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先来看看昨晚参与者朋友发给我们的谈话梗概:
从小就是容易生病的体质,生活在贫穷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和充满指责打骂否定的语言环境,看到自己一直以来是以对抗,和活在自己的世界的孤独状态,很难和外界身边人连接,不擅长沟通,表达。又很想去证明自己,很多的内耗,身体总是处于力有不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总是倒下爬起反反复复折腾。
我问她:
你紧绷的身体和你的紧张焦虑是匹配的吗?
她回答:是匹配的。
还有其他情绪吗?
烦躁,无力,痛苦,难过。
在这些情绪里,你常常感受最清楚最多的是什么?
焦虑和烦躁。
我澄清:烦躁是焦虑解决不了的时候随之而出现的对吧?
是的。
所以体验最多的就是焦虑?
是的。而且您一说焦虑和烦躁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了我妈妈。
哦?想到了妈妈?
是的,我的妈妈就是焦虑和烦躁的。
暂时先将对话停在这里。
大家可以看到到这里,焦虑情绪和紧绷身体的反应,其实已经将我们代入到了一个人跟前----就是参与者的妈妈。
可见很多人视若洪水猛兽一般的负面情绪和糟糕状态的身体,其实是我们进入自己内在的通道,只是我们在头脑固有模式下把身体反应,当做了疾病去对待,于是我们只会习惯性去医院交给医生去处理---这个当然是必须的,可是从心理调整层面和生命和解的层面,却鲜有人聚焦,更遑论养成心理层面的聚焦习惯。
我们习惯了把所有不舒服包括身体的不舒服,当作问题来看待,却不知道去友好迎接身体的反应和信号。
哪怕我们只是这样平静地来进入身体和焦虑,而不是急着解决它们,它们就是一座桥梁,将我们带入到和我们的情绪以及身体反应相关联的人那里!
对于这一点,诗人鲁米曾经很诗意又精准地表达过:
人,就是一所客栈
每个清晨,都有一位新的客人
不管是喜悦、沮丧、卑鄙
还是瞬间的顿悟
都是不期而至的访客
期待所有来客!
即便是一群绝望之徒
洗劫你的客房
扫荡你的家私
仍要带着敬意款待每一位来客
他会洗涤你的心灵
带来新的喜悦
即便是阴暗的思想、羞耻和怨恨
你也要在门口笑脸相迎
邀请他们进来
无论来的是谁
都要心存感激
因为每一位都是
由彼岸派来的向导。
其实鲁米就是在表达我们对所谓的负面情绪,要做友好迎接的使者,而不是赶尽杀绝的屠夫。
那么就会出现以前不曾体验的新气象。
我继续问:你看到妈妈焦虑又烦躁,是什么时候?
她回答:六岁左右吧。
你是什么感受呢?
我很害怕,我很害怕妈妈急躁,她一急躁就会吼我说我,有时候打我。
一直都这样吗?
不是。
那发生了什么让妈妈这样?
后来弟弟出生了,妈妈很喜欢弟弟,对弟弟很好。
哦!原来是弟弟出生了,妈妈就对弟弟很好,妈妈是重男轻女吗?
是的,弟弟没出生前还好,我也有焦虑,但是快乐轻松是很多的,弟弟出生后,妈妈就不怎么管我,只是衣食住行一日三餐,没有像弟弟那样的温柔对待过,那么爱弟弟一样爱我。
这给你什么感受?
我觉得我是多余的。
再次在这里暂停一下我们的对话。
通过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
但凡我们不懂身体的表达,身体只会不断用加深的状况来表达。
而一旦我们用不带偏见的眼神看待它们,也能明白它们的本来面目,并非是糟糕的,也不是我们非要先除之而后快,更不是我们的敌人和负担,那么情绪和身体反应的价值才能就此呈现出来:情绪和身体反应就是指引,我们顺着身体的指引,就能进入生命深处,去探索和拿到关于自己的生命信息---在这里可以清晰看到,一个不被妈妈平等爱着小女孩,渐渐活成了和妈妈一个样子,焦虑忙碌而烦躁!
于是我让她闭上眼睛,在内在呈现妈妈,让六七岁的那个小女孩去跟妈妈表达:
妈妈我很害怕你的焦虑,弄得我也很紧张,更是害怕,我紧张你的脸色脾气,我活的小心翼翼,我生怕自己一点不对,就招来你的烦躁,我就会被你说,被你骂,我就神经紧张,自己很紧绷,很难放松,我很渴望你对弟弟那样的爱,我很羡慕弟弟那么大还能坐在你的腿上,我只能依靠生病来获得你的一点温暖,哪怕只是短暂的......
这里的表达,就是内在受伤小孩特别受伤的部分,也是一直没有机会这样得到呈现的部分,其实就是让那些压抑的受伤的痛苦的难过的无力的等部分,大白于天下,它们得到应有的表达,也得到应有的承认,在生命这里应有其位置,借助这些真实的表达,那个被妈妈忽视,被焦虑烦躁脾气不好的妈妈对待多年,精神紧张身体不放松的内在受伤小孩就呼之欲出,在每一句的表达里出现,在每一声叹息里出现,在每一次痛哭哽咽里出现,于是内在那个受伤小孩就被从深层的黑暗里,得以被浮现在意识之光里。
我们借助身体反应和负面情绪,都可以直接进入原型事件和派生事件中去,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情绪和身体反应所携带的真相。
于是我们明白了:她焦虑烦躁脾气急躁的模板来自母亲,这并非找到自己多年过不好的根源,而是说这样的自己从何而来!
紧张是来自小小的她,和焦虑忙碌烦躁妈妈的互动慢慢形成,她很害怕妈妈不开心,也担心自己总是被妈妈打骂,这样的互动状态让她怎么不紧张?!
焦虑是她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取悦一个重男轻女的妈妈,也无法像弟弟那样乖巧懂事听话,更无法懂得一个妈妈是怎样就可以那样忽视自己,自己和弟弟一样都是妈妈的孩子,可是得到的对待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别怎么那么大呢?
当她一点点表达出来,多年来她的身体无法放松的根源,和这样身体糟糕的自己是怎么形成的,多年来自己的焦虑烦躁情绪又是有着怎样的来处,我们也就非常清楚,于是我们就知道接下来真正去陪伴这个内在缺爱,苦等妈妈温柔,需要妈妈温和对待,有权得到肯定认可赞美的受伤小孩,就是以后的重点,多去这样进入原始事件,进入原型事件的人物关系里,去一步步按照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教授的很多路径去陪伴,最终云开雾散内在清爽的状态就会到来的。
我们有太多未曾面对转化的东西,积累在身体里,身体就用多种状况来表达,比如失眠,比如胃溃疡,比如身体持续性酸痛,颈椎肩颈的疼痛等。
而负面情绪对人造成的困扰,不如说是我们错误对待负面情绪的方式造成的结果。
如果我们学会了对待身体是和平而非对抗,对待情绪是迎接而不是对抗,那么我们就有了深刻改变的基础,面对转化的地基。
鲁米写道:
追逐一头鹿,
却被引向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贝壳打开自己饮下一滴水,
没想到那化为珍珠。
一个流浪汉在一座废墟里晃荡,
不意发现了宝藏。
就让我们追逐情绪的鹿,让它引向我们意想不到的真相哪里,也让我们向贝壳一样打开自己,曾经经历的就会成为自己的珍珠。
让我们成为那个流浪汉,在过去的痛苦中一次次去探索,于是那里面我们会发现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