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你有这两个深层次的痛苦吗?

(2019-07-29 11:20:41)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她从小和母亲一起,感觉一无所有,于是从来到武汉考研,就一路奔跑,十几年不曾缓口气,如此勤奋努力,带来外在的成功,无论是行业内获得的荣誉,还是职场上的位置,还有薪水,都远超一般人,已经不再是一无所有活不下去的那个人,这算不算成功?

 

当然算,而且很多人都羡慕并渴望成为这样的成功人士。

 

这个她,是昨晚参与者,也是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起点低,但是通过努力,在红尘世界取得大大小小成功的人士。

 

可是一旦奔跑的脚步停下来,就常常有两个痛苦:

 

第一个: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今天这个问题是我今天最具体要谈的内容。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幼稚,甚至很多成熟的社会人会嗤之以鼻: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还想这么傻的问题,是不是书读傻了?

 

想起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的一位学员朋友给我的微信:

 

我似乎遇到了一个我早就应该遇到但却延迟到今天才遇到的问题。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活着究竟是干什么的?我很惶恐也很惊慌。

 

以前的那么多年,我就一直想要活着。为了能活着而奔波,要活的好活的舒服,要怎样怎样的!

 

可是最近,我开始觉得活着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我有依靠有温暖,无论发生什么,我还都有一个很爱我的人在。他会给我活着的所有条件,除非是疾病。

 

所以,当我不再为了活着而揪心劳累的时候,一安静下来,这句话就会在内心里默默的响起,像是古老的钟声从不说不明白的地方传过来,震的我头晕。

 

我把我所能想象到的最爽的最舒服的日子过了好久了,我以为我会一直那样过下去,天天觉得开心。可是那只是一种弥补,一种实现,当匮乏的满足了,我心里就出现了这个声音:活着是干什么的?

 

埋头追求一辈子的物质?到死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自己没活过的。可我的物质还非常不富裕,我怎么就没了扑进去捞钱的动力了呢?当然钱还是要捞的,可我不想只是捞钱。捞钱只是为了活着或活的更好,可是活着是干什么呢?

 

绝对不是仅仅为了捞钱。

 

35年了,现在才遇到这个问题。35年了现在才可以不用担心自己活不下去。

 

当不用为活着操心的时候,我却陷入更大的茫然,你活着是干什么来的呀?

 

老师,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老人,有山那么大,他有最平静最和蔼最温暖最宁静的笑容,他伸出手拿着我的手问我这个问题。我低着头,我不知道答案。除了这世上所有能看见的一切,我来这一趟究竟是来干什么的呢?我好茫然!

 

我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呢?

 

这个问题好多年前LF在沙龙上说过,当时我觉得她是没事儿吃撑了或者书读傻了。就算现在让我再一头扎进红尘世界里去扑腾,我也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专一”了。除了那些之外,还有这样一个我,我不知道我打哪儿来的,我要去干什么?我不知道!我没看书,可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分裂让我很迷茫很害怕!

 

你要是看懂了你回我,我难受.......

 

这是另一个起点很低同样拼命努力在武汉打拼出小小天地的生命,当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求,改善了自己红尘世界的糟糕境遇后,遇到的是和昨晚参与者一样的生命之痛:

 

我到底是谁?我来这世上的最大价值到底是什么?我要怎么活才算是不枉来这人世一遭呢?

 

这样的扣人心弦之问,来自于探寻生命本身答案之痛,想来几乎所有的生命都曾遇到过这个问题,有的人,被称为有慧根的人,会或早或晚,都会明白自己的答案:我是谁?我要活成怎样的自己。而很多的红尘生命似乎飘飘荡荡,找不到答案,于是很多时候大大小小的茫然迷惑,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痛苦迷茫,度和这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一一对应着!

 

而这个问题,有一个国外的心理学家做了专门的研究,这个老外就是心理学界鼎鼎有名的埃里克森。

 

他之所以有名,就因为他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提出了八个阶段的发展理论,其中关于自我角色同一性的探寻,就和我们说到的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息息相关。

 

按照这位老人家的说法,在人类社会中,如果没有角色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角色同一性按照完美设想本应该在12一18岁确立,但事实上过了18岁依然没有完成角色同一性的红尘生命比比皆是。

 

因为关于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在红尘俗世里,在外抓模式下,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追求外在的成功,是最然不过的事情,而鲜有生命去孜孜以求我是谁,我要活成怎样的自己。

 

所以梁漱溟老人也说到: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大关系,而且顺序是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内心之间的关系。

 

而人与内心的关系,其实牵扯到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自己的主题。

 

那昨晚参与者来说:

 

我要活出怎样的自己?

 

其实这问题要分解一下:

 

第一.我们在红尘世界呈现出怎样的一个自己?

 

从一无所有起步奔跑,十多年不曾放松下来,从薪水到职位,从荣誉到职位,从事业到生活,都获得了很好的结果,在这个过程里,她活出了一个非常努力、刻苦、勤奋、踏实、凭自己一己之力改变红尘生活的她自己。

 

于是那个努力、刻苦、勤奋、踏实、坚韧、坚持、上进,走正道,就是内在的心性在红尘生命这里的呈现。

 

于是这样的被俗称为人格特征的自己,就是精神实体本自具足的部分。

 

这个自己是活出红尘自己的内在燃料,它会提供持久、源源不断的内在内驱力,很多人说到的内驱力到底是怎么来的,就是从这个本自具足的精神实体部分迸发出来的。

 

第二.有了内在的燃料,那么要为什么样的自己而燃烧呢?

 

依然拿昨晚参与者来说。

 

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对于你现在的职业,你喜欢吗?

 

她回复说:喜欢。

 

我继续问:

 

你愿意投入进去一辈子吗?

 

她说:愿意。

 

我那时候很感动,真的,因为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这样的回答里。

 

她是医务工作者,是在医疗第一线非常年轻的教授,我说:这个世界,武汉这座城市需要有精湛的医术,有一个美好仁心这样的专业人士。

 

那么一个愿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着丰富的医疗技术经验的生命,去服务无数受伤病困扰的生命,愿意用自己一生的专业知识,用越来越丰富实用的经验去服务来到自己身边的深受疾病困扰的人群,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救死扶伤,愿意用一生的精力去服务,去付出,去尽力给人希望,尽力给人健康.....

 

于是你要活成一个怎样的生命,不就已经水落石出吗?

 

所以,红尘生命生活的轨迹之中常常蕴含了”我是怎样的生命”的答案,从过往中去凸显和清晰那个自己,即可,这并不复杂——即为不带分析评判的“看”。然后去靠近那个自己,并借助运用那个自己的特质去释放生命的力量,即为自我实现。

 

第三.那么我要怎样始终如一笃定去活出那样的自己?

 

那么就要慢慢放弃外在很多物欲的干扰,慢慢放下对于人际关系的苦恼,慢慢放下对于其他的成功对于自己的诱惑,用自己的专业和服务去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去营造属于自己的荣光。

 

即剪去旁逸斜出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独特心性,也不符合自己心之所向,都慢慢学会放下,哪怕它看起来是那么诱人那么“金光闪闪”,都要慢慢放弃。

 

于是在放下,放弃的过程之中,那么“我是谁”以及“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就会越来越清晰醒目!

 

而我们常常不清楚,就是因为没有剪去斜枝,所以那跟真正的枝条,就无法一眼认出;没有去掉杂草,所以那个真正的香草,就无法被一眼看到!

 

所以在做减法的过程中,那个真正的我,要活出这样的自己,就会越来越突出醒目,你就会一眼看到!

 

至于第二个痛苦,就是当我们停下奔跑的脚步,却变得无法接受这样闲下来,看似没有目标的自己,这样没有目标的日子就是内在受伤小孩带来的生存之痛。

 

她需要目标,来消除她的害怕;需要不停奔跑,来消除她的一无所有的匮乏感;她需要忙碌,是消除她在物质等方面的恐慌.....

 

这个只要进入到内在受伤小孩那里,做专业的陪伴,是可以很好地转化这份痛苦的。

 

所以,笃定于那个努力踏实勤奋的自己(个人独特心性的自己,为活出自己提供燃料),清晰于那个愿意救死扶伤为伤病生命服务的自己(红尘世界体现在职场的生命价值自己,即要活成怎样的自己),让自己生命力量释放出来;同时去看望那个因为一无所有不得不全力奔跑的很累的自己(受伤小孩自己),如此,红尘生命及其相对应的精神实体之痛之苦,就会得到面对和转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