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20120:父母们请做好映照孩子的一面镜子

(2022-04-30 20:13:50)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性听友

 

倾诉者说

 

我想聊的是新工作的工作状态以及在此之前找工作的过程。

 

在写节目梗概前哭了一场,不是因为写不出来着急而哭,而是我发现我将自己封闭起来,隔离了情绪感受,不愿意靠近自己,似乎我没有多余的精力来顾及自己,我需要花全部的精力来应对新工作。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内容,我是感到有些压力的。

 

工作节奏快,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也没时间休息,我很想把经理分给我的那部分工作做好,起初我还觉得经理不看重我,把最不起眼最简单的事情交给我做,可是那些事情做起来并不简单,我会因为自己做不好这简单的事情而自责、懊恼、否定自己,也会因此而担心经理不认可我,就更加不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我做,我知道我心里想要得到经理的认可和看重。

 

只要是上班,那根弦就绷得很紧,不敢放松,每天都很累,晚上睡觉睡不踏实,一晚上会醒两三次。这就是我目前的工作状态。


        在此之前找工作的过程是一个难熬的过程,虽然我很不情愿经历这个,但是总会出现一些客观因素或者主观因素必须得经历这个,每每这个时候就很无奈。

 

说实话,我很害怕找工作,找工作就意味着被挑选和被比较,要经受很多次的打击,我不得不承认我其实很脆弱,我也是一个极容易因为外界的否定而进行自我否定的人,这种自我否定让人很崩溃,非常难受,自我的存在都被否定了,没有办法客观的看待自己。

 

在这个过程里我深深的感觉到无论我怎么努力,我怎么成长,都达不到这个社会对人择优的标准,我太沮丧,太无力。

 

多少次我曾因此而备受打击,想着随便找一份工作就好,可是心里很不甘,因为我想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不想太委屈自己,我已经受够委屈自己了,觉得太对不起自己了,我确实对自己不够好,没有很好的善待自己,很多时候连看到和承认自己都很难。

 

 

 

索引条目:

 

 

 

1、我们总是忙于分析评判自己和别人,却没有能力去看到如是存在的那个自己,所以稳定的自我感常常是缺失的。

 

2、回避型依恋关系,对于子女的伤害在于:父母对于子女的镜映作用非常小,深刻影响孩子自我感和安全感的形成。

 

3、父母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无动于衷,孩子内在的情感发育就会迟滞,会影响孩子的情感生活。

 

4、父母对于孩子的日常互动回馈不多,孩子的社会化形成也会延迟,会影响孩子的社会化成熟度。

 

5、父母和孩子丰沛的情感互动,刺激孩子丰富的情感发育,及时的日常回应,刺激孩子对于社会以及人际交往,都非常关键。

 

6、回避型依恋关系中,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自我和对世界的怀疑,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感很弱,往往不敢对外打开自己,害怕求助。

 

7、父母如果对于孩子本身表现出来的美好等无动于衷,孩子无法内化父母对于自己的看法和爱,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深深的怀疑和迷惑。

 

8、父母糟糕的负面评判和情绪化发泄,跟对孩子的言行无动于衷一样,都是带给孩子不安全体验的模式。

 

9、很多在职场上对领导寄予厚望,期待领导同事看重自己的期待,都是来自小时候孩子对于父母的期待。

 

10、透过别人或者外界重要他人或者身边人对自己的看重,只是为了得到“我很好”、“我值得”、“我很有价值”的回馈,因为小时候得到的太少,或者都是负面的居多。

 

11、在内在情感的运作层面,职场上的亲疏和投射出去的情感、需要和渴望,都是来自我们亲密关系的模板。

 

12、对于领导或者权威人士那里特别多的期待和要求,往往是更早更久远就存在,某些领导或者权威人士只是触发我们深层存在多年的渴望的人而已。

 

13、应聘的过程其实很容易启动我们的评判系统,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总是负面为主,任何被比较的场景,都会触发我们痛苦的情景。

 

14、当父母或者外界没有给我们如是美好的回馈,长大后的我们需要自己亲自来完成对自己的肯定、赞美、支持、尊重和理解。

 

15、稳定美好的自我认知,一方面来自父母老师和身边人对自己的肯定赞美,另一方面来自于自己对于自己的认可肯定。

 

16、一个还没有稳定自我感的生命,外界负面评判就很容易冲击脆弱的自我感。

 

17、父母美好的镜映作用,对于孩子稳定自我感和安全感、自信至关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