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为什么却令彼此更烦?(宝觉一会)
(2020-11-20 12:02:04)
标签:
情感 |
分类: 婚恋关系 |
01
小a和先生关系一直不错,彼此也都很珍惜对方。
然而,每次不小心有冲突的时候,却让小a常感觉有些无力。
情境重现一下:
这时候,先生总是想打住:这件事先不提了,我也没往心里去。
小a却觉得如鲠在喉,有很多东西没有谈清楚,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很不爽。而且,进一步想,如果是冲突,彼此应该沟通清楚,才能避免下次再发生同样的状况吧,所以,即使先生提议想停,往往小a会要求:我们再心平气和地谈谈吧。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走向另一个方向:虽然小a一开始确实是心平气和的,只想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如数呈现,希望能彼此开诚不公的讨论一下的。但是说着说着,情绪就又上来了,忍不住的指责;当然,先生也已经冲破了他情绪的“堤坝”,兜不住了,两人反而是把一场未吵完的架,痛快吵完了算。
架吵完了,却每每无论是小a,还是先生,心里的结并没有解决。反倒有一种挫败,无论自己怎么表达,对方也没办法了解自己,很受伤。
好在,小a和先生情感基础很好,这样的争执也并没有让彼此关系疏远,但是小a知道的是,有很多朋友,在夫妻关系中,到后来就几乎“零交流”了——反正我说了,也只是招来一顿吵,已经懒得说了。
这样的“沟通”,若放在一般的关系中,朋友、同学,很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一腔真诚,希望能把事说清楚,但越“沟”,越不通,反而伤了情谊: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关系,就当没这个朋友吧,一段真诚的友情就此淡去了……
难道人与人之间,沟通就真的这么令人绝望吗?
02
我们常常以为,沟通,就是把自己内心所有的想法、情感都如实表达出来,对方就应该了解我们,并且能按照我们希望与需要的方式回馈。
然而,很巧的是,对方也正有此意。
这个情形,就是独木桥上,张三和李四遇见了,张三想:你让一下,我痛快地过去了,大家各忙各的多好!
可是李四也是一样的想法。
其实都不想生气,也都不想攻击对方,本意只想“走自己的路,到达自己想要去的方向”,可惜的是,独木桥只能先通过一个人,就此只好把“一个人本来很简单的事”,却越交流越复杂,到最后已经变成:
互不相让,各执一词。
一般的关系,伤了和气;亲密的情感,伤了感情。
那么,“沟而不通,越沟越堵”,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知道,小a在发生冲突时,渴望把心里话讲出来,以避免未来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意愿是好的,但真正的内在动力,仍然是“意难平”。也就是说,那时候想“沟通”,只是头脑中的想法,真正在做的事,其实仍然是责难:
然而,这时候,往往先生内心也是有同样的话,甚至也有同样的委屈与一肚子的想法,希望你能理解。
这样的“沟通”请求,无异于给一堆已经在冒青烟的柴火,继续升温了,当然就成了“愈演愈烈”的争执了。
因此,这种情况下,彼此已经都有些触碰到“痛点”时,其实反倒先生先喊“停”的要求,是比较恰当的作法,先冷静一下。
其次,“停”下来,但并不是如先生所做的,就此真的打住,不再考虑这件事,这样,下次遇见冲突,还是如此,反而会变成彼此交流的一个“暗礁”,也是伤感情的。
而是在冷静下来后,需要去如实面对心里的那个“痛点”,自己到底怎么了?
03
不再试图以任何的方式,凭借任何的理由,要求对方改变,渴望对方能以“更对”的方式对待自己,而是回头看看自己:我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受伤?
所有的痛,所有的“伤”,其实都是内心的光没有照到的地方。
痛点、情结,往往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过去发生过的一些经验,留在心底的情绪能量;另一部分,是当时对这些经验的解释,一些让自己受伤的“小纸条”——譬如:没有人在意我、没有人爱我、我就是懦弱的……
好的,你这个部分,我以后也尽量不碰。
但是,亲密关系就是要“亲密”接触啊,这里也不能碰,那里也不能碰,就像一座花园里,到最后,到处都挂着“禁止入内”牌子,且不说是否能做到,也确实很奇怪啊。
所以,这时候,如果对方不是“医生”,不具备替你拔除“刺”的能力,甚至被你踩到了痛点,只会哇哇乱叫。这时候,停止相互“伤害”,确实是一个明智的作法。
虽然我们常常幻想爱情里,对方应该是踩着五彩祥云来拯救我们的大英雄,但现实却是,他连感冒也治不了,所以,真正可行的,也唯有自我成长了。
再厉害的神医,其实也都是借用病人自己的恢复功能来治病的——因此,成长就是穿越自己心中种种的“痛点”,走向更健康的自己。
对情绪,像对一个受伤的孩子一样,允许并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陪伴自己呆一会儿。
同时,借着情绪,看看藏在情绪背后的那些“小纸条”是什么?
对方就是针对我。没有人爱我。我就是老被人欺负……
因为拔除了刺,当然以后再碰也不会那么受伤了。
04
你见过哪个名医是跑到别人家,硬把病人摁住要给人做手术的吗?
万物生长自有时。
小b恰好发来微信问:为什么我说话,太太总是听不懂呢?是我逻辑不通还是表达能力欠佳?要怎么表达,她才能听进去呢?
我回复他:若想真的让人听懂你说的话,先去试着听一听对方在讲什么吧。
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倾诉给对方,怎么可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呢?所以,若想真正的沟通,就先去倾听,真的去听对方的需要、看见对方的渴望、懂得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讲东西给法国人,你需要懂得法语,当然你也要知道法国人正在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
沟通,从成长自我、愿意懂得、倾听他人开始。
因此,当我们想沟通的时候,要讲的第一句话应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