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失去的哀乐,也是唤醒我们去拥有的鼓声

(2020-11-10 20:57:19)
标签:

情感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有一首诗《醒来》:

 

如果爱不能唤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痛苦来唤醒你,

 

如果痛苦不能唤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更大的痛苦来唤醒你,

 

如果更大的痛苦不能唤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失去唤醒你。

 

如果失去不能唤醒你,

 

那么生命就用更大的失去唤醒你。

 

包括生命本身!

 

生命会用生命的方式,

 

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无止境的来唤醒你。

 

生命会用生命的体验,

 

在无尽的生死和轮回里。

 

不停息的来唤醒你,

 

直到你醒来。

 

这首诗很清楚明白告诉我们唤醒生命的三种常见方式爱、痛苦和失去

 

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说到母亲的离世,让她痛彻心扉,非常的自责内疚和想念。

 

虽然她在姊妹几个中,是陪伴父母最多的,也是在父母身边照顾最多的女儿,可是她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做好。

 

那种失去母亲后的痛苦和遗憾,让她泣不成声,也让她慢慢开始重新拥有母亲的机缘。

 

不是父母在身边,你就拥有了父母,正如不是你有了另一半,你就拥有了TA,要不是你有了笑孩子,你就拥有了小天使,也不是你买了一部车,你就拥有了一部车的。

 

你和外界人事物并没有产生生命连接,那么,外界人事物就不被你拥有。

 

正面表达就是只有你这个生命和那个生命,或者事物本身,是你的生命本身,产生了深深的连接性,而不是习惯性的是非对错产生的关系,也不是好坏优劣产生的关联性, 更不是某些原则道理观念信条等产生的互动结果,拥有一个生命,拥有外界人事物,是一个纯然的生命透过事情,互动过程等去感知一个生命,借此产生的深深的连接性,最后的结果就是拥有。

 

拿昨晚参与者朋友说明:

 

当父母在世,父母想让她帮忙去菜地帮忙做农活,她因为小时候做农活太辛苦,做怕了,不愿意去,去,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带着怨气和不愿意在做。

 

这样的她,因为她和父母之间隔着很多的是非对错和情绪,隔着很多的评判和抱怨,在她这个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之间,弥漫着很多因为头脑固有模式产生的分析和评判,还有因此产生的情绪和不满,即使她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也在她身边,但是她并没有拥有父母,同时,即使她天天去帮父母给菜园浇水施肥除草,父母也没有拥有她这个女儿。

 

反而是在母亲离开后,她在痛苦里思念,在思念中自责,在自责中遗憾,在遗憾里觉察。

 

当父母都离世了,用头脑固有模式运作的对象都消失了,这样的失去,产生的痛苦遗憾自责,在没有外在对象存在的情况下,外在的运作模式也只能被迫中断,只能转而向内在运作,这就有产生新东西的可能:

 

比如她原来帮爸妈到菜园施肥除草整饬菜园,都是在自己的头脑固有模式下进行,有分析评判和不情不愿,有抱怨和不满,但是等妈妈也离世,她反而开始主动去菜园,因为那里有自己的父母劳作的记忆,有父母住在那里所有的气息和味道,经历和场景。

 

当她一次出现在父母住的地方和菜园,她感觉到和父母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感,已经没有了父母这样具体在眼前的那些抱怨,头脑固有模式已经停下来了,只是感觉到精神父母的存在,父母在那里的劳作,休息,聊天,所有平淡的一切,一时间在她内在分明起来,那些早已存在的那样的父母和场景,都变得如此的温暖和珍贵,美好和难忘---在妈妈离世后她一次次来到菜园和父母住的地方,这时候的她早已没有了是非对错,没有了高低优劣的比较,只有那叫做父母的生命在那里弯腰除草,伸腰擦汗,低头劳作,抬头休息,这些原来看到的日常,在离开了头脑模式的运作后,就像是神奇般的复活,连每一个场景都变得如此不同寻常,所有的场景都带着温度和光亮,这就是她这个生命,不再是固有模式运作有出现的新东西---就是真的看到了父母那个生命本身,真的直接和生命发生联系之后,出现的迥然不同的生命体验,即使父母已经不在人世,可是她却出现了内在和父母在一起之后的安静,平和和淡淡的喜悦,由此产生的生命踏实感也会非常突出的!

 

这一切远离了头脑固有模式后产生的新东西,就是之前一直没有体验到的看到父母和拥有父母!

 

还有她在街上做点小生意,每次摆摊出来,一些老人都喜欢和她在一起,哪怕她的地盘本身都很小,也会想尽办法挪出一点给老人们,帮助老人弄二维码扫码等,因为在她那里,她看到的那些老人,就是父母,只是长相不同于父母的父母!她通过这些小事情不断在内在连接着父母,和父母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她在自己做生意的过程,在自己打理菜园的过程里,透过自己的辛苦去感知到了父母的辛苦,通过自己的劳作,去感知父母的劳作,通过使用妈妈用过的农具去和妈妈在一起,通过打理同一片菜地去感受父母的存在。

 

很多人其实都体验过这样的因为失去反而拥有的深层次体验。

 

而这样的拥有,和对方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产生的开心,是两码事,这里的看到连接和拥有,是没有条件的,只是一个生命直接去感知另一个生命及其生活的场景经历等,才出现的新的深层次的东西:通过生命的感知去看到和连接到另外一个生命。

 

不由得想起王阳明老先生的一段轶事:

 

有一天,王阳明和几个弟子一起到会稽山游玩,风景很美,那山上的映山红,开得特别漂亮,学生就问王阳明:先生经常说无心外之物,山崖上的花开在那里,只是在山中自开自落,这花不就在你的心外吗?怎么会在你的心内了呢?

 

王阳明说:你没有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在你的心中一时分明起来。由此知道,这个花其实不在你的心外。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客观说,这是王阳明老先生利用提问,利用一朵花,在解释心的运作,在解释他一直在讲的心外无物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当我们从头脑的世界里出来,来到内在的心灵空间,于是就会出现王阳明先生所说的: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当我们呆在头脑固有模式的世界里,此花(父母,孩子,身边人等)都在那里,可是你用头脑的模式去互动,那朵花甚至都不是什么好花,连花的本来样子都被我们裁剪评判的面目全非,花儿早就不死它版然的样子存在在那里,连花的本来样子都不在!就谈不上“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只有你进入了内在的心灵空间,你才能真正看到那些花儿(父母孩子身边人等),于是在你真正看到那些花儿,用本然的样子形态和空性状态存在,那时候,此花颜色包括整体的那朵花甚至到花儿的本质,才会在你看到的一刹那,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明白起来!

 

这也是我们心路上常常体验到的风景和过程!

 

愿更多人能加入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进入内心,走上心路,去不断体验“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的这一稀松平常的心路体验过程。

 

只是希望在父母还健在,而不是失去的时候,体验到痛彻心扉的痛苦,我们才被唤醒,才会在内在去看到早已存在的本然的父母、孩子和身边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