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婆媳关系?(李晓闯)
(2019-01-11 14:17:32)分类: 婚恋关系 |
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找不出一个标准答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争论了千年,却一直散发着勃勃生机的老话题,就是婆媳矛盾。
我们的节目叫《妈妈你听》,其实我知道一直都有很多男性听众在偷听,而且还积极提供各种建议,有的还说干脆再做一个《爸爸你听》算了。我觉得我们这档节目其实聊的内容还是可以很宽泛的。我们聊亲子教育不光是要聊自己跟孩子,还可以聊自己跟父母,这同样也是亲子关系。
而且经常会有家长会问我婆媳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才准备做今天这期节目。婆媳矛盾的本质就是权力之争,争什么权利呢?就是在争谁在这个男人心里面地位更高更重要。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这个根源解决了,很多事情都只是琐事小事,而不至于成为矛盾的爆发点。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事情都是导火索,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冲突。
其实这个争执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小我”在作怪,因为“小我”的潜台词就是我要拥有更多,我要更好,我要比你好。这样的话他才安心。
这种情况真的是国内国外都常见。所以网上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些伤害真的都是比较出来的,而且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但是好像在我们国内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一点。
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观点,亲密关系是大于亲子关系,或者说是优于亲子关系,要排在一个更高的位置的。我们这里所说的不光是我们自己跟孩子才叫亲子关系,自己跟我们的父母也叫亲子关系。
注意,我说的是关系,没有直接比较人,因为比较人会带来伤害。其实本来也不该比较。如果非要比较的话,就可以说结婚之前父母是更重要的,但结婚以后组建了小家庭,这个小家庭的地位就是最重要的了。
-
在我们中国这种婆媳之争会更严重一些,其实这种婆媳矛盾无论国内国外都是存在的,为什么在我们中国显得好像更加的明显。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找到了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它是属于历史遗留因素。就是现在的婆婆他们当初做儿媳妇的时候,没有充分享受到尊重、自由界限的空间,所以现在是媳妇总算熬成婆,要让自己扳回一局。就是我再也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究竟怎么做还是不知道。所以就又重新掉进了恶性循环里面。
第二个原因就是作为妈妈给孩子的爱胜过了给另一半的爱。就是说在心里面把孩子的地位看的是最重要的。我们这样一说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无论什么原因,觉得老公冷漠或者脾气不合,又或者是不配合你,或者是分居离异,总之就是对老公有很多的失望,都放弃了,全心全意爱孩子。在我们中国很多妈妈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一直这个样子将来会有麻烦。
大家都知道我们还办了一个线上的读书会,这个读书会一开始在线下的时候,第三本书读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亲密关系技巧》。但是大家都说读不下去,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所以后来就换成了《非暴力沟通》。
在今天这期节目里面,我也要格外地提醒一句,如果你现在爱孩子胜过爱另一半,把亲子关系变成了夫妻矛盾的避风港,把所有的诉求都放在了孩子身上,那么有一天你会面临极其痛苦的分离,而且这是注定的。
孩子有一天要成立自己的家庭,你会很痛苦。他不成立家庭,一直守在你身边,满足你,你也会很痛苦。因为我们都是发自内心爱孩子,我们希望他能够独立地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他一直离不开我们,在我们身边我们也会感觉着急,我们也会去催婚。
我们也可以去想一想,如果真的会有那么一天,我们现在有开始为那一天的到来去做心理上的准备吗?我们还有一位代班女主播婷婷老师,接下来我们还会合作一些其他的节目。她就问我说:“你想做哪些主题的?”我说:“一定是要讲亲密关系的,因为这是大家都需要的一个话题,而且是迫在眉睫的,我们需要把这一部分更多的分享给大家。”
在这里我要再次提醒一遍,教育儿女的成功无法掩盖我们自己拖欠的功课,拖欠的功课你终究还是要去完成。如果硬要拖欠,结果就是将来有一天会让自己经历更多分离的痛苦。
-
婆媳关系应该怎么处理?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为此我也是查阅了很多的资料,我发现大多资料给的建议都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些建议听起来都不是很靠谱。
但是有一位心理学家的观点我觉得非常的犀利,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就是吴志宏先生说的“解决婆媳矛盾的关键点不在婆媳二人身上,而是在这个既是儿子又是丈夫的男人身上。 ”
他说婆媳关系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表达,它听起来是两个人的事儿。但实际上真正的当事人就是这个老公这个儿子。注意这个观点的出现,并不是在建议我们广大男同胞一定要多做一些事情。恰恰相反,方向不对,你越努力问题就越多,有的时候问题就出在我们做了太多,反倒起了坏作用。
我们今天不讲那些极端的情况,就说普通情况下,既做儿子又做丈夫的人,看到了婆媳之间有矛盾,一般的做法就是当马屁精,
跑到妈妈那边就讨好妈妈,然后跑到老婆那边去哄老婆。总之就是去充当一个和事佬、和稀泥,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其实这是起了副作用的。
为什么呢?因为两边你说的话不一样,你无法真的兑现,你做不到的时候总有一天就会穿帮。
这样做只是暂时压住了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广大男同胞要坚守一点,就是亲密关系。由于亲子关系,我们要孝敬父母,但不要愚孝。
对父母的干涉,我们要站在夫妻两个人共同的角度上来表达立场,对父母说“好的,这是我们两口子的事,我们会认真考虑的。”比如父母说儿媳妇怎样怎样不好,我们就可以说:“好的,我知道了,那是我们之间的事,我们自己会去处理,我也会有我自己的态度。”但是如果有一天婆媳是当面冲突了,那我们别再像以前那样当和事佬了。
就是因为争抢你才起的冲突,极有可能就是当着你的面才会开演的戏,双方都是想把你拉入到自己的战队,这是他们的目的。你就是导火索,你还在两根火炬之间游来游去,你这不是找点嘛!
所以头发甩甩大步的走开,挥手拜拜,祝你们聊得愉快!你要及时的抽离出来,这样反倒有可能让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虽然我说的像是在开玩笑,但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有的时候这样就会让问题变得更少。
- 04
所有的妈妈们将来都有可能会当婆婆的,有两个词要送给各位,就是放手和做自己。在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儿子娶媳妇就是取回一个敌人,然后家里又多了一个叛徒,这个叛徒指的就是儿子。
这样说就是有点树立假想敌的意思。即便是他们小两口有什么事情看法和观点跟长辈不一样,你也不要认为他是有意跟我们作对,而是要知道那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我们经常说,母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其实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放手慢慢分离的过程。孩子越来越大,它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直到有一天他建立自己的家庭,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小家庭的存在,从中分离出来。以后的关系,你的儿子已经不仅仅是你的儿子了,他还是别人的丈夫,是一个新的家庭的主人。但同时你也不要以为你的儿子就不是你的儿子了,变成了叛徒,一定会对你没有像以前那么好,不是这样的,而是说他现在要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上去考虑怎么样对你好,也对他的家庭负责任。
希望所有的父母们都能有自己愉快独立的生活,去真正的做自己,这样我们做子女的也会更安心。
给儿媳妇要讲两个词是:感恩和空间。你要知道,其实很多时候老人也并没有那么爱争斗和计较的,他们只是想得到一点认可和尊重。
毕竟老人都退休了,还想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价值从哪来?最多的就是为家里做贡献,操持家务,帮你照顾孩子,但是千万不要把老人所做的这一切都当成是理所当然,我们要怀着一份感恩。你不能需要的时候让他们付出,不需要的时候就嫌弃他们做的不好,这样的态度肯定不合适。
要么我们自己的事情全部自己来,要么就是要对老人的付出表达一份尊重和肯定。
空间其实也就是界限感的意思。有的时候不在同一屋檐下住,这样反倒少了很多的争执,如果条件不允许,必须住在同一屋檐下,我们就要学会跟老人去划清这样的一个界限。这并不是什么贬义词,而是要给老人表达一个观点,什么事是他们的事,什么事是我们自己的事。
其实我知道以上的这些建议放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那些复杂的困境,可能一点忙都帮不上。但是有一点终归是对的,就是要努力的让自我成长。
比如说我们读书会读的第三本书《非暴力沟通》,它里面讲的沟通的方式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也可以用在婆媳关系的沟通里面。而且最近有一句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就是“爱自己才是一切浪漫的开始。”这句话就相当于是现代版的学以为己。这是我们举办这个节目,包括开读书会以及举办晓读,还有其他所有节目的根本目的所在。
只有让自己成长了,我们才能摆脱那些痛苦,看到事实的真相。只有让自己进步了,我们才能够收获内心的那份平和与安宁。