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别逃避痛苦去拥有痛苦
(2019-12-09 19:13:5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这个题目其实挺招骂的:竟然号召大家去拥有痛苦,有病吧?!
是的,对于痛苦,大家都是能躲多远躲多远,能避开绝不逗留,能干掉赶紧处理。
反正痛苦就像一个不祥之物,别沾染上它,一辈子躲开它,就是人生大赢家。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恕我孤陋寡闻,我还没有发现一个这样成功躲开痛苦的人。
真的一个都没有。
我反而看到无论是古圣先贤,还是芸芸众生,没有一个逃得过痛苦的跟随和无处不在的纠缠,痛苦其实覆盖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痛苦无处不在而且绵延不绝的真相,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痛苦产生的原因。我还发现痛苦的根源不在于佛教里说的是人的各种欲望,根源在于艾克哈特托利说的心智功能失调(其实心智功能失调是一个结果而非原因,所以我也认为艾克哈特托利老先生还差一层窗户纸没捅破),在于我看到的
其三就是我们和痛苦如何打交道,决定了最终痛苦在我们这里是被转化,还是被存留。
这个是我今天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其实在面对和转化痛苦的事情上我们也想了很多的办法,人类,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开出了药方,比如西方的基督教和东方的佛教等,很多内容都是在教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人间之苦之痛的。
而我这些年在节目里和线下的心理学培训过程里发现我们在面对和转化痛苦的时候,少了一个很关键也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基础,那就是没有真正拥有痛苦。
人们躲开痛苦都来不及,怎么会想到去拥有痛苦呢?所以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真正拥有降临在我们身上的那些痛和苦。
那些沉浸在痛苦情绪不可自拔的,这不是拥有痛苦,这是和痛苦认同。
那些喋喋不休谈论痛苦评论痛苦的,也不是拥有痛苦,那只是在解读痛苦。
那些在痛苦里默默受苦一言不发的,也不是拥有痛苦,那只是在忍受痛苦。
那些嘴上不说心里搁着痛苦的,也不是拥有痛苦,那只是在装着痛苦。
那些追求离苦得乐想尽办法快速处理痛苦的,也不是拥有痛苦,那只是化了妆的逃避痛苦。
拥有痛苦是指:
1、围绕产生各种痛苦的人事物,不仅仅是承认痛苦的存在,全然承认那些整体如实的存在.
2、拿起那些,并不是急着要处理它们,哪怕它们让我们生命疼痛难忍。
3、和那些已经发生的一切在一起,去一一看清那些如是发生的各个真相甚至实相的东西。
检验标准:痛苦变成了一个关于你自己生命的信息发布者,抑或生命前行的指引者。
这个检验标准不是你头脑弄出的类似心灵鸡汤的东西,不是头脑分析评判出来的观念性的东西,而是确乎从你的内在涌起,是关于你生命的低语,被你聆听到,或关于你生命的感觉,被你准确无误碰触连接到。
我知道到这里很多人已经弄不懂了。
因为上面的东西已经不是头脑固有模式熟悉的东西,而是它完全弄不明白也搞不定且还达不到的层级。
举昨晚参与者朋友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她有过两次婚姻,目前的第三次婚姻也名存实亡,而且在交流中我们慢慢看到一个事实:三段婚姻其实都和原生家庭和父亲相关——第一段婚姻是急于逃离重男轻女动辄打骂她的父亲;第二段是碰到了还不错的男士,可是她却没有经营好亲密关系的能力,依然是和父亲这个模板有关;第三段就是现任老公对她说话的语气态度言语行为等跟自己的父亲一样粗暴,脾气差。
那么对于这样糟糕的父亲,怎么去拥有呢?
第一步不是急于去逃离他,来解决和他无法相处的困境,因为这样做的直接的结果就是哪怕知道第一任老公并不合适自己,也毅然决然结婚了。
而是我要承认我就有这样的一位父亲:言语粗鲁,脾气暴躁,行为粗暴,又打又骂,对自己的妈妈也是如此——就是这样一位男性成为自己的父亲。
这样的父亲既不温和也不友善,就是那个脾气暴躁,情绪一来就会动手的父亲。
这样的父亲和我们所想要的父亲差距太大,让我们去承认有这样不及格的父亲,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我们总是急于逃离,而非拥有,于是我们即使在婚姻里,也是无法安住自己,于是一次次逃离。
所以我们需要在这里停下来,去承认,完全的承认,没有丝毫的抵抗式的承认,没有丝毫比较干扰到自己的承认(比较可以存在但是不要认同比较),也没有丝毫期待父亲变好式的承认——更容易达到的是,即使我们有比较,有期待,有抵抗抗拒,但是一旦要去面对父亲这个存在的时候,我们对抵抗期待和比较不认同,不是朝着抵抗比较和活在期待方向走,而是朝着那个真实不虚的父亲那个方向去,即使他再糟糕再不堪——就是那个挤掉水分,真实如是的父亲——糟糕时那么存在的,不糟糕时候也存在,偶尔美好闪现出来的那个父亲。
如假包换真实不虚的那个叫做父亲的生命,去承认自己就有了这样的一个父亲。
第二步拿过来,而不是推出去。不管我在面对如是真实不虚的那个父亲有怎样的情绪反应,和用渴望期待来帮我隔离这个糟糕的父亲,我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去稳住自己,拿过这样的父亲真相,然后停住,开始和真相的父亲呆在一起,既不美化麻痹自己,也不厌恶让自己逃离,就是和那个真实的父亲在一起,主要是指内在的在一起。
就像一场淬不及防的一场暴雨,你不是急于躲进屋檐,而是不躲不藏,在雨中漫步,不评判雨来的不是时候,也不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带伞活该被雨淋,而是在雨中走着,去感受那雨滴劈头盖脸的下来,瞬间让衣服湿透,眼睛都有点睁不开的感觉,去感受雨滴打在脸上有点疼痛的感觉,去看到雨滴的力度,去感受一场雨从头到脚给自己的冲刷,直到你到达目的地,或者雨过天晴——整个过程你都在其中,没有多余的动作,就是和那场雨在一起的过程。
然后回到家洗个热水澡然后慢慢熬生姜水喝下,以防感冒。
我们小时候反而是具备拥有能力的,谁没有过故意不像大人那样打伞直冲进雨里去感受一场雨的经历?哪怕自己感冒发烧,也一点不后悔那样的和一场雨的相拥过程。
第三步就是去活在真实里,活在如是的父亲的真相里。
1、发生了什么(事件)→父亲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互动)→父亲的言行里让你至今都耿耿于怀的部分是哪些(重点部分提取)→父亲的那些言行对你的伤害在哪里(伤点痛点盲点卡点等)→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因果关联性认识)→你对父亲的看法和结论(评判)→你对男性世界的看法和经验(信念系统)
2、让上面的每个步骤根据每个生命的独特处(由生命的伤点痛点盲点卡点来决定)去舒展表达,深入,不断深入,然后边深入边抻开,让那些糟糕人事物全部呈现出来,去表达,去呈现,不躲不藏不遮掩不美化不矫饰,是怎样就怎样,全部呈现出来。
3、和那些已经发生的一切在一起,去一一看清那些如是发生的各个真相甚至实相的东西。
于是我们在此过程里呈现了红尘自己及其精神实体自己,包括内在受伤自己,也呈现了红尘父亲及其精神实体父亲,于是我们更深层次在拥有发生的一切,包括父亲,也包括自己。
4
从承认到拿住,从进入到呈现,从表达到看到,从面对到转化,这才是拥有痛苦的完整过程。
我们总是说要面对,面对什么?
如果那些所有围绕痛苦的人事物我们都没有完全拥有,怎么去面对一个被你隔离逃离抗拒的东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就是那痛苦,毛就是那面对转化。
上面的步骤也是我常说的要先拥有相,再离相的过程。
痛苦就是红尘之相,必须先拥有这个相,否则你都没拥有过这个相,谈何离相呢?
有,才能离啊。没有,离什么?
所以千万别动辄谈什么离苦得乐——老老实实拥有那个苦才是离苦的基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