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背后原因让人心酸(Miss朱)
(2019-05-31 11:57:45)
标签:
情感 |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在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听闻生的是一个女孩,随即转身离去,而奶奶甚至因为失望而瘫坐在产房门口——我不是一个男孩子,这“不够好”。
在父亲的安排下,我比同龄人提早一年进入小学,我的成绩很难超越比我大一岁的哥哥姐姐们,于是我从小便“成绩不够好”。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当我学会一样东西,就会有新的难题出来。这和大多数人一样,作为小孩有小孩的难题,作为成人有成人的难题,于是我便总有疲于奔命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指向的就是——“我还不够好”。
对我来说,“足够好”与“被爱”和“被喜欢”联系在一起,我在这里不够好,并不只是这件事情不够好,背后还有一个深深的疼痛——我不会被爱了。
以至于我很难接受自己的“不够好”,因此我心怀愤怒,我拒绝看见自己的不够好,因为不想承认自己的不被爱。
一开始,我拒绝批评与建议,好像没有他人的负面评价,我就可以足够好了。
当我的家人或者朋友给我建议的时候,我会充满愤怒,借着自己愤怒来使他们不要谈论我的不足,可是不谈,并不代表我真的就“足够好”了。
我的愤怒变得苛刻与细致,同时我的讨好也蠢蠢欲动。我开始讨好身边的人,企图得到他们的肯定,于是我勉强自己谦逊有礼、也经常表现出自己的无知,免去他人的苛责。我不断隐蔽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只想被他人所喜欢。
这样的想法,是饮鸩止渴,多年下来,我发现我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反而我总是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被说“不好”。
在这样长年警惕之下,我变得越发容易愤怒了,只是这时愤怒的对象不再是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而是我自己。
自卑感很重的人,在感情中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神话”自己喜欢的人。他们会用理性化的方式去看待对方,把对象想象的完美无缺,像神一般的存在。
张爱玲有一句话经典的话: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这样一种心态上的不对等,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有的人一看到喜欢的人就很紧张,不敢去追求,甚至不敢正视。
我有一个同学,他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位女生。这位同学各位条件并不差,而且很有才华,但是他就是很自卑,一遇到那位女生就有一种被“冻住”的感觉,连招呼都不敢打,只是笑一下就仓皇躲开。
心态上的不对等会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一种被吞噬的感觉,找不到自我。
没有人能长期地承受这种没有自我的状态,所以有的人干脆不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人,相反,他们会选择和自己不那么喜欢但也不讨厌的人在一起。
看过一部很神奇的电影,叫《超大号美女》:
之前有句话叫“好看的皮囊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二百多斤”,女主角蕊妮就是这样的“有趣灵魂”。
这样的身材让她极度困扰,跟闺蜜们约会时下意识就会把自己缩起来(以防她人一眼看到自己身上的赘肉),连照镜子也是一件让自己痛苦的事情。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变美,似乎只要变美了,生活就会立刻改变。
而在一次骑动感单车不小心撞坏脑袋、醒过来之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变成了身材火辣、脸蛋可人的女神。
故事到这里就要划重点了:
蕊妮的身材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她大脑的认知,让她越看自己,越觉得魅力无穷。
于是,原本自卑的女主开始开挂了——
每天她都觉得自己美得不可方物,自信心爆灯不说,言行举止之间都展现出跟之前截然不同的气场,连原本最看脸的前台工作,都被她凭借个人魅力拿下;
她主动和一个原本不可能对她有兴趣的高富帅约会,对方一开始确实也看不上她。
只是看到她如此自信热情的状态,连身边人都大加赞赏,他也慢慢改变了对她的看法,直至超越外在,被她的内在吸引。
在别人看来,她依旧是那个胖女孩,只是不同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愿意无条件欣赏自己之后,一切才跟着转变。
这部片子触动了很多人:也许我们缺的不是多么华丽的外在,而是愿意欣赏自己的那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