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关于“我想为自己活一下”之一
(2019-11-23 01:04:27)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一位武汉雅心心灵回归中年学员私信问我:老师,我不再年轻,已到中年,学习咨询师课程是否很晚了?
停顿好一会,又一条信息过来:我想学,我想满足一下自己,为自己活一下。
我能体会她一定是踌躇了很久,才下定决心给我发信息,而且等待我回复的过程一定也是很忐忑。
我是这样回复她:
仅仅只是想为你自己活一下,都价值非凡!我想你一定只是不习惯好好满足一下自己,因为你这么多年都只是为了丈夫为了孩子而活,他们始终都是你的第一考量,而你自己始终放在所有你看中的人的后一位。
所以我支持你这次开始将你自己放入中心位置,如同老公和孩子一样的位置去考量和满足。
她发来泪流满面和抱抱的表情。
如同这一位朋友,几乎所有成年人的生活,都是将家庭,将父母,将孩子,还有工作扛在肩上前行的过程,单纯为自己考虑而过的日子,只能是奢望,而且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也不仅仅是成年人如此,让人特别哀伤和难过的是,在武汉雅心心灵回归个案处理过程里,我和学员们常常看到年幼的孩子已经将父母的关系,母亲的情绪,父亲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小小的自己开始负责成人相对非常匮乏和不足的部分,而自己,那个小小的自己都已经自顾不暇。
一位学员在很小的时候,爸爸离世,她从小就知道妈妈的辛苦和煎熬,所以从小就会察言观色,妈妈的情绪变化就是孩子内在世界的晴雨表,小小的她就开始负责母亲的情绪,尤其是看到母亲不开心,就要想办法多做事,让母亲开心,看到母亲不开心就老老实实不做声,暗中观察妈妈需要什么,就尽力去做。
小小孩子自身需要的部分无暇顾及。
前不久看过一个抖音:一个山村小男孩在得到一盒牛奶后,手舞足蹈后马上拿给罹患精神病的妈妈喝,谁知妈妈将牛奶摔在地上用脚踩,然后拿起棍子打他,他边跑边哭,还不停喊妈妈,可是到了中午小男孩又做好饭,面带笑容端给妈妈吃。
很多人就是这样,从小就在为满足别人而活,很少考虑自己的需要。
这是普遍现实层面的为别人而活而鲜为自己而活的现状。
这样的现状在现实层面很容易导致一个相同的困局:
我活得真憋屈,都没有为自己活过!
是的,就此我们很容易就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因为陷入了别人生命的重大关系,被动或者主动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在别人的关系里承担很多,往往或略了自己的重要关系里诸多需要和渴望,未被自己和别人来满足的那部分就会不断提醒自己—你都没有满足自己,对自己太亏欠了!所以你都没有为自己活过!
这是一个很容易出现的痛点,在这些痛点下面,打开它们,就会发现很多次满足别人而活的伤点和泪点等。
这些痛点伤点和泪点,在未曾转化之前,都是相当负面的情绪体验,所以更容易加重我们对未曾为自己活过的匮乏感,和对这样自己的愧疚感,然后向外就是对自己提供满足的对方无比的愤怒和委屈!
于是一个对内愧疚对外愤怒的受害者精神实体就此形成。
可真相是什么呢?
比如父母总是争吵,于是我们发现自己成绩好,会让父母都很开心,哪怕开心时间持续不长,他们依然会争吵起来,可是那几个消失的欢愉,是一个小孩子觉得他可以为这个家庭所能供奉的力量,于是努力甚至拼命去学习,就成了让父母开心起来的强大持久的动力---爸妈,我只要你们开心,我愿意拼命努力,并愿意为你们和这个家付出我所有!
后面的这句话,才是真相,发现了吗?
其实满足父母,也是在为自己而活,只是因为受益者是父母,而不是自己,所以我们忘却了真相,不记得这个真相,因为我们忘却了那个心甘情愿为别人付出一切的那个自己,因为起点往往在那个很小很小的自己,所以长大的我们就更难去看到那个小小的为爱献出了爱的自己!
TA和真相一同遗忘在过去的岁月里。
当我们回溯到很多事情的起点,当我们来到原型事件里,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个奋不顾身的小小的自己。
Ta可能只有三岁,抑或更小,甚至在妈妈的子宫里…..我们就已经在告诉妈妈:妈妈你别哭泣,你还有我,我会陪着你的,你别打掉我!
这是一位学员在个案处理现场的对于TA自己很早的过去,真实的原音重现!
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也是一个伟大的昭示:
活出自己,意味着---一方面在关系的层面,一旦你决定了满足别人,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是自愿还是被迫,最终那都是那就是为满足别人的那个自己而活!
在看似满足别人的言行和过程里,你就在满足那个去满足别人的那个自己!你就在为满足\那个去为别人而承担而活的\那个自己而活
这同样是为自己而活!
只不过看似直接服务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几次一个表象而已。
当我们完全还原事情的原貌,当我们活在真正的真相里,当我们承认以上的真相,我们真的反而真正拥有了自己,真正拥有了关系,真正拥有了自己,那个一直在为自己而活的自己,一直在那里,只是需要我们在为别人付出的关系里去真正看到!
当我们真正看到了承认了,很奇妙,受害者角色就此垮掉,原来的愤怒,抱怨,生气,委屈就都被转化为喜悦,甚至欣喜若狂,平静,松弛!
其实当我们活在这个层面,那些愤怒委屈无奈等都只是在提醒我们需要像满足别人一样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渴望。
所以就是另一方面要主动稳定关注自己的需要渴望期待等,并且有能力满足自身的需要!
这就是昨晚参与者朋友所做的:
当发现自己很累很累,外在情景的变化让内在更满,她发现一直有一个独自撑着很疲惫想要休息的自己在那里,同时还有一个想要好好陪伴孩子长大,想要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自己也在那里,于是她选择辞职在家半年---在现实层面她其实做了经济等方面的考虑,以及家庭层面的考量,才在某个时间点选择了辞职,开始主动满足了自己内在的需要。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该要为自己活一次”。
“我该为自己活一下”,是特别美丽的语言,这是爱自己,主动为自己服务的美丽誓言。
“我该为自己活一下”,也是很多人的内在生命语,只是真正能践行出这句话的不多---需要承认哪怕在为别人而活的关系里,也藏着一个满足着为满足别人而活的自己,更需要主动为自己的需要负责,主动为自己服务的言行体验。
如此就来到了的每一天都在为自己而活的真相里,你也就活在很和平很安静很慈悲的每一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