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孩子辍学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2021-01-29 16:36:10)
标签:

教育

分类: 亲子关系


假如你的孩子辍学在家,你会怎么办?

 

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绝大多数朋友会觉得孩子那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去了解,分析,然后想办法让孩子重返校园!

 

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说到自己的孩子:读初中的儿子善良朴实踏实,成绩也很好,平时在班上前几名,去年辍学在家,断断续续去上课,去年开始孩子还是班上前几名,这一年没怎么去上学,去参加考试依然是中上等成绩。

 

很多父母就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去上学,又不是成绩不好?!即使成绩不好,很多成绩不咋地的孩子每天都唱着歌儿进出!他们怎么就可以活得如此身心健康?就是考不上好大学,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担心什么呢?

 

于是父母老师会归结为孩子心理素质差:你心里素质太差,一点事情就扛不住,不堪大用!

 

顺理成章父母和老师就会想办法,那就去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至于怎么才是真正强大的心理素质,很多家长和老师其实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或者认为孩子心理不够强大:你心里太脆弱,就是一颗玻璃心!

 

脆弱和玻璃心的标准是什么?脆弱之处往往是孩子最真实流露的地方,家长和父母进入孩子真实世界的能力怎样,真的不一而足。

 

或者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你就是虚荣心太强,要什么脸面,安心学习最重要,关注虚荣心有什么用?

 

家长和老师就让孩子放下虚荣心,至于怎么放下虚荣心,家长和老师也不清楚,最多就是讲道理。

 

或者就是不敢面对现实困难:你怎么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困难就有畏难情绪,那你以后还有什么出息......

 

老师和家长就会鼓励孩子,让孩子迎难而上,至于畏难情绪里,孩子真的遇到的困难,让孩子害怕的困难到底是什么,家长和老师一无所知。

 

很多父母和长辈那里再自然不过的平常小事,殊不知在孩子那里却是重如千钧。

 

而且最糟糕的是没有多少老师和家长能真的知晓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通道,所以家长老师和孩子之间就常常是“无缘对面不相识”---面对面天天熟悉,却并不真的认得彼此!

 

父母以为的孩子那里的问题,是孩子不成熟幼稚承担能力差等问题,即使如此,很多父母并不知道,不成熟幼稚承担能力差的孩子本身就是家庭问题的产物,更是创建了家庭的父母需要去聚焦家庭问题一面镜子。

 

这里有个个案:

 

一个孩子暂时辍学在家,全家三口一起在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初级班学习。

 

这孩子聪明伶俐,内心丰富,善良淳朴,文笔也好,绘画很棒,人际关系也没什么大问题,如果她愿意去交际的话,还做得一手好蛋挞。

 

每次上课她都和母亲在一起,很亲密,母亲被触动,女儿给妈妈擦眼泪,妈妈累了,女儿揽过妈妈让妈妈靠在自己的肩膀上,有时候还看到女儿会亲亲妈妈的额头-----乍一看,母女情深,简直就是很多妈妈心里最想要的完美母女关系!

 

父亲呢?

 

父亲在现场,可是在母女之间的亲密里,不见了。

 

父亲很想靠近,可是每次靠近,女儿都拉走了妈妈,妈妈就顺水推舟也就被拉走,父亲只好悻悻走开,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离母女很远的地方,孤独,无奈,且难过。

 

这个家,女儿在做主。

 

父母被支配,女儿处在置顶位置。

 

乾坤颠倒,大小易位,上下错位,焉能不出问题?

 

女儿的位置,出现在家庭的中心位置----父母位置呢?

 

妈妈说难得和女儿这么亲密。

 

道出了妈妈跟随女儿走的一个秘密:和女儿亲密是妈妈所需要的,也是女儿所需要,以致用“离开”丈夫的方式,这个亲密是牺牲了夫妻关系换来的,代价是孩子不离开母亲的粘连(辍学是最好的和父/母粘连的方式之一),这个家一分为二,父亲一个阵营,母亲女儿一个阵营,而且在亲密关系的现状里是女儿当家作主。

 

这是第一层。

 

往深处看:

 

这一切的发生,背后是夫妻关系可以轻易让一个亲密就分崩离析,那么夫妻关系恐怕早就风雨飘摇。

 

是夫妻关系的问题先于以上女儿一切选择的发生,这一对父母在亲密关系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在女儿那里看到的一定是妈妈处于弱势,爸爸要么不在家,要么在家就粗暴简单不讲道理不懂情感,于是女儿早就嗅到了家庭危险的气味---天天在孩子面前出现的父母关系和互动模式以及内容,天生敏锐的孩子都能察觉到家庭很多的内在秘密,于是孩子会出现在夫妻关系里较弱的那一方,和母亲(父亲)站在一起---情感上彼此懂得,事情上相互支持,生活上互相照应,完美的同盟就此出现(其实女儿做的,不就是在完美替父亲补位吗?),与此同时完美的分离也就出现!

 

这个家庭需要孩子出现在家里,而不是在寝室,也不是在教室!

 

始作俑者,其实是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是第二层。

 

所以你要解决这个孩子的辍学问题,需要父母之间重新建立一种不同于现在的关系---这才是要解决这个孩子辍学的终极问题!

 

所以很多学员看到那个孩子死命拉住母亲,让母亲跟着自己走,就会愤怒孩子的言行和选择,可是去看看那个母亲几乎不做反抗的跟随女儿,和那个茫然无措任由事情那样发生的父亲,你就会发现事情的真相,以及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你还在头脑固有模式的表层去看待辍学问题吗?

 

你还在固有的反应里打转吗?

 

父亲,母亲,孩子,简单的三个人,却又是暗藏亲密关系乾坤的道场,我们需要从更深远的真相,更整体的维度去看待所有的发生---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的儿子,辍学在家:

 

你以为只是回归学校的问题,其实孩子更关注的是学习拉下那么多,重新回到课堂跟不上的茫然无助,以及尝试缉拿和同学不在一起的孤独难熬!

 

你以为是畏难情绪,其实孩子在关注妈妈和爷爷奶奶的关系;

 

你以为是虚荣心的问题,其实孩子更难面对的是和父亲之间的不能不敢不愿意交流的亲子关系;

 

孩子并不会过多在是非对错里较真,他们更多会关注父母情感好坏,大家庭里的和睦安顺的状态,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内在相处状态。

 

因此有的孩子背负了太多家庭其他成员的重负,特别是父母的长期分离,长辈和父母的纠缠等,常常就是这些内在的情感状态,成为孩子关注的焦点。

 

而很多父母并不知晓孩子喜怒哀乐的情感真相,因为他们沉迷在是非对错的成人世界,忘却和孩子一样的曾经年少的自己,是多么渴望父母相爱父母和爷爷奶奶互敬互爱,唯有如此自己才能真正做回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轻松自爱的飞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