年薪百万,要不要当全职妈妈”这样的辩题呢?
因为大家都知道,有时候可能老公的工资只够全家糊口,如果家里没有人带娃,需要有人辞职带娃,也是妈妈辞职回家带娃。
作为女性,在家庭关系中,有时候是很容易成为那个做出妥协、牺牲和放弃的角色。外界也期待你去做妥协和牺牲。
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作为女性,如果你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鼓励你,要坚持自我,不要委屈和牺牲自己,一定不要因为家庭而过早放弃自己的爱好和梦想。
曾经不认可你的家人、朋友,看到你为梦想坚定和努力的时候,他们会转身支持你。因为他们开始相信你了。
生活有时候很难,有无助无力的时候,也许有时因为各种原因,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但是请不要永远地放弃你的梦想。
2、 从你可以做到的地方做起,为梦想一点点的行动和改变。
阿舞和我咨询之后,我们讨论出来的方案不是她立马辞去两份工作,抛下孩子,离家去进修自己热爱的舞蹈,而是辞掉一份时薪较低的工作,保留一份时薪较高的工作,然后让自己有空余时间,重新开始跳舞。
跳舞先作为一个爱好,疗愈她在不幸的婚姻中受到的伤害,同时帮助她锻炼身体。
两三年没有跳舞的她,需要先有一个一小步的开始,然后借着小步的持续迈进,慢慢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果你也同她一样,不妨从你可以做到的地方做起,为梦想一点点的行动和改变。
有的时候,我们生活过得不好,并不是缺乏遥远的目标,或者说并不是没有实现那些遥远的目标,而是我们无法在当下踏踏实实地付出行动,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一直踏实地做好自己可以做的,等到有一天,一回头,一定会发现“哦,我原来走了这么远。”
3、
当你有梦想,全世界都会帮你。所以,试着告诉别人你的梦想。
曾经有个来访者想转行当瑜伽教练,我劝她把这个梦想找朋友聊一聊,结果她一个朋友的老公就是一家健身房的主管,告诉她一个信息,他们的健身房有瑜伽教培课,上完课通过认证考试,就可以在该健身房当兼职的瑜伽老师。
于是,她便开始学习瑜伽老师的认证课程,迈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你的家人、伴侣、朋友、同学、老师、心理咨询师等人都是你的资源。
当你追梦的路上遇到困难时,不要一个人硬抗,可以求助他们,学会利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来实现你的梦想。
比如鼓励伴侣带娃,让你有时间为梦想为热爱付出。比如让支持认可你的朋友为你的事业投资等。
当然,当你实现自己的梦想时,记得要感恩那些帮助你的人,也学会去成就他人的梦想。
4、找到支持你的小团体。
如果你想做的事,渴望追逐的梦想,你的父母、亲人或者伴侣却并不理解支持,请不要就此放弃。
他们不是因为是你的家人就必须理解和支持你。人与人的理解靠得不是血缘或者亲缘,而是基于你们共同的价值观和志趣。
你要相信,如果你的热爱和梦想是一件美好的事,世界很大,在一些地方一定有一些人理解、支持和认同你,他们是和你一样的人。
你只是需要花一点时间找到这些与你志趣相投的同类,和他们组成小团体。比如各种基于爱好建的微信群、QQ群、豆瓣小组等。
如果你喜欢跳舞,就和爱跳舞的朋友在一起;如果你热爱看电影,就和有同样热爱的人在一起……
和你的同类在一起,大家彼此认可、相互欣赏与支持,追梦的路上就会不孤单。
作家萧红在自述中说过一段话:“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80多年过去了,相比萧红的时代,如今女性的天空虽然高了不少,但是还是低的,还是不够高,还是会阻碍女性去飞,希望我们整个社会能够不断进步,能够成为对女性更支持更友好的社会。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有两句台词: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她不仅仅是我的妈妈,她还是她自己。”
每一个人都是妈妈生的,每一个妈妈也都曾年轻过,每一个妈妈在年轻时也都有自己的梦想。
希望我们拥有更高远的天空去容纳去支持那些追逐梦想的女性们,无论她们是年轻的女孩,还是已经当妈的成熟女性,都一样可以活出自己,为自己的梦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