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接受父母的如是

(2020-06-12 10:35:29)
标签:

教育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昨晚参与者朋友说到两件事情,让她和父母有心结:

 

一个是老家房子拆迁,千叮咛万嘱咐等她从上海回来再签字,可是弟弟一回来就没跟她商量就签了字;拆迁费弟弟主动提出给姐姐六万,却被妈妈三番五次提醒她要感谢弟弟,让做姐姐的她意难平:弟弟结婚都是她出的钱,爸妈的房子钱自己也出了三分之一,帮爸妈装修老房子也是她,弟弟在外打工没钱的时候都是她替弟弟出来回的车票钱!

 

特别是她自己也坦陈:出嫁多年,自己的心还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新家不过是个有自己孩子的地方。

 

一个对家庭贡献如此之大的姐姐,却悲哀发现嫁出去的自己是泼出去的水——弟弟才是自家人,出嫁的女儿是外人。

 

重男轻女的狭隘思想依然是刻在很多父母的骨子里,被重男轻女的思想浸泡了多年的父母,就是她的红尘父母的部分如是。

 

上一周一位朋友微信吐槽我:妈妈一看到她抱孩子出去,就嚼她不爱孩子,那么大的太阳会伤了孩子眼睛;看到女婿上一秒逗孩子笑,下一秒就吓唬孩子让孩子大哭,妈妈就劈头盖脸把女婿一顿狠批,说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妈妈觉得大荤大油的菜不健康,长时间家里都是吃素少油为主,让女儿简直痛不欲生……

 

总能发现问题所在,就按照正确的理念去执行,不懂得适当变通,是这位朋友妈妈的部分如是。

 

还有一位朋友,前几天自己的爸爸竟然对妈妈动粗,爸爸还是老牌知识分子,在女儿看来爸爸对妈妈动手简直不可理喻,特别心疼妈妈,而且爸爸对妈妈的污蔑侮辱之词,让她恨不得拿刀跟爸爸拼命!

 

那个多次表达却不被老伴懂得,然后暴怒,用暴力来表达自己愤怒无奈和渴望的父亲,就是这位朋友的父亲的部分如是。

 

总是活在完美父母的期待里,和现实如是的父母,发生对冲,是子女一生之苦,也何尝不是父母一生之痛?

 

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回家在父母面前哭诉家里重男轻女,父亲也大怒,拍桌子教训她,让她更是心绪难平。

 

对父母有期待,错了吗?

 

没错。

 

但是如果你完全认同了你的期待,在关系里互动,那就错了。

 

举个大家都能理解的例子:

 

父母对你有期待:期待你每一次考试门门考试都是第一名。

 

父母这样的期待错了吗?

 

似乎没问题,是个良好的愿望啊!说明在父母眼里,你聪明过人,你是个可造之才,而不是个废物啊!

 

可是如果父母完全认同了自己的期待,就认为你必须门门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第二名就是失败。

 

批评指责,教训,动手打,限制交友和运动,掐断你的人际交往,你的生活只有学习和第一名,只为了让你实现庭父母认同的期待!

 

你的日子还好过吗?

 

跟完全认同了自己期待的父母呆在一起,家,就是地狱吧!

 

所以,期待本身只是个期待,没什么问题,它其实就是一个有着具体内容的念头,但是如果认同了这个念头,认同了这个期待,父母会变得多么恐怖,很多子女都见识过,恐怕至今都心有余悸!

 

同样:

 

子女对父母有期待,没错的,期待本身不是什么问题,如果你完全认同了自己的对于父母的完美期待,那么你施加到父母那里的,不就是那些认同了自己的期待施加到孩子身上的一样的吗?!

 

你也在要求父母在为人父母的试卷上,符合你的要求和期待----“门门都是第一名次次都是最好的”!

 

我们很多人尝过认同了自己期待的父母之苦,不惜借助高考远走高飞远离父母,在离父母很远的城市安家落户,只为了躲避这样的父母。

 

可是一转身面对自己的父母,我们也忘了自己刻骨铭心的痛苦,转而将自己认同的期待也施加到父母身上,于是两代之间互相折磨,彼此嫌弃,认同期待后的互动模式的代际遗传也会在其中完成。

 

所以当我们只是在认同了自己期待渴望之后进行的互动,离如是就有了十万八千里之遥!

 

如是,是什么?

 

就是人事物本来的样子,你不用附加,也不用缩减,既不用夸张,也不用扭曲,不对人事物做任何的裁剪判断附加,TA是怎样,就是怎样。

 

要是具体说:

 

红尘样子是怎样就怎样;如是的外在的红尘生命的样子,如是的互动模式,圆满和不圆满的地方,表达方式,让你舒服和不舒服的等等,

 

在往里面看:如是的超我,本我,自我,会交替出现。

 

继续深入下去看:如是的创伤性自己,创伤的派生事件里的自己,原型创伤事件里的自己,内在受伤小孩的如是自己。

 

在头脑固有模式下产生出来的那么多的如实的红尘生命及其相关对应的精神实体自己,都有其如是的面貌。

 

最深处:心灵层面的精神实体如是自己,和如如不动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如是生命本源。

 

离开头脑固有模式一直如是存在的生命本源自己和生命本源,都是最如是面貌存在的。它们根本不受人类外层世界构建的信念系统的影响,它们是最稳定最不受外在影响的如是存在。

 

所以大家看看,如果你是清明的,你就能辨识出出现在你面前的是哪一个,哪一种,又会怎样的变化,来到另外层面的如是。

 

这以上所有的罗列,您千万不要觉得复杂,这同样只是做了如实的呈现,让您知道要想接受如是,您得要知道一个人这里大概会呈现多少层次的如是!

 

但是不管哪个层级的如是父母,如是孩子,如是另一半,如是的同事和上司,如是的伴侣和仇敌。

 

你只要真的开始停下你的头脑判断的体系运作,然后去真的看,真的去臣服于那个如是,不做头脑的过度思考和运作,那么如是的自己和对方此刻就能在你这里出现。 

 

怎么做呢?

 

先摘录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那是海灵格老先生对于孩子结束父母的启示片段,大家先感受一下:

 

海灵格老先生说:

 

1、如果某人有一个当妓女的母亲,并且在心里对她说,即使你是妓女,我也视你为我的母亲,那么他就不能真正接受自己的母亲。 

 

2、如果他说:虽然你犯了很多的错,但你仍然是我的母亲。这样说同样不行。  

 

3、如果他对母亲的职业感到痛苦,他就无法真正走到她身边。他必须克服这种痛苦,才能真正接受自己的母亲。 

 

4、只有孩子满怀深情的对母亲说:我接受真实的你。你是我真正的母亲。这才是真正的接受。 

 

1里,用了即使你是妓女的表达,那么依然对母亲还有头脑超我道德上的附加要求;2里依然对母亲有是非对错的判断在里面,3里有子女对母亲应该和不应该的抗拒排斥在里面。

 

所以只要是在头脑固有模式下,想要如是去接受父母,是不可能做到的。

 

4里,没有任何对母亲的判断抗拒和排斥,只是在对一个生命在表达,这个生命出现在红尘里是怎样的样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一个生命的如是,是什么,而不是外在的职业外貌成功与否等,就是单纯的生命——真实的你,还有和我之间的牵连——你是我真正的母亲,不是别人,也不附加别的东西,你就是我真正的母亲。

 

这就是如是,也是如是的接受。

 

所以回到昨晚参与者朋友,要从完全对父母期待的认同里出来,要将这些所有的附加统统都去掉,这时一个单纯的生命出现在你的面前,那就是如实的父母:

 

去掉你觉得不该重男轻女的虚妄因为父母就是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下成长的;

 

去掉父母应该一碗水端平的要求---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下,一碗水端平是不可能出现的奢望;

 

去掉父母要看到你,甚至觉得应该看到你更多的渴望---因为女性付出,去支持男性,在很多父母看来是理所应当的,这都是他们的如是啊!

 

于是,你才能真正开看到被信念系统浸染后的父母的如是,不多不少,就是那样的如是,你也看到那些附加在父母那里,出现在父母生命力附加之下,哪个只是父母本身的如是,不增不减,就是那样的如是,于是你可以在谦卑和慈悲中,在爱甚至是赞同父母的如是中去接受如实的父母:

 

是的,我接受真实的您,如您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经由您我来到这个人世。您是我真正的母亲,(而非任何其他),如您所是,作为我真正的母亲(而非如我所想)。

 

是的,我接受你们是我的父母,并接受我是你们的孩子这一事实,我接受你们给我的好处,我相信并且将尽我所能去明白你们已经尽自己所能地对待我养大我。

在这里,所有对父母的附加都剥落,所有的附着在父母那里的东西都去掉,如是的父母,就是纯粹的单纯的生命会出现,接受这样的父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一旦真正接受了自己如是的父母,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你成为了你自己,你不再和父母有是非多错的纠缠,而是你和父母紧紧相连,可是你已经可以和父母分开,取自有做丰盛的你自己。

 

也正如海灵格老先生所说的接受如是的父母意味着:我感谢你们给予我生命。现在我长大了,我会照顾好自己,我心平气和地离开你们。 这会产生一个奇特的效果——孩子和父母分离,这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圆满。

 

我们总是在抗拒我们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人事物,总是无法深刻领悟“”如是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

 

接受父母的如是,对于子女是重大且重要的功课。

 

您在做这个功课吗?做得又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