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的孩子
(2019-11-22 15:48:44)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这次分享的案例是一个18岁的女孩,因为一直保持着和母亲同床,母女二人前来参加工作坊。其实我们都知道,同床当然不是真正的议题,实际上是母女之间的纠缠,孩子无法和母亲分离。对学校、所有外在的环境一点也没有兴趣,遇到事情就开始闹情绪,无端地向父母发火。问题从女孩12岁就开始了,持续数年,经常靠医院药物或者心理咨询的协助,短暂的回归学校,可是女孩还是不愿意上学,以各种理由回到家中。这种情况下,最焦急的当然是父母,都认定是在学校或外在的压力太大,孩子应付不了造成的。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在接触到系统排列后,决定参加工作坊处理这个议题。
辍学的孩子,大多是离不了家,注意力常常被家庭所吸引。越是外力介入,强制孩子,孩子越是抗拒,适得其反,甚至引发出一系列的精神问题,令父母家人完全无计可施。这个案例也是由于心理上生了病,女孩更加会理所当然的和母亲同床,母亲自然也顺理成章地享受着拥有小婴儿在怀中的慰藉,以此弥补伴侣关系中的缺失。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愿意长大,能够在母亲的怀抱里,始终是最安全的地方。
在工作坊中,父母有父母需要面对的,孩子也是一样。阿贞老师经典问询之一就是“生病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像这个小女孩,常年习惯了自己是一个病人的角色,自然而然的会被身边人特殊照顾,当成是一个小孩子来看待。其实在工作坊茶歇的时候,和我们在一起时的她,是很成人化的,无异于同龄人,与在父母面前判若两人。这次的工作坊课程中,阿贞老师解开了母女的纠缠,通过个案排列现状及解决之道后,一切清晰明了。后来女儿分享说,起初和母亲分开很不习惯,但还可以忍受,之前的感受是没有自我,任何事情都与母亲息息相关,把母亲的情绪全部都吸到自己的五脏六腑了,很难分辨彼此。现在有了自己的空间,呼吸着属于自己的空气感觉很好。也开始学习自己处理情绪,无论遇到任何的事情,都先让自己平静下来,找朋友以及其他人求助,就是不能再找妈妈。
其实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并非来自无法应付外面的压力,反而是从小就对父母的关系缺乏安全感,长期留心父母的举动,才导致无法发展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
父母尤其是母亲,一心一意的把注意力全部关注在孩子身上的家庭模式,在阿贞老师的工作坊中很常见,都各有不同的版本。很多父母会表示“对于夫妻关系没有什么要求,只想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通过课程的学习也知道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是最难离家完成分离的。有时候外表是与父母分离了,心理上却仍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身心症是当一个人内心有解决不了的心结时,身体就会做出的表达。当然孩子的种种表现不是故意为之,很多时候发生在潜意识中,当父母的爱超过一个孩子正常年龄的适当需要时,孩子一方面会反抗,一方面也会以各种奇怪的方式,像是这个案例中的“同床”问题,身体发病,青春期的叛逆,辍学等等,以配合父母的过量关爱,让父母的满盈情怀有所寄托。
经过课程之后的沉淀,孩子学会转身,找回自我,与父母进行分离。母亲的方向也很清楚,开始行动调整自己的伴侣关系。以往长期把情感全部投资在孩子身上,而没有经营夫妻关系的父母,在孩子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迟早要面临孩子的分离,一些隐藏积压的问题总有爆发的一天,彼此无法互相安慰,孩子自然很难发展出自己的生活。一段时间后,看到自己妻子的改变,这个家庭里一向置身事外的父亲,自告奋勇的也参与其中,不断地向妻子出谋划策,而母亲也转向丈夫求助,两人开始重新建立沟通。后来一次复训的时候,很甜蜜的和我们说道,有一次孩子闹得厉害的时候,她干脆留下孩子自己,立刻从家里出发去接很远地方下班的丈夫,然后夫妻二人约会去了。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案例,无论是在任何方面,遇到无法解决的困惑议题,请联系我们,圆满心理提供最专业的支持与陪伴,真正做到以心传心!《圆满之家》旨在传播《海灵格系统排列》思想理念,缔造圆满人生,搭建心灵成长平台。这里是学习快乐、体验温暖与支持的阳光会所;精英人士提升自我的中心;心理工作者专业深造、交流、互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