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承认吧,很多父母早已干不过一部手机

(2020-05-20 22:59:11)
分类: 亲子关系


说句很多父母不爱听的话:在亲子关系里,我们很多父母早已干不过一部手机。

您起早贪黑,您含辛茹苦,您掏心掏肺,您倾尽所有,最后却发现这样的您,还干不过一部沉默寡言的手机。

您还别不服气,看看现实里的真相:

手机而非父母是孩子欢乐的源泉;

手机而非父母是孩子轻松的来源;

手机而非父母是孩子得到情感慰藉的支持;

手机而非父母是孩子得到社会化过程的途径;

手机而非父母是孩子在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有力的支撑;

………………………………………………….

一部不会说话的手机,一手就能掌握的电子产品,怎么就取代了含辛茹苦的父母,份量比起早贪黑的父母还重呢?

就像昨晚参与节目的孩子说的:妈妈的唠叨让我不胜其烦,其实妈妈你只需要说清楚就可以了,就是不停的唠叨,然后我就很烦妈妈的唠叨。

妈妈的唠叨让我很烦躁。

反观一部手机,就不会像妈妈一样不停的唠叨。

孩子还说:妈妈会对一件事情不停说,说很多遍,到最后本来很有用的话就变成了废话,而且是让人生气的废话。

妈妈叮嘱一件事情不停说,让我常常跟妈妈对着干。

反观一部手机,就不会像妈妈一样定在一个界面,不停让孩子看同样的界面,如果出现那种状况,我们都知道那是手机出问题了,可是没人告诉妈妈你那里也出问题了。

孩子还说什么事情妈妈都要插手,什么事情都要管束,孩子很诚恳说自己大了,需要空间,特别是被父母信任的独立的空间,可以自己来安排,在独立的空间里学会自律和调整。什么事情都要插手,让孩子很没有自由的空间。

反观一部手机,就不会随时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变化界面的。

孩子还说,父亲脾气暴躁,心情好,家里就安静些,心情不好,自己和妈妈就被爸爸吼,甚至动手。

反观一部手机,是不会对孩子发脾气,更不会长出手来打孩子的。

孩子还说:父母经常吵架,对抗,让自己很压抑,也很痛苦,很希望脾气暴躁的父亲去另外一个房子里去住。

反观一部手机,是不会跟周围人吵架,让机主烦不胜烦的。

看见没有,很多父母说的做的,提供给孩子的,跟一部不会说话的手机相比,真的弱爆了!

手机安静,知道闭嘴,而不是不停不管的唠叨;

手机新鲜,每天都是更新的,或者随时可能都会更新不同的信息,不是一副多年未变的阴沉焦虑难得一笑的脸孔;

手机有效,每天都是提供给孩子需要的资讯,通过手机孩子可以一机在手便知天下事,而不是一张老唱片在孩子耳边从小循环到大。

手机有用,听歌曲,欧美流行,亚洲潮流,应有尽有,让孩子放松;

查资料,孩子有什么不知道的,可以通过手机查询,方便快捷,而不会挖苦孩子这也不知道那也不明白。

足不出户,可以和同伴同学好友联系,喜怒哀乐,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彼此知道,通过手机,孩子可以得到父母无法给予的情感慰藉,通过手机自如联系到她想联系的任何好友,现实里很多父母只要听说孩子要跟同学出去玩,脸拉得老长,一口回绝者大有人在!手机却可以让孩子的人际交往畅通无阻。

手机还能保密。孩子的心事可能就记录在自己的记事本里,弄上密码,就可以敞开自己,将自己的心事和秘密,害怕和幸福等忠实记录下来,这些心事说给父母听?说句玩笑话,保证活不过明天,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手机给孩子提供的支持,理解,安静,支撑,连接,安全,有用等,几乎是一个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现实需要和情感需要的完美父母,而这些,不就是本应是父母提供给孩子的吗?

但父母提供不了,手机可以提供的时候,手机就取代了无法跟上孩子需求步伐的父母,亲子关系里的人人关系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日益被人机取代,即手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其实电子产品取代人的功能,在亲子关系的领域早就发生,而且随着科技进步,一直在奔腾向前,只是很多父母还活在自己的梦里,没有醒过来,搞不清楚状况。

如果父母们还不觉醒,被不断发展的科技产品取代,就是不可避免地潮流!

如果父母还没有发现自己弱爆了本质,被手机或者其他新的产品取代和淘汰,是被注定会发生的事实啊!

那么亲子关系本应是人人关系,却被人机关系取代,会有什么危害?

我想起了之前发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件事情:

一个15岁女孩,因为每天沉迷游戏被其母亲关闭路由器断网,女孩一气之下竟动手打了母亲,还爬上窗台扬言要跳楼,母亲恐慌下跪答应了女儿的所有要求,女儿这才从窗户上跳回屋里,还用手指着母亲说:这是你说的,我想怎么样都行,以后你再多管一下我就跳楼!

湖北一个五岁的男孩因为玩手机而偏移了黑眼珠,经诊断,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很小;

四川一个11岁的女孩因为手机被妈妈收回而跳楼轻生,所幸的是落在一楼雨棚上,因为力量缓冲而捡回了一条命;

江苏一名19岁的高三男孩,因沉迷于玩手机被父亲责骂,随后跳楼身亡;

山东有个单亲妈妈,在孩子小时候经常主动拿手机给孩子玩,以抽出时间来做家务或看电视,可从14岁以后,她每次想让孩子不要玩手机,孩子就会对她又打又骂;

吉林有一对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为了省力,总是让孩子玩手机,后来上了学,手机瘾可戒不掉了,到了上初一时,夫妻俩想来重视,就开始没收孩子的手机,结果孩子异常冷静地对父母说:如果我现在死了,你们能把手机烧给我吗?

吓得夫妻俩赶紧又把手机还给了他……

这样的事情不绝于报纸电视手机,总会在某个时刻刺痛我们的双眼!

这样的事情会自动消失吗?

我很悲观的说:不会。

父母的份量赶不上一部轻轻的手机;父母的重要性比不上一部薄薄的手机。

谁之过?

手机,还是游戏?

这两样被很多父母认为是万恶之源,深恶痛绝之,却从不承认正是因为我们夫妻关系经营能力的严重不足,也从不承认自己家里的亲子关系的经营能力严重匮乏,晕头晕脑,自以为是,违背规律,却毫不自知!

比如:

在很多父母那里,并没有真正的亲子沟通,只有“亲子教训”和“亲子唠叨”

在所谓的亲子沟通中,父母说的时候太多,孩子说的时候太少。

夫妻关系不好,是孩子生命里最直接、最沉重的痛苦,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关注点是在家庭父母那里,而非课堂和书本,孩子在为父母的关系操心---这是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一大家庭根源,很多父母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却认为是孩子的问题。

父亲一人赚钱养家,母亲成为家庭主妇,这让父亲在经济压力上承担最多,不满和抱怨也会应运而生;母亲失去了经济贡献和社会角色,让母亲的自我价值就不得不转移到了在家务和辅导孩子学习,陪伴孩子长大上面,一旦孩子的学习或成长出现问题,父亲指责母亲,母亲指责孩子,孩子能怎么办?孩子就用“问题”来反抗指责,也用 “生病”来呈现家庭的“生病”。

无法安放好自己焦虑的妈妈,是孩子学习的拦路虎。

脾气暴躁经常失控的父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大阻力。

父母总是用殚精竭虑地付出和指点,渐渐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最大障碍,这也是实情。

总是太多让孩子听父母的,却很少让我们听孩子的,亲子关系的说和听早已严重失衡。

孩子日益成长全方位的生命需求,和父母不懂孩子为核心的没有成长的亲子关系,构成了家庭巨大的矛盾冲突。

于是会出现一个孩子,背着书包在街上四处游荡,包里最轻的是书本和作业,最重的是父母的争吵,爸爸的指责,妈妈的唠叨,和自己无处倾诉的苦闷-----这是不是你的孩子?

当我们看到是父母经营彼此之间亲密关系的能力不足,和无法给孩子提供高质量亲子关系的时候,人人关系很糟糕的时候,人机关系就成了必然,在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匮乏的时候,人际关系就替代了人人关系,提供了孩子可以活下去的支撑,这是个很多父母都不愿意承认的真相,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我看着这个真相非常的哀伤: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糟糕的状态,父母和孩子亲子关系的低质量,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而不是那部不言不语的手机。生活在数字时代的孩子,当父母无法提供美好的亲子关系的时候,一部手机反而在客观上取代了糟糕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活下去的支撑,这是父母怎么都难以接受的真相---父母,还干不过一部功能齐全默不作声陪伴孩子长大的手机!

更客观说,很多孩子是靠一部手机在续命,而不是依靠父母在健康茁壮活着。

所以,我并非是要为手机代言,为手机正名,手机只是手机,仅此而已。

所以父母要怎么办?

让孩子继续在人机关系里活着?

当然不是,也不能任由这种关系持续!

父母们要行动起来,靠自己去夺回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不仅仅是去夺走孩子手里的手机!更不是视手机为洪水猛兽,你们总是不愿意面对自己,不能去看到自己这里的实情,不愿意推翻自己否定自己的无能怯懦和估值,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控制狭隘和打压,于是手机成了你最完美的问题根源,你的孩子成了最完美的指责对象!殊不知各方面能力欠缺的父母,跟不上孩子成长步伐的父母,满足不了一个生命成长需要的父母,你们自己才是根源!

所以父母真正要负责亲子关系的重担,要成长,要努力,不断学习提升,面对自己,活出越来越美好的夫妻关系,越来越松弛灵动的亲子关系---等美好的亲子关系出现,懂孩子的父母出现,父母们就能重新夺回手机占据的位置,让孩子从人机关系回到美好的人人关系,手机就真的只是一部手机,它最终代替不来有血有肉有爱有温度的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